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6  — 1907

包尔腾

John S. Burdon

十九世纪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来华宣教之先驱;北京同文馆首任总教习,香港维多利亚教区主教及圣保罗书院院长。

包尔腾(John Shaw Burdon)于1826年12月出生在苏格兰珀斯郡(Perthshire)的一个小镇,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父亲早亡,由其在利物浦(Liverpool)的叔父抚养长大。稍长,包尔腾前往格拉斯哥(Glasgow)求学。1849年入读圣公会宣教学院(Anglican Mission College);1852年12月由伦敦主教封立为会吏,翌年由大英教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派往中国宣教,于1853年9月抵达上海。1854年10月,包尔腾由香港维多利亚教区施美夫主教(Bishop George Smith)按立为牧师,其后主要在江浙一带宣教,期间曾前往南京走访太平天国领袖们。从1858-1861年间,他先后在杭州、宁波和绍兴等地宣教并建立教会。

1862年初,包尔腾奉调前往北京开辟宣教工场,成为首批进入北京的西方宣教士之一。同年,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訢、桂良和文祥等人奏请朝廷筹办“同文馆”,目的是培养足够的“通事”和“译员”,以应付外交事务。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英文馆,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格致(自然科学之统称)和化学等馆;1866年时又增设天文及算学等课程。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学员除了学习西方语言外,还兼学上述学科,以及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目。该校设管理大臣、总教习和副教习等职。包尔腾精通中文,在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Sir Thomas Wade)的推荐下,担任同文馆首任总教习。总理衙门事先对他进行了考核,认为他“尚属诚实”,“以之教习学生,似可无事苛求”,但要求包尔腾只能讲授语言文字,不得传教。同时亦嘱咐汉人教习徐树琳对包尔腾暗中予以稽查和监督。

包尔腾任总教习职时间不长,只一年多便离职。在同文馆发展史上,他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他的到任使得同文馆有了第一位外国教习,并能够招收到19名满、蒙、汉学生入馆学习外语,这是外语教学在中国的开始,包尔腾也就成了中国第一位英语教师。此后,先后在同文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傅兰雅(John Fryer)、欧礼斐(C. H. Oliver)、马士(Hosea B.Morse)和丁韪良(William A. P. Martin)等,还有中国教习数学家李善兰、物理学家徐寿等人。

1864年5月,即包尔腾在华辛勤劳作11年之后回英国述职。1865年再次来华,在驻京英国领事馆内做牧师(1865-1872)。1865年,他和首批入京的英美宣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丁韪良(William Parsons Martin)、施约瑟(Samuel Isaac Schereschewsky)、白汉理(Henry Blodget)等人组成“北京译经委员会”,着手翻译第一部北京官话本《新约圣经》,该译本于1872年出版发行,在中国教会流行使用40余年之久。1872年,包尔腾还与施约瑟合作,在北京编译出版了《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成为日后中国圣公会通用《公祷书》之蓝本。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西方传教士得以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并建立教会,与此同时,各地因民教之间的冲突而酿成的教案也时有发生。为规范西国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行为,清廷遂命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等人于1871年议定并推出了《传教章程》。西方各国传教士对此反应不一,但包尔腾明确反对教会卷入政治,反对教会干预涉及信徒的司法审判的细节,反对将教会纳入政治势力或条约的保护之下,他说:“缺少保护固然会导致很多不公正和痛苦,但是,保护教徒会产生更恶劣的后果。它会导致许多伪善之徒加入我们的队伍,将使我们更容易受到指控,而这种指控可能正蕴育着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敌视,还将会在我国政府与中国政府中制造连续不断的政治纠纷。”

1873年10月,包尔腾返回英国,并于次年初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接受了神学博士学位。1874年3月又在兰柏宫被祝圣为香港维多利亚主教(1874-1897),主理包括香港、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在内的华南教区和日本教区事务。同年12月13日,包尔腾在香港圣约翰座堂正式就任,同时兼任圣保罗书院院长。1876-1878年间,包尔腾巡视了华南教区教务最为发达的福建省和日本的教务;1883年在福州建立了“真学书院”(今施埔堂)。在日本访问了东京、长崎和大坂等地的圣公会教堂。包尔腾还致力于教会本土化,注重培训和任用本土传道人。香港圣士提反堂是圣公会第一所华人礼拜堂,创建于1865年,向港人传福音,起初效果并不理想。直到1884年,包尔腾按立邝日修为第一位华人牧师后,圣士提反堂的教务才活跃起来,此后才逐渐有了圣士提反堂中学、圣士提反书院和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等教会学校和机构。这些都与包尔腾当年所奠下的根基不无关系。

1897年1月,包尔腾辞去主教职务,退休至Pakhoi,从而结束了他作为宣教士的生涯。1901年,包尔腾离开中国,赴欧洲旅行并写作。他人生最后几年身体日衰,与其在英国的小儿子同住。1907年1月5日逝世于贝德福德(Bedford),葬于罗伊斯顿(Royston),享年81岁。

包尔腾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1853年3月,他与哈烈特·福芍(Harriet Anne Forshaw)小姐结为伉俪,然后偕新婚夫人来中国,没想到于次年10月夫人即染病逝于上海。1857年11月,包尔腾续娶宝丽娜(Burella Hunter Dyer)为妻。宝丽娜是戴德生(Hudson Taylor)之妻玛丽娅(Mary Dyer)的姐姐,因此包尔腾与戴德生成为连襟。不幸的是,婚后仅一年多,宝丽娜就因霍乱在上海去世(1859年8月)。最后于1865年6月,包尔腾又与一位牧师之女腓比·以斯帖(Phoebe Esther)结婚,二人共同生活33载,养育了三个儿子。这位夫人于1898年6月去世。

资料来源

  • Cohen, Paul A., China and Christianity, (1963).
  • 《中华圣公会华南教区百年史略》,中华圣公会会督府, 1951年8月。
  • 史蒂亚著,梁元生译,《戴德生——挚爱中华》,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10年。
  • 网络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