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 1984

韩伟

Paul Han

基督徒领袖,教会长老,医生,科学家 。

早期影响

韩伟于民国十七年(1928)十二月十二日,生在江苏徐州。父亲韩时俊,母亲范忠恕是一对虔诚基督徒父母,共育有三男三女。他排行第三,为长子,九岁时信主受洗。

当二次世界大战时,韩家随着舅、姨家逃难去内地。由于韩父在途中决定再回徐州取些物品,就此与家人分散有四年之久。当年,韩母先把两个女儿安置于内地的江苏联中住读,自己就带着下面二男一女(届时,小弟尚未出生)进入政府所办的儿童保育院当媬母。那段时间韩家母子们在内地的生活是相当艰苦﹔韩伟还记得当年在学校所发生的一些糗事。原来他的同学们常取笑他只穿条内裤上学。有一天为了要矫正同学们对他的嘲笑,竟穿了两绦内裤去上学,并且还理直气壮地指给他们看,他里面有穿内裤,外面穿的不是内裤。

虽然当年韩家的子女生活是如此清苦,母亲却每晚带着他们向父神感恩。在母亲虔诚信仰的熏陶下,养成了韩伟感恩、不抱怨的个性。纵然以后他的生活环境大有改善时,却仍力求自己过一简朴的生活﹔甚至在婚后,有时会要求妻子在周六祗有预备汤及面包与孩子们一起享用。他不仅要教导子女学习感恩,同时也要他们学习过简朴的生活。

由于韩伟早年在保育院曾受到政府的照顾﹔在台湾国防医学院借读受医科的栽培﹔后来又考取教育部公费出国深造。他既一生如此长期受过国家栽培之恩,以及本身的敬虔信仰,确实是成为他日后甘愿回国效忠之动力。

首度赴美进修

韩伟十岁时即立志要学医。他先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攻读,后因全家迁台而转入国防医学院借读,于1954年毕业。求学期间,他参与了校内排球、篮球及桥牌等课外活动,并且也在教会参加诗班,毕业时名列第三。1955年,因考取教育部公费留美奖学金后,于翌年一月出国进修。

当年韩伟进入美国费城著名的私立宾夕凡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修神经生理共达四年之久。他的主系及指导教授约翰‧布罗白克博士(Dr.John Brobeck)是位举世闻名的神经生理专家,也是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韩伟日后学成归国并带职事奉的见证深受其恩师的影响甚大。 1957年夏天,韩伟参加使者协会所举办的首届美东华人基督徒学生夏令会,而认识了他未来的配偶吴期敏女士。营会后,期敏搭韩医生的便车去费城转车,不料因在费城过夜后,翌日早晨发现期敏留在韩伟车内的一只皮箱,竟遭人打破车窗而窃去。他俩就因着那一段“失箱记”而谱出了一段恋曲。事后,韩伟不仅帮助了期敏转入宾州大学附属医院护校,而继续她的学业,而且还等了她三年毕业后,才蒙女方家长同意而结婚。为此,期敏常如此见证说﹕“神让使我失去一只箱子,却使我得到一个丈夫。”

第一次回台

1960年暑期,他们在费城著名的第十长老会举行婚礼。韩伟于当年冬天即带着新婚妻子飞往西岸,在柏克莱(Berkeley)加州大学作了半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而长子中天于1961年就是在该州诞生。一等儿子满月,他即带着妻儿一起回国。

当年回国服务的公费生极为稀少,韩伟是其中的第二个博士学成归国,由此可见他为人正直,即使对自己有损,也不肯食言。当时他归国的消息及照片一经报导及刊登后,成为一时轰动的新闻人物。但那年对韩伟全家而言,却是喜忧参半。原来母亲已于当年五月逝去,身为长子的韩伟在其取得功名后竟未能见到慈母最后一面,实在令他感到莫大的遗憾,然而却因此成为他灵命成长的转捩点。

在其母校国防医学院服务四年期间,韩伟在教学方面,因开放自己的实验室,而深得学生的爱戴,在研究方面,因发表不少论文而受到美国生理学界的注意,他又开放家庭,邀请学生参加查经班来分享他的信仰。(日后该聚会已发展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团契直到如今。)一旦服务期满后,他想继续从事基础医学的研究工作,因此蒙其恩师Dr. Brobeck再度的提携,而得以返回宾大医学院担任生理系的讲师一职。于是在1965年夏天,韩伟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幼子中地及女儿华宁均在台北诞生)移民美国。

二度出国定居

在美国工作三年后的韩伟,确实带给他事业的成就和生活的安定。 他不但取得了永久留居证,而且也拥有了教授终身职。于是韩家搬到费城郊区居住,以便孩子得到更好的学区就读。同时,夫妇俩在费城又开放家庭,开始投入学生查经班及费城福音堂教会的事奉。当年,也有八、九个在费城西敏寺神学院进修的华人神学生也参与该两处的事工。后来,他们都先后在台湾、香港和北美推展华神学教育、研究和宣教方面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领导角色。 1969年,台湾私立中原理工学院(中原大学前身)来信邀请韩伟回台接任院长一职。他感到非常惊讶和荣幸,要期敏一起寻求神的印证。当神没有明确地回应祷告时,他们以为也许那不是神的呼召而回信婉辞。然而,神却继续在他俩夫妇心中作工。就在那年冬天的一主日早上,因下大雪而使讲员不克来费城,由韩伟临时上台分享信息。那天神竟用复活的主查问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这句话,同样地来查问韩伟和他的妻子。借此,神终于让韩伟认清了自己内心骄傲与自信的光景,而期敏也同时在主面前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所爱的 “这些”是什么﹔原来她爱丈夫的研究成果、儿女的教育环境、以及美国的生活方式这些是比爱主更深。如果不愿回去,她将如何能坦然地回答说:主啊!是的,我爱祢比 “这些”更深?!在1970年上旬,当中原再度来信邀请韩伟回台时,他们终于毫不犹豫地决定在年底全家再度迁台定居。

韩伟当年在中原的职位实在不是一个轻省的工作,一方面固然由于他对校务不熟、行政经验又不多,而且他的处世为人正直、率真,他对工作又讲原则、效率和公平。再加上还要顾及华人社会的人情世故、和繁琐礼俗,那真是难上加难。因此,无论在行政、人事、经费、校风等各方面要有所改进及创新等措施,也不易受人接讷。中原虽是一基督教大学,且已有悠久的传统历史,然而韩伟在四年的任期中,他不遗余力地提升该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加强带职宣教事奉的观念。

靠着神的恩典,他在中原四年的事奉中,他在七十年代带动了一批基督徒留美学人,先后响应献身回国服务,以授业、解惑和传道为己责而加入中原的专业事奉行列,并在中原首创国内的第一个医工系,且因拥有热受主心的一批基督徒老师们的委身,而带出了团队事奉的影响力。

1975年,在台湾首创以公费制的国立阳明医学院(为阳明大学前身)终于成立。其创校宗旨为要鼓励学生毕后,去到台湾偏远地区服务两年‧当年韩伟竟蒙层峯召见,且选任为阳明的创校院长,当此消息发布后,确令不少人大为震惊,而韩伟事后却曾如此分享过,神以使徒行传23:11向他如此说:“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 ‘放心罢,你怎样在耶路撒冷(在中原)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去阳明)为我作见证。”而韩伟的英文名字就是保罗,因此,他确信那是出于神拣选的恩典。

去阳明的任职,对韩伟而言确是适合他的工作,但也是极富挑战性。从就任为院长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期许要将阳明的学生培养出一独特的服务精神,号称其为“阳明精神”,将在台湾医学界中独树一格。他更期盼阳明虽小,却不输于人,因此,他常以「we are second to none」来勉励师生们。在他九年任期中,也有不少师生们批评他所作的一些决策是由他个人信仰而激发的,譬如当年在校区内禁烟之例,曾有一位老师因不肯遵守其诺言而被解聘。然而历史已证明当年大多数韩院长所定的政策是基于充份的理由,甚至有其科学根据的。当第一届的阳明毕业生时,韩伟为要以身作则,特向教育部申请准其以休假年与学生一起下乡,去偏远地区服务,他选择恒春基督教医院作了半年的临床工作。

1984年一月,韩伟院长曾被指派与一批政府要员同赴北美,参加白宫总统早餐会。那不仅是他个人的殊荣,而且可能在其阳明九年任期后,政府将对他的工作有所安排‧虽然,他们夫妇都盼望能在阳明任期后能搬去北美与儿女们相聚,然而却也愿意继续留台服务公职。为此,他有两个周六早晨禁食祷告,求神指引他前途的去向。 该年三月下旬,韩伟因脑癌开刀,于八月初竟蒙神召回天家,享年56岁的韩院长可说正值壮志未酬的年齢而与世长辞。

韩伟对台湾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不仅对高等教育和医学界的影响,而且也加强了台湾的医疗宣教及协肋不少外国宣教医院本土化。因他热爱学生,因此两度回国后,都积极参与校园团契的学生事工。另外,他也非常支持文字宣教事工,从事翻译及撰文来见証其信仰。其中计有护道、基督教与科学以及与妻子一起编写教材来推动教会的家庭事工。

韩伟所事奉的台湾中华基督教长老会台北信友堂,是一个独立的国语长老会。早期由美国长老会宣教士的协助而建堂,并各有中、英文聚会,但却不属于台湾长老会体系的。韩父韩时俊长老乃是早期创立该教会的长老之一,韩家父子两代都曾先后任为长老及执行长老之职。在韩伟为执行长老的任期中,除了每月一次固定在主日讲道外,他也推动了成人主日学事工、修改并建立教会全职同工的薪支和福利制度、积极推动植堂的福音事工、以及训练及培植教会年青一代的接棒人。

韩伟生前,不仅在台湾各地热心服事众教会及一些福音机构,而且也是常受海外华人教会邀请为一讲员的对象,他也曾参与一些全球性的福音机构的会议。例如在1974年参加洛桑大会、第一届的华福会、以及在葛理翰布道大会中作 见证及翻译。 他生前有一未了的心愿,乃是如何向大陆的知识份子传福音﹔尤其是那些在无神论环境长大的下一代。

正如希伯来书所说:“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韩伟医生,虽然鼓励华人教会之本土化的领导,却是外国宣教士有力的好朋友。当我的妻子在台湾生女儿而有较长的产程时,他竟与韩太太在深夜赶去医院探访﹔要确定她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并为她祈祷。韩院长在很多方面与一般华人不同:譬如他勇于认错,自谦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却常在他家聚餐后会带着弟兄们一起洗碗、筷。有一年他在教会每月固定的讲道信息,他就是以清新的教导和切题的应用而讲完了整本的约翰福音书,为信友堂留下可纪念性的印象,也树立了解经讲道的榜样。韩伟生前结合了其信仰热忱、专业卓越以及爱人真诚而活出了一个突出的生命。 戴德理(G. Wright Doyle),编者]

关于作者

Aaron Han

Aaron is the eldest son of the late Paul Han. Following in his father's footsteps, he pursued a career in medicine. He served as an Elder his church in Pennsylvania, and has a heart for mobilizing Asians for kingdom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