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  — 1647

艾儒略

Giulio Aleni

明末在华意大利藉耶稣会传教士、科学家和神学家。在中国从事传教和科学活动36载,对天主教在华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有“西来孔子”之誉。

一、艾儒略生平

1. 从出生到走上宣教道路(1582年-1613年)

1582年,艾儒略(Giulio Aleni)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亚城(Brescia)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威尼斯长大。他于1597年进入安东尼神学院(Anthony seminary)学习,1600年入耶稣会见习。1602年经发愿后被送到帕尔马学院(Parma University)学习哲学,直至1605年。在1603年他曾要求前往秘鲁传教,未获准。1605年他进入罗马的宗座额我略大学(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学习。在1606-1608年间,他又被派往博洛尼亚(Bologna)教授人文科学,同时被封立为神父。1607年他再次要求去东方传教,获得耶稣会会长阿夸维瓦(Claudio Acquaviva)的同意。1609年,艾儒略离开罗马去里斯本,在那里搭船前往亚洲。

1610年,年仅28岁的艾儒略经印度果阿(Goa)来到当时葡萄牙控制的澳门。在澳门期间,他首先在耶稣会学院教授数学,同时为了能够进入中国传教而苦学汉语。然而当时中国正值明朝政府实施闭关锁国,严禁外国人入华,因此他无法取得合法进入中国的许可。1611年,艾儒略与史惟贞(Van Spiere)因着秘密进入中国国境,被船家告发而被拘捕。后经耶稣会出面交涉,向当地政府交纳了大笔赎金之后,他们才获释被遣返澳门。同年,他在澳门被耶稣会委任为见习导师(Novice master)。

2. 初涉中国到南京教案(1613年-1624年)

艾儒略进入中国的确切日期不得而知,根据史料记载,他在1613年时即已在中国内地从事传教活动了。他大致是沿着肇庆、韶州、南京一路北上,而最后到达北京的。

1613年,艾儒略前往河南开封,接触到当地的犹太人后裔,并试图了解他们的生活信仰。此后,艾儒略一直住在北京,在京期间结识了徐光启。后当徐光启辞官返乡(上海)时,艾儒略随徐光启一路南下。1620年初,在徐光启推荐下,他向扬州同知马呈秀讲解西学,同时把福音传给了他。同年3月,为马呈秀施洗,这是艾儒略亲自施洗的第一位天主教徒。

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漼连续三次向明神宗上书,以种种罪名控告天主教传教士,从而掀起大规模的排教风潮,许多天主教传教士被捕、被驱逐,甚至被杀,史称“南京教案”。在朝廷中为官的天主教徒或同情、了解耶稣会士的人,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挺身而出,为耶稣会士辩护,力保他们。在此期间,艾儒略避居于杭州杨廷筠家中。1618年当形势有所好转时,他在杭州开始传教,杨廷筠、李之藻均在他的影响下受洗入教。在一段时期内,艾儒略以杭州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传教,曾先后到过浙江、江苏、陕西和山西等地。

3.入闽传教到福建教案(1624年-1639年)

1623年,南京教案的始作甬者沈漼被内阁首辅叶向高排斥,在朝中失势,至此南京教案告一段落。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叶向高告老返乡,在途经杭州时,到杨廷筠府上拜访杨廷筠,得与艾儒略相识,艾儒略遂向他传讲基督福音,其深厚的汉学功底与精湛的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亦深得叶向高赏识。在短暂的交往后,叶向高便邀请艾儒略南下福建传教。

1624年12月29日,艾儒略随叶向高入闽,此后他的传教工作大多集中在泉州。他曾九进九出泉州,在传福音过程中,广泛与泉州地方官绅和士大夫交游,内中不乏高官名士,有名字可考的就有65人之多,如大学士蒋德璟、曾樱、尚书苏茂相,侍郎何乔远、张维枢等人。他们成了艾儒略在福建的“谊笃金兰”好友。1634年,艾儒略在泉州、兴化传教时,从其领洗者约257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多,“每年领洗约八九百人”。从1619-1638年间,在泉州先后发掘出四个十字架,这些发现,使得“入教者愈多”,对艾儒略在泉州的传教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艾儒略在福建历时25年,足迹遍及福州、兴化、泉州、建州、福宁、延平、邵武、汀州、漳州等地,共建大堂22座,小堂不计其数;共为1万余人施洗。

正当艾儒略在福建的宣教工作风声水起之际,却在1637年(崇祯十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案,史称“福建教案”,成为艾儒略在华传教事业的转折点。福建教案是由福建按察使徐世荫与福州府知府吴起龙发起的,他们张榜禁教并驱逐阳玛诺(Emmanuel Diaz)和艾儒略。当时在福建的反天主教人士猛烈攻击耶稣会传教士“合儒诋佛”的思想,认为天主教有害于国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反教浪潮,艾儒略一方面躲避他们的追捕,一方面写信及拜访当时政府官员,寻求他们的帮助。阁老张瑞图、观察使曾樱,以及蒋德璟等人透过各自的影响力,或明或暗地支持着艾儒略在福建的传教事工,并为艾儒略等传教士提供保护。

4. 在闽最后十年(1639年-1649年)

到1639年,局势逐渐缓和,各处传教聚会相继恢复。同年农历7月14日,艾儒略在福州天主教堂开始了公开的弥撒。

1641-1648年间,艾儒略担任耶稣会南教区副主教,管理南京、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教务,共有教士15人。

1643年北京情况危急,艾儒略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邀请下经邵武、绥安北上,准备商讨筹备抗清之事。但史可法的军队才到浦口,清兵便已经进入南京,艾儒略只得折返福州。

1646年10月,清军攻入福州,艾儒略逃至莆阳,后又避难于延平。艾儒略晚年虽然严重营养不良,疾病缠身,却依然坚持传教。1649年6月10日,艾儒略在延平去世,享年67岁,葬于福州城外十字山。1999年因为房地产开发,土地发展商以莲花山墓园一隅辟作天主教公墓来与教会交换原有墓地的产权,艾儒略遗骨被火化后迁至新墓园。

二、艾儒略之成就

艾儒略在华共36年,是继利玛窦以来耶稣会传教士中最为精通汉学和汉语的一位。他师承利玛窦的传教精神与策略,身穿儒服,入乡随俗,曾被利玛窦视为其接班人。但自他进入福建传教之后,他的传教风格与利玛窦和其他在华的传教士略有不同。按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的说法,艾儒略的传教策略已经从适应走向文化本土化。他以探讨哲学和宗教问题为切入点,向中国的文人学士传教。他引用早期儒家思想,强调其与天主教的共同之处,借以吸引官与士大夫阶层接受基督教。他透过学术与文化交流向当时的社会精英份子传教,同时也积极向当时社会的平民阶层传教。

艾儒略的传教策略大致沿袭了利玛窦的方式,尊重中国人祀孔祭祖的传统,在尊重中国人传统的前提下,也尽其所能用基督教的方式来影响中国天主教信徒。
在福州,艾儒略以“天命之谓性”为主题,同时提出天主教的概念,与许多福建士大夫讨论天学,借此在士大夫阶层中传播天主教。参加讨论的当地名士有很多,何乔远、苏茂相、黄鸣乔、林欲楫、曾樱、蒋德璟等人都参与其中。艾儒略与叶向高论道析疑,写出了《三山论学纪》(“三山”为福州的别称)。叶向高的两个孙子、一个曾孙和一个孙媳都受洗入教。

艾儒略非常重视与地方官员和士绅的关系,他和福建巡抚张肯堂、督学周之训都有交情,还认识曹学佺、曾异撰、孙昌裔、翁正春等要人。1625年,叶向高长孙叶益蕃在福州宫巷为艾儒略建造了“三山堂”,即“福堂”,这是福州已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1626-1639这13年是艾儒略在闽传教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艾儒略走遍福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到崇祯八年(1635年)时,福州城内教徒已达数百人,福州亦成为耶稣会在中国刻印出版汉文著作的中心之一。

艾儒略也是一位多产的著作家,在华教期间,共出版了22种著作,范围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神学、哲学、医学等诸多方面。其主要著作有《万国全图》、《职方外纪》、《西学凡》、《西方答问》、《几何要法》、《三山论学纪》、《涤罪正规》、《悔罪要旨》、《耶稣圣体祷文》、《万物真原》、《弥撒祭义》、《出像经解》、《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天主降生引义》、《圣梦歌》、《四字经》和《圣体要理》等。这些著述不仅使他成为天主教在华传播与发展的重要人物,也使他成为西学东渐中的重要桥梁,故享有“西来孔子”之美誉。

资料来源

  • 潘凤娟,“西来孔子——明末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在华事迹考”,收入《七十年来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北:辅仁大学历史系,1999年。
  • 潘凤娟著,《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台北:圣经资源中心,2002年。
  • 网络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

周宏富

作者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李亚丁教授指导下撰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