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  — 1972

陈芝美

福建省知名教会领袖;福州鹤龄英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主掌英华中学二十年,造就众多英才。

陈芝美,1896年8月23日出生于福建古田县,其父陈文畴是美以美会牧师。陈芝美12岁考进福州鹤龄英华书院(8年制),毕业后任福州协和道学院英语和体育课教师。1917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攻读教育学,两年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后回国,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学生部主任干事。1921年,他应邀到厦门大学教育系任教,达8年之久。在厦大期间,他与鲁迅先生朝夕相处。由于在教育学方面成绩斐然,他被康乃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陈芝美的妻子王世秀是清末状元王仁堪的长孙女,也是华南女子大学校长王世静的姐姐。陈芝美以其出众的口才,博得王家的赏识。他与王世秀的婚礼也是一反封建习俗之举,是在上海一所基督教堂里进行的。

1928-1948年,陈芝美成为福州鹤龄英华中学首任华人校长,他为“英华”提出的校训是:“尔乃世之光”。1929年秋,英华中学获政府立案批准,学校组织更加完善,学校管理机构更为加强。办学中,陈芝美崇尚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兼收并蓄,汇集了一批学识渊博、学风严谨、爱护学生、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招收学生时,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用基督徒,但也接纳持不同信仰的人才。无论对外国教师,还是对中国教师,他都一视同仁。他极其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度以70分为及格。同时他又像父母般地关怀学生的生活,以致学生和校友视英华为“家”。他主张“不办则已,办,就要办一个第一流的中学”,因此英华中学成为“第一流中学”的代名词。当时英华毕业生能够考入大学者高达70%,优秀毕业生甚至可免试进入当时的名牌燕京大学。1944年,福建省教育厅奉教育部令,嘉奖“办理成绩优异”的英华中学以及“努力收回教育权运动,接办该校满十五年”的陈芝美校长。在英华就读和毕业的校友中,就有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和革命志士。在陈芝美任内,在英华毕业或就读的著名人士就有:沈元(1935年毕业)——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由禧(1938年毕业)——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仁(1930-1934年就读)——力学专家;陈彪(1937年就读)——天体物理学家;曾融生(1942年毕业)——地球物理学家;阙端麟(1947年毕业)——半导体材料专家;陈景润(1947-1950就读)——数学家。英华校友陈楚文在厦大读书时这样说:“陈校长办英华学校当与张伯苓办南开大学相媲美。”

向学生负责、向学生的家长负责,是陈芝美办学思想的另一个内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英华中学须迁到闽北顺昌县洋口镇。校友陈森康回忆说:在学校内迁的动员会上,陈校长义愤填膺地握着拳头说:“日本人的炸弹可以炸毁英华校舍,但永远不能炸毁英华学校;可以炸倒英华校门,但永远不会使英华校门关闭!”他动情地对学生们说:“你们远离家庭,跟随到内地去读书,我就是你们的父兄。请告诉你们的家长,有我就有你们在;有我的一口饭吃,也就有你们的一口饭吃。”1938年,陈芝美率领约600人借闽江水路北上洋口。到洋口后,他邀请当地人士任学校董事,在他们协助下,学校先后兴建了三座教学楼和一座科学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洋口地处偏僻,各种疾病流行,时时威胁着学生的健康,陈芝美非常重视学校的医疗所,聘请德籍犹太人医学博士卫安纳医生和一名护士,多方设法从国外购买跟黄金等价的药品。疥疮是当时一种流行病,卫医生想出一种具有特别疗效的医疗方法,使这病在校内很快就绝迹了。陈芝美真诚爱护每个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学生,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当起了英华的“家长”,他的抚慰使大家感受到英华大家庭的温暖。1941年,福州被日寇占领,英华中学经济来源锐减。陈芝美想方设法到处筹募经费,号召学生团结互助,生产自救。他降低教职工的薪水,并带头把自己的薪金从200元降到130元。陈芝美的“只图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孺子牛精神,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终于度过难关。

在国共两党斗争期间,陈芝美认为自己是一校之长、学子父兄,理应多方保护学生。他后来对校友陈森康说:国民党当局要抓学生,一般都通过学校军训教官,这教官是国民党军事部门派遣的。于是他就向这些部门提出,来英华的教官人选事先要和他商量并经他同意。于是他就到省保安处挑选对象,条件有三:一是喜欢吟诗作画的,二是喜欢吹拉弹唱的,三是喜好喝酒猜拳的。他认为这样的人无暇整天思虑抓人,因而放松对学生的监视。他说,每位教官来校时,他都特地备酒接风,隆重招待,此外还另给一份学校工资。他说:“这样礼待结交,目的只是要他在报送学生的黑名单时,先让我看过。”

陈芝美在担任英华校长期间,还兼任福建基督教教育协会会长、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中董事会董事长、福建协和大学副董事长、福建省防治麻风协会会长等职务。1948年,陈芝美辞去校长职务。翌年春,他担任卫理公会华南区教育委员会总干事,以及福州卫理公会总干事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芝美拥护共产党的《共同纲领》。1949年10月他当选为福州市人大代表;1951年被选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常委,后来又被选为省政协宗教工作组组长、省人大代表。1950年9月23日,他参与全国基督教40位领导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基督教三自革新宣言”。1956年福州市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陈芝美被选任第一届主席。1958年1月,陈芝美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农场劳动,但仍继续担任福州市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委员会委员职务。1961年,陈芝美被摘掉“右派”帽子,任福州市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多次被抄家、游斗,惨遭迫害。长期的身心折磨,使他染上重病,于1972年含冤病故,享年77岁。1979年,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为陈芝美恢复了名誉。

资料来源

  • 陈芝美长女陈寿华口述、严子祺执笔的“回忆爸爸陈芝美”,载于《福州文史集萃》第761-766页。《福州仓山区志•教育卷》
  • 陈怀祯,“福州鹤龄英华书院概况”,载于《福州文史集萃》第471-475页。
  • 福州英华中学1943惊涛级友联谊会编,《双庆专刊》——庆祝英华母校建校115年(1881-1996)暨纪念陈芝美校长诞辰100周年。

关于作者

黄时裕

福建神学院教师、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