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 1989

沈贻芗

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宁波甬江女子中学校长。

沈贻芗于1901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亭下村。早年求学于宁波战船街北美浸礼会所办之甬江女中(Ningbo Riverside Girls Academy)。该校前身为崇德女校,是西方更正教会在中国最早开设的一所女子学校。沈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在西门真神堂受浸,成为基督徒。她品学兼优,高中毕业后,入上海浸礼会沪江大学,修读文科。1927年毕业,回母校任校长之职,成为该校首任国人校长。

沈贻芗办事干练,事业心强,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上任后校务颇有新的气象,深得中西教师及学生们的爱戴。1935年由校董会保送,去美国卫斯理学院深造,获硕士学位。1937年回国,继续担任校长职务。抗日战争开始,宁波市区频遭轰炸,学校被迫迁至奉化亭下,另设分部于鄞县西郊接待寺。1941年宁波沦陷,乡间土匪蜂起,学校无法继续。除将部分学生保送至上海教会中学借读外,沈贻芗带领部分学生赴宁海,入鄞县联合中学就读。抗战期间,因甬江女中邻近木器厂失火,火苗窜入校舍,致整座教学大楼付之一炬。后经合作教会——美国浸礼会、长老会及英国循道公会等差会拨款支持,得以重建。抗战胜利后,甬江女中复校。

1951年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沈贻芗因历史问题,进“思想改造学习班”接受改造。1956年,以“不起诉处分”回家。嗣去大西北,搞幼儿工作。她热爱儿童,将外地亲友寄给她难得有的糖果,分给儿童们,自己则舔食糖纸上的糖削,乐在其中。数年后,因健康不佳南返。由于家乡亭下兴建水库,全部村民,必须外迁。沈贻芗被安置于溪口镇后面的移民第一村居住。

溪口地方向无正式教堂。上世纪30年代,借蒋氏祠堂西厢房举行主日聚会。解放后,信徒在武岭门外租用民居数间,充作聚会场所。信徒们渴望有一所自己的教堂,不住为此向神祷求。沈贻芗把建堂之事,放在心里,作为己任。她积极发动筹建事宜,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向当地政府申请,批得坐落在武岭门外,剡溪旁的一块土地。同时向多方募捐,集得资金,动工建造。新堂可容200人,旁有平屋四间(后升为楼房),于1989年10月15日上午举行落成感恩礼拜。下午举行沈贻芗先生追思礼拜,因她已不幸于不久前去世。参礼者济济一堂,除当地信徒外,沈贻芗之亲属及胞妹萍芗女士及妹夫陈蓉生牧师等,均从上海前来参加。追思礼拜由宁波市基督教协会协会长范爱侍牧师证道,并以原甬江女中校董的名义致悼词。内称:“……在偏僻的山村里,竟产生了一位留学美国的女性硕士,这在旧中国里,堪称‘破天荒’。教会培养了这位女才,这位女才又为国家培育了众多的巾帼新秀。甬江女中,名扬海内外,桃李遍及国内以及港、澳、台、欧美各地。沈先生毕生献身于女子教育事业,一生未婚,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既无意于名利追逐,又不计较荣辱得失。实因她心中满怀对救主坚定的信,和对年轻一代无限的爱,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

关于作者

范爱侍

前浙江神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