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  — 1964

王子元

国民革命家、教育家。陜西崇美中学和西北农工学院的创建人;曾任青海省代理省长。

王子元,名玉堂,字子元,后以字行。1891年2月20日生于山东省长山县(今邹平县)一个基督徒家庭里,家境贫寒,幼年随父王传功举家迁移至陕西省三原县太和村落户。王子元少年时在家习读《四书》《五经》,并随英国传教士研读圣经,学习英语。以后考入西安三秦公学读书,因其成绩优异,英语特别突出,被该校聘为英语教师。青年时期为寻求救国道路,广交进步青年及革命人士,与三原于佑任等人结下革命友情。为保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918年与胡景翼等组织陕西靖国军,任外交处长,密赴上海市接于佑任返陕,沿途多驻足当地教会。于佑任平安归抵三原,出任靖国军总司令。同年冬又代表靖国军赴上海谒见孙中山,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后聘为总统府咨议。1921年靖国军陷入困境,孙中山遣王子元回陕,做靖国军与冯玉祥之间的联络工作。1922年靖国军失败,王子元等护送于佑任经四川赴沪。归陕后,参与地方教育改革,主持了两所教会学校——崇真书院和美丽书院的合并,创建了陕西第一所男女合校的崇美中学,著名历史学家武伯纶即曾在该校就读。

为继续求学深造,王子元于1924年赴北京,借读北京大学,住北京检阅使冯玉祥将军处,受冯玉祥、胡景翼之约参加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溥仪出宫的北京政变。事后冯玉祥被迫任西北边防督办,兼任甘肃省督办。冯任命王子元为华亭县长,王在任期间,支持了冯玉祥、于佑任“五原誓师”东进讨伐北洋军阀的义举,解西安之围困。1928年,青海省建制,冯任命王子元为青海省民政厅长,代行青海省长职务(时孙连仲省长未到任),对青海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持编写了《玉树开拓计划》和《现代青海》等专著。 

1930年,王子元回陕后,于佑任邀他去南京任职,但他不愿再涉足政界,欲归故里从事教育工作。1932年经于佑任推荐,王子元出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前身)筹备处主任,从此他投身于“西农”的创建工作,并代理校长之职。1936年建校基本完成,在正式任命校长时,戴季陶因前嫌,排挤王子元而任命他人为校长,王于是离校返回西安。在报国无望,前途渺茫,深感悲观之际,1937年秋,宋尚节博士来西安布道,王子元带领全家人参加,听后大受感动,幡然省悟,决心将后半生献身教育事业和基督教事业。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事后许多老友遭受南京政府迫害,人心慌乱。国家危亡及个人遭遇集于一时,令他忧愤成疾,乃至精神失常。后经治稍愈,于1937年末举家迁回三原薛家堡。回到乡间,王子元看到农村贫困,文化落后,农民子弟求学极为困难;村中亦无教堂,教友礼拜无定所。于是他鼓励子女兴办农民夜校,并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他借用村小学数间草房做礼拜堂,请牧师前来主领礼拜、讲道,并举行奋兴布道大会,同时筹划兴办教育。他还捐献自己的土地和部分家产,联合教育界老友、地方士绅和基督徒,于1939年在三原县安乐村创办了振国中学和小学。为照顾农村子弟入学,该校收费较低。为筹措办学经费,王子元兴办工厂,将工厂所得全部用于办学。每逢经济拮据时,他常将自家粮棉卖掉添补学校。尽管如此,学校仍接收十余名免费并供食宿的工读生,使这些日寇侵占区的青年和赤贫农民子弟获得读书机会。为解决农村青年上大学难的问题,他于1948年在教育界和农业界老友支持下,创办了“西北农工学院”。

作为基督徒,王子元希望青年学生能信奉基督教,但坚持信仰自由。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每学期有1到2天时间,他邀请贾玉铭、马可等名牧来校给学生讲道。基督徒学生每晚举行读经祈祷会,有时协助基督徒教师到附近农村传福音。每年圣诞节举行大型庆祝活动时,附近信徒和群众参加者甚众。

为解决当地教会无大型礼拜堂,在教友们共同努力下,学校专门兴建起一座四间连通的大教室(后改建成六间),既作学校礼堂和教室,也作当地礼拜堂。寒暑假期间,举行大型布道会,会期一般为7天,讲道人都是省内外知名牧师。各地信徒参加者有时可达五六百人。教友捐助钱粮,自办饮食,不足则由王子元家补充,坚持创办符合中国民情的教会。

由于学校的声望和当地教会的复兴,引起差会中外国传教士的注意。他们多次找王子元商议,希望将学校教育和教会工作与差会联系起来,这样可得到一定的经费援助。但王子元坚持主张中国教会应由中国信徒自己办,按圣经原则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教会。中国基督徒应有民族自尊心,不接受外国经费,不依附外国教会组织,不受外国教会支配。他的主张和做法受到广大教友的欢迎和支持。

1952年下半年,在教友的推荐下,王子元经由朱仲玉牧师按立为长老,此后他才正式主持该教会工作,到各地讲道。1955年任三原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78年,王子元去世,享年73岁。

资料来源

  • 王泽民,“一代英才——王子元”。

关于作者

陈鼎亮

陜西圣经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