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  — 1647

艾儒略

Giulio Aleni

明末在華意大利藉耶穌會傳教士、科學家和神學家。在中國從事傳教和科學活動36載,對天主教在華傳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有“西來孔子”之譽。

一、艾儒略生平

1. 從出生到走上宣教道路(1582年-1613年)

1582年,艾儒略(Giulio Aleni)出生於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亞城(Brescia)的一個貴族家庭,在威尼斯長大。他於1597年進入安東尼神學院(Anthony seminary)學習,1600年入耶穌會見習。1602年經發願後被送到帕爾馬學院(Parma University)學習哲學,直至1605年。在1603年他曾要求前往秘魯傳教,未獲準。1605年他進入羅馬的宗座額我略大學(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學習。在1606-1608年間,他又被派往博洛尼亞(Bologna)教授人文科學,同時被封立為神父。1607年他再次要求去東方傳教,獲得耶穌會會長阿誇維瓦(Claudio Acquaviva)的同意。1609年,艾儒略離開羅馬去里斯本,在那裏搭船前往亞洲。

1610年,年僅28歲的艾儒略經印度果阿(Goa)來到當時葡萄牙控制的澳門。在澳門期間,他首先在耶穌會學院教授數學,同時為了能夠進入中國傳教而苦學漢語。然而當時中國正值明朝政府實施閉關鎖國,嚴禁外國人入華,因此他無法取得合法進入中國的許可。1611年,艾儒略與史惟貞(Van Spiere)因著秘密進入中國國境,被船家告發而被拘捕。後經耶穌會出面交涉,向當地政府交納了大筆贖金之後,他們才獲釋被遣返澳門。同年,他在澳門被耶穌會委任為見習導師(Novice master)。

2. 初涉中國到南京教案(1613年-1624年)

艾儒略進入中國的確切日期不得而知,根據史料記載,他在1613年時即已在中國內地從事傳教活動了。他大致是沿著肇慶、韶州、南京一路北上,而最後到達北京的。

1613年,艾儒略前往河南開封,接觸到當地的猶太人後裔,並試圖了解他們的生活信仰。此後,艾儒略一直住在北京,在京期間結識了徐光啟。後當徐光啟辭官返鄉(上海)時,艾儒略隨徐光啟一路南下。1620年初,在徐光啟推薦下,他向揚州同知馬呈秀講解西學,同時把福音傳給了他。同年3月,為馬呈秀施洗,這是艾儒略親自施洗的第一位天主教徒。

1616年,南京禮部侍郎沈漼連續三次向明神宗上書,以種種罪名控告天主教傳教士,從而掀起大規模的排教風潮,許多天主教傳教士被捕、被驅逐,甚至被殺,史稱“南京教案”。在朝廷中為官的天主教徒或同情、了解耶穌會士的人,如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挺身而出,為耶穌會士辯護,力保他們。在此期間,艾儒略避居於杭州楊廷筠家中。1618年當形勢有所好轉時,他在杭州開始傳教,楊廷筠、李之藻均在他的影響下受洗入教。在一段時期內,艾儒略以杭州為中心,逐漸向全國各地傳教,曾先後到過浙江、江蘇、陜西和山西等地。

3.入閩傳教到福建教案(1624年-1639年)

1623年,南京教案的始作甬者沈漼被內閣首輔葉向高排斥,在朝中失勢,至此南京教案告一段落。1624年(明朝天啟四年),葉向高告老返鄉,在途經杭州時,到楊廷筠府上拜訪楊廷筠,得與艾儒略相識,艾儒略遂向他傳講基督福音,其深厚的漢學功底與精湛的數學、天文學和地理學亦深得葉向高賞識。在短暫的交往後,葉向高便邀請艾儒略南下福建傳教。

1624年12月29日,艾儒略隨葉向高入閩,此後他的傳教工作大多集中在泉州。他曾九進九出泉州,在傳福音過程中,廣泛與泉州地方官紳和士大夫交遊,內中不乏高官名士,有名字可考的就有65人之多,如大學士蔣德璟、曾櫻、尚書蘇茂相,侍郎何喬遠、張維樞等人。他們成了艾儒略在福建的“誼篤金蘭”好友。1634年,艾儒略在泉州、興化傳教時,從其領洗者約257人,以後人數逐漸增多,“每年領洗約八九百人”。從1619-1638年間,在泉州先後發掘出四個十字架,這些發現,使得“入教者愈多”,對艾儒略在泉州的傳教活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艾儒略在福建歷時25年,足跡遍及福州、興化、泉州、建州、福寧、延平、邵武、汀州、漳州等地,共建大堂22座,小堂不計其數;共為1萬余人施洗。

正當艾儒略在福建的宣教工作風聲水起之際,卻在1637年(崇禎十年)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教案,史稱“福建教案”,成為艾儒略在華傳教事業的轉折點。福建教案是由福建按察使徐世蔭與福州府知府吳起龍發起的,他們張榜禁教並驅逐陽瑪諾(Emmanuel Diaz)和艾儒略。當時在福建的反天主教人士猛烈攻擊耶穌會傳教士“合儒詆佛”的思想,認為天主教有害於國家。

面對來勢洶洶的反教浪潮,艾儒略一方面躲避他們的追捕,一方面寫信及拜訪當時政府官員,尋求他們的幫助。閣老張瑞圖、觀察使曾櫻,以及蔣德璟等人透過各自的影響力,或明或暗地支持著艾儒略在福建的傳教事工,並為艾儒略等傳教士提供保護。

4. 在閩最後十年(1639年-1649年)

到1639年,局勢逐漸緩和,各處傳教聚會相繼恢復。同年農歷7月14日,艾儒略在福州天主教堂開始了公開的彌撒。

1641-1648年間,艾儒略擔任耶穌會南教區副主教,管理南京、江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教務,共有教士15人。

1643年北京情況危急,艾儒略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的邀請下經邵武、綏安北上,準備商討籌備抗清之事。但史可法的軍隊才到浦口,清兵便已經進入南京,艾儒略只得折返福州。

1646年10月,清軍攻入福州,艾儒略逃至莆陽,後又避難於延平。艾儒略晚年雖然嚴重營養不良,疾病纏身,卻依然堅持傳教。1649年6月10日,艾儒略在延平去世,享年67歲,葬於福州城外十字山。1999年因為房地產開發,土地發展商以蓮花山墓園一隅辟作天主教公墓來與教會交換原有墓地的產權,艾儒略遺骨被火化後遷至新墓園。

二、艾儒略之成就

艾儒略在華共36年,是繼利瑪竇以來耶穌會傳教士中最為精通漢學和漢語的一位。他師承利瑪竇的傳教精神與策略,身穿儒服,入鄉隨俗,曾被利瑪竇視為其接班人。但自他進入福建傳教之後,他的傳教風格與利瑪竇和其他在華的傳教士略有不同。按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的說法,艾儒略的傳教策略已經從適應走向文化本土化。他以探討哲學和宗教問題為切入點,向中國的文人學士傳教。他引用早期儒家思想,強調其與天主教的共同之處,借以吸引官與士大夫階層接受基督教。他透過學術與文化交流向當時的社會精英份子傳教,同時也積極向當時社會的平民階層傳教。

艾儒略的傳教策略大致沿襲了利瑪竇的方式,尊重中國人祀孔祭祖的傳統,在尊重中國人傳統的前提下,也盡其所能用基督教的方式來影響中國天主教信徒。在福州,艾儒略以“天命之謂性”為主題,同時提出天主教的概念,與許多福建士大夫討論天學,借此在士大夫階層中傳播天主教。參加討論的當地名士有很多,何喬遠、蘇茂相、黃鳴喬、林欲楫、曾櫻、蔣德璟等人都參與其中。艾儒略與葉向高論道析疑,寫出了《三山論學紀》(“三山”為福州的別稱)。葉向高的兩個孫子、一個曾孫和一個孫媳都受洗入教。

艾儒略非常重視與地方官員和士紳的關系,他和福建巡撫張肯堂、督學周之訓都有交情,還認識曹學佺、曾異撰、孫昌裔、翁正春等要人。1625年,葉向高長孫葉益蕃在福州宮巷為艾儒略建造了“三山堂”,即“福堂”,這是福州已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1626-1639這13年是艾儒略在閩傳教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艾儒略走遍福建各地進行傳教活動。到崇禎八年(1635年)時,福州城內教徒已達數百人,福州亦成為耶穌會在中國刻印出版漢文著作的中心之一。

艾儒略也是一位多產的著作家,在華教期間,共出版了22種著作,範圍涉及天文曆法、地理、數學、神學、哲學、醫學等諸多方面。其主要著作有《萬國全圖》、《職方外紀》、《西學凡》、《西方答問》、《幾何要法》、《三山論學紀》、《滌罪正規》、《悔罪要旨》、《耶穌聖體禱文》、《萬物真原》、《彌撒祭義》、《出像經解》、《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天主降生引義》、《聖夢歌》、《四字經》和《聖體要理》等。這些著述不僅使他成為天主教在華傳播與發展的重要人物,也使他成為西學東漸中的重要橋梁,故享有“西來孔子”之美譽。

資料來源

  • 潘鳳娟,“西來孔子——明末耶穌會士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在華事跡考”,收入《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系,1999年。
  • 潘鳳娟著,《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臺北:聖經資源中心,2002年。
  • 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周宏富

作者係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