第七世紀
唐代著名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叙利亚人,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
1894 — 1978
中华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之嫡孙,戴存仁之子。先为内地会,后为美国循理会传教士。在华从事宣教和神学教育历50余载,先后创办河南开封圣经学校、陝西凤翔圣经学校,以及台湾圣光神学院。
1897 — 1941
中华内地会宣教士。在陜西工作16年后,为那里的人民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唐玄宗时期著名景教主教,为景教在华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1577 — 1628
第一位法籍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第一位重返欧洲又从那里率领大型传教团重来中国的传教士”;[1]语言学家、汉学家,开启了以拉丁文为中文注音之先河。
唐代著名景教传教士、主教和翻译家;《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撰写人。
1884 — 1913
英国浸礼会医务宣教士。成为英国浸礼会第一位死于陕西的医务宣教士。
1911 — 1992
在陕西宣教12年之久,为陕西贫苦农民及香港市民服务终生的挪威医疗宣教士。
1592 — 1666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1911 — 2002
曾任西安市青年会总干事,陕西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会员主席、陕西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陕西圣经学校校长。
1521 — 1644
明代科学家、机械学家。天启、崇祯年间,任直隶广平府推官、南直隶杨州府推官,及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
1891 — 1964
国民革命家、教育家。陜西崇美中学和西北农工学院的创建人;曾任青海省代理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