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 1983

孙理莲

Lillian R. Dickson

加拿大长老会宣教士、慈善家。在台湾从事宣教、慈善和教育51载,服务台湾人,包括贫穷人、山地人、痳疯病人、盲人和孤儿,被称为“山地之母”、“盲胞之母”、“孤儿之母”和“痳疯病人之母”。

一、台湾宣教初创期

孙理莲(Lillian R. Dickson) 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在大学时结识了同学中的运动健将孙雅各(James Dickson), 两人都是热诚的基督徒,也愿意将来同行天路。大学毕业后,孙雅各进入普林斯顿神学院进修。当他向未婚妻提出台湾的需要,并询问她愿否去台湾宣教时,孙理莲的答复既明确又爽快:“仅此一生,让我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吧!”不久之后,新婚的孙雅各夫妇成为加拿大长老会差派的宣教士,搭乘横跨太平洋的轮船,于1927年来到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孙雅各来台后,除了兼任一所中学校长并在一所神学院教课外,还抽空深入山地向原住民传福音。孙理莲则全心全意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日子虽忙却很充实。然而当日军侵占台湾后,日本对在台的宣教士加以干涉。形势所迫,孙雅各夫妇只好于1940年暂离台湾,随即被派至南美洲英属圭亚那,向丛林中的印第安土著传福音。他们在那里的儿童主日学及户外布道的经验,为孙理莲再次来台宣教与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945年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后,孙雅各夫妇尽速赶赴台湾,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萧条、赤贫、谣言与恐慌。台湾社会就像一张千疮百孔的破网,正濒临断裂的边缘。孙莲理再也无法以一个“宣教士妻子”自居,她要直接为台湾人民做点事,她要拿起慈针爱线来缝补这张破网。首先,她从住家附近开始了街头布道。46岁的她背起刚学会弹奏的手风琴,优美的琴声,立即吸引了无数正在嬉戏的儿童。她唱福音诗歌,讲圣经故事,并分发福音卡片给他们,受到热烈的欢迎。如此发展出接二连三定时定点的户外主日学,每逢星期天便与同工一起,四出布道,有时一天多达九场、十场。

东部山地的需要慢慢地成为孙理莲心之所系。她发现有些家庭穷得连一块可以包裹新生儿的布片都没有,新生儿的夭折率极高。于是她设立了几处山地产房,使原住民产妇有安全分娩的地方。她也发现肺病在山地广泛流传,对原住民儿童尤为严重,于是她设立了几所成人与儿童的肺病疗养院。她还为原住民青年成立各种习艺所,协助他们谋生与服务的技能。当时台北与花莲、台东之间的交通十分困难,山地本身的道路更是简陋不堪,然而孙理莲经常带着医疗服务团深入山地村落,翻山越岭、攀岩涉水,对于半逾半百,身高不到五呎,体重却是不轻的她而言,若非“天使在她身旁”,催促她去工作,保护她的安全,恐怕她是无法胜任的。她将自己对原住民的爱,写在《这是我的同胞》(These My People)一书中。

二、“芥菜种会”的成立

1954年,孙理莲创立了“芥菜种会”,命名的灵感来自圣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可4:31-32)这是一个推动社会福利事工的机构,经费主要来自美、加的募款。孙理莲为此奔走劝募,她为经费不达目的总不罢休,因此她被赞誉为“最小的妇人,最大的心”,并且被称为“理莲台风”。

从1951年开始,孙理莲开始每月寄出油印新闻信,向支持她的加拿大和美国朋友报告近况。邮件从当初每个月五十封信增加到几百、几千封,到后来采用透印版复印才能顺利的每月寄出五千封航空和两万封平信,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基督徒募捐。有人劝她适可而止,因为无论她能做多少,对当时整个穷困的台湾社会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但她坚定地回答说:“是的,我只是舀出我所能的一桶水来”。她儿子在美国罹患小儿麻痹症都没有使她撤退,丈夫在1967年离世也不能使她停顿,孙理莲一直留在台湾领导“芥菜种会”,直到1983年在台湾去世为止。在1960-70年代,她多次获得政府颁发的奖状、奖章,成为“公益宣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孙理莲所经手的慈善工作,正如成长中的芥菜一样不断生长,在每项目事工背后,都注入了她的信心、爱心与劳苦,也汇集了无数超越国界与族群的关爱。

1954年,孙理莲回美演讲募捐带回一万元美金,设立了“儿童之家”。从开始的六个人增加至一百多个孩子,后来又增设了“儿童之家”别馆,并陆续于全省设立“爱心育幼院”(1958年)、“残障之家”(1958年)、“原住民花莲育幼院”(1959年)、“澎湖育幼院”(1959年),以及“少年之家”(1960年)。接着又在台北新荘、树林、澎湖及花莲等地设立育幼院四所(1957年) ,主要收容、照顾那些失去父母、亲人无力抚养、遭遗弃、虐待、或遭受其他伤害的失亲失依孩子。孙理莲为给这些少年提供一个温暖的庇护所,历年收容儿童及流浪少年人数共计约2500人,供他们膳宿,教他们学习木工手艺,直到就读公立学校至高中为止。从各育幼院出来的有牧师、传道、工程师、艺术家、银行家、企业家、教员、教授、博士等各行业都有。

三、医疗服务事工

1. 设立痲疯疗养

1952年,乐生院因痲疯病患者一周三人自杀,蔡传道前来求助于孙理莲。理莲觉得这是上帝的旨意,就决心进入那困苦的地方。痳疯病人的不幸使她无法置之不理。她不顾“干涉院务”的讥评,主动介入位于新庄、公立的“乐生疗养院”之中。她请医疗宣教士前来义诊。她为全院数百名病患募捐“榻榻米”床垫;并且为他们设立图书室、礼拜堂,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孙理莲还为她们的子女设立育幼院,使他们可以安心疗养。她带同马偕医院的白医生在一个公共的小会堂看病、施药、补助伙食及生活辅导。另有加菜、每周一次的电影及每主日请不同的牧师去讲道。1952年10月新建的礼拜堂落成,那些瘸腿的、跛脚的、瞎眼的和残疾的慢慢地成群结队进入礼拜堂,孙理莲自己从那时直到去世都跟患者一同做礼拜。

此外,孙理莲又建立了“安乐之家”(1953年),收容患者生下来的婴儿;工艺所(1955年)、男生女生之家(1957年)。这两家是为有家却不能回家的痊愈患者设立的。。

2. 设立肺病疗养院

孙理莲发现肺病在山地广泛流传,波及原住民儿童尤为严重,于是她设立了几所成人与儿童的肺病疗养院。后来由于山地巡回医疗团不能应付众多的病患,就于1956年在埔里设立了第一间竹建的诊所,这诊所后来变成设备齐全的基督教医院。而后她又陆续在台湾全省各地设立诊所,遍布花莲、光复、关山、台东、玉里、新港、屏东等地,全部免费服务,照顾各族原住民患者。她关心肺病的同胞共达二十五年之久,住院人数共约四千人,就诊人数约在25万人。这项工作直持续到1981年政府全面关心防痨工作为止。

3. 设立产科病房

孙理莲于战后刚回台参与山地医疗团的时候,曾在山地一间草屋里当接生助手,那时没有别的器皿,只好用一口旧的煎锅来为婴儿洗澡。当时卫生所不普遍,在山地的原住民有很多刚出生的婴儿夭折,由此产生出“为原住民母亲在山地设置产科病房”的愿望。1961年,第一所产科病房在东海岸的花莲建立,孙理莲称它为“马利亚产院”。此后她陆续在关山、东南方的台东、南海岸的屏东,还有台湾的中心地点埔里,设立全省各族妇女从任何地方的山地都能在合理的距离内到其中一产院去生产。孙理莲的这项善举,救活了很多原住民的新生命,当时每个月大约接生240个婴儿,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5年,共14年之久,救助了无数少数民族妇幼。 4. 设立乌脚病免费诊所

1960年,孙理莲在台南县北门乡设立了乌脚病免费诊所,称为“怜悯之门”。理莲发现北门盐工生计困苦,决定设立免费诊所。那时在台湾西南部产盐区,有许多盐工患有乌脚病。据医学报告,病因是由于滨海民众饮用过量含砷深井水,导至患者中毒四肢末端血液不通,无法获得足够养分及氧气,以致造成趾部发黑、溃烂、发炎,脚组织坏死,而唯一的治疗法,只能以手术切除。孙理莲借用王金河医生诊所为当地人民诊治乌脚病,因见盐工们生活困苦,不仅免费为他们治疗,“芥菜种会”还成立了牛奶站,并供应米、面粉、衣服等援助患者。 1962年10月,新建诊所及手术室;1972年增建乌脚病医院分院一栋二层楼相继落成。至1986年2月,在24年间共收容700多名患者。

四、职业训练学校事工

1958年“芥菜种会”在花莲为原住民设立了男子习艺所(义工学校)及女子习艺所(保姆学校)。举办保母训练班、护理班、手工艺职业班、农业训练班、驾驶训练班、及义工学校,结业人数共约2万人。此外,在关山及树林也开班训练幼儿园老师,两年毕业后送他们回家乡。他们在全省长老教会共开办250所幼儿园,每月支付370名老师的薪水,每一村约有三、四十个小孩。又设立护理学校,自从创立至今将近40多年之久。目前已经有35届毕业生,共4000多位在医院当过助理护士,其中升到护专学校当正式护士的也不在少数。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初期原住民传教者,近一半是从“芥菜种会”义工学校毕业的。

五、山地教会建堂补助

1963年,孙理莲开始补助每间教堂的改建或新建,她鼓励贫穷的山地基督徒建造石砌的礼拜堂,石头就地取材,水泥则由她向美国、加拿大的基督徒募捐。没想到建一座礼拜堂只需要300美元,结果建造了大约200座这种美观、坚固的山地礼拜堂。后增至美金500元盖石头水泥的教堂。至1992年,“芥菜种会”帮助过的教堂共约四百间,同时按月补助425间教会的传道人生活费。

六、其他救济事工

孙理莲除了从新竹县至台南县沿海贫民区设立牛奶供应站24处,受惠儿童达6000名外,另有台风、水灾、火灾、地震、寡妇补助、盲人事工及监狱传道等救济。对遇有重大自然灾害,贫穷民之救助,以发放救济衣服、面粉及粮食等。另开放对监狱内受刑人讲道,并供应受刑人书刊及所需之各项服务。她设盲人宿舍、盲人教会,使盲人心理得到灵性感化,并增进其身心灵之健康。孙理莲去世之后,“芥菜种会”仍然继续生长下去,如今它所荫庇的对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有所调整,它所服务的重点,也由物资的救助转为心灵的辅助。

七、海外宣教事工

1967年,66岁的孙理莲开始了海外宣教事工。这项事工肇始于孙雅各牧师生前的一句话:“我们派遣原住民牧师为宣教士到南洋土著区宣教吧!”孙牧师去世后,孙理莲聘请当时长老教会元老及牧长18位为委员会成员,并命名为“焚棘海外宣道会”(Burning Bush Mission)。经过一年考察宣教区后,该会向长老教会总会借聘8位原住民牧师,终于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一批4位,1971年第二批4位牧师及家族前往马来西亚砂捞越(Sarawak),向土著伊班人宣教。这应该是台湾教会历史上首次原住民宣教士之派遣。1971年,孙理莲拓展宣教区至另一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在那里设立职业训练中心及学校。1973年又在属印度尼西亚的南婆罗州(South Borneo)设立师范学校(1973年)、农业学校、Irian Jaya高中等。 1983年1月14日,孙理莲在工作中,蒙主恩召,安息主怀,享年82岁。她与孙雅各牧师同葬于岭头台湾神学院教堂边。孙理莲一生为台湾设立的救助机构不胜枚举,“闻声救苦”的精神,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是她的写照。她曾说:“一旦置身于世上困苦的人们之中,你就永远离不开了,你会和他们同行,他们的缺乏成为你的缺乏,他们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们的难题也是你的难题,他们抚育子女的重担也成了你的重担。你无法离开、忘记他们,也无法掉头不顾”。这正应验了当年她回复给未婚夫孙雅各的信中的承诺:“人生只有一次,让我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的一生也实践了主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流浪在外,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狱里,你们来看我……,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40)

资料来源

1. 魏外扬,《中国教会的使徒行传——来华宣教士列传》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年。

2. 孙理莲,《这是我的同胞》。芥菜种会,1972年。

3.肯尼斯·威尔森著,邱立菱、郭威伯译,《天使在她身旁》。芥菜种会,1973年。

4. 网络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

吴翠芳

作者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道学硕士班学生,在李亚丁博士指导下撰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