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  — 1948

馮玉祥

中國近代軍事家,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基督將軍”。

馮玉祥,原名基善,字煥章,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人,生於1882年11月6日生。馮玉祥年少時家境貧窮,15歲就加入淮軍當兵;1902年改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歷任哨長、隊官,和管帶等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馮玉祥參加了灤州起義,失敗後,馮玉祥輾轉來到北京。不久,被提拔爲京衛軍營長。

“基督將軍”馮玉祥

1913年,馮在美以美會的亞斯理堂(今崇文門堂)參加穆德(John Mott)的佈道會後,報名參加了教會查經班。每逢主日,都到教會去做禮拜,並和該堂主任牧師劉芳結爲好友,經常與其談經論道。1917年聖誕節,劉芳牧師在亞斯理堂舉行洗禮,馮玉祥受洗成為基督徒。此後他嚴格按照聖經的要求做人,在爲人處世方面,他都盡力活出基督徒應有的品格。

馮玉祥甚至“以教治軍”,即以基督教的道理教導官兵。他的部隊軍紀嚴明,厲行節儉,反對奢華。他要求其官兵潔身自好,嚴禁吃喝嫖賭,甚至嚴禁吸食香煙。他自己與士兵一起勞動、一起訓練,同吃一鍋飯,同睡稻草地鋪,同穿灰布軍裝,故被譽爲“平民將軍”或“布衣將軍”,其軍隊也因此贏得“模範軍隊”之美譽。在馮軍中有隨軍牧師,馮玉祥也經常邀請教會的牧師到軍中舉行佈道會,爲接受基督的官兵施洗。在馮玉祥的影響與推動下,其部下歸信基督的官兵不下一萬人,僅在1924年的一次奮興聚會中,就有5000多官兵受洗歸主。馮軍中最爲著名的基督徒將軍還有張之江將軍,和佟麟閣將軍等人。張之江于1925年曾花費三萬銀元,印刷出一萬冊聖經,封面上燙有金字“此乃天下之大經也”,分發給部隊官兵閱讀。

1919年馮玉祥在擔任湘西鎮守使,駐守常德期間,常請美國傳教士羅感恩大夫,給部隊官兵看病、講道。後來,羅感恩在給馮玉祥的妻弟治療精神病時,不幸被其開槍打死。馮玉祥對此深感愧疚,給遠在美國的羅感恩之子寄去800塊大洋,聊以慰藉。羅子堅辭不受,原款退回。馮玉祥遂用此款建造了一座可容納500人的禮拜堂,定名爲“思羅堂”。該堂可以隨時拆卸,隨意挪動。此後,馮軍遷到哪里,這座活動禮拜堂也隨之搬到哪裏。

1922年,馮玉祥任陝西督軍時,亦與陝西教會的教牧們多有聯繫,尤與時任陝西聖公會會長的浦化人牧師關係密切。有一次,浦化人被國民黨逮捕,是馮玉祥設法將其保釋出獄。在陝西期間,馮玉祥亦曾計劃在察哈爾省(今屬河北省)的張家口興建一個“福音村”,惜因戰亂,這一計劃未能付諸實施。

1936年,南京莫愁路禮拜堂破土動工,馮玉祥應邀爲教堂的奠基石題詞:“因爲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林前3:11)。這塊基石至今猶存,引人駐足欣賞。

馮玉祥的婚姻與家庭

馮玉祥有過兩次婚姻。1905年,馮玉祥與劉德貞結爲夫婦,二人共育有兩男三女共5個孩子:長子馮洪國、次子馮洪志、長女馮弗能、次女馮弗伐、三女馮弗矜。馮洪國曾與張自忠、吉鴻昌等一道抗日;馮洪志與蔣經國是留蘇同學,後爲美籍科學家。劉德貞與馮玉祥共同生活近20年,勤儉樸素,從無半點官太太的架子。平日裏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衣,出門從不坐轎。因此,被人們稱爲“平民夫人”。

1923年秋,劉德貞因病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馮玉祥中年喪妻,身邊帶有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急需重新組織家庭,尤希望有個基督徒賢內助相夫教子。不久,他與貝滿女中教師、北京市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李德全相識,彼此情投意合,遂於1924年結爲夫婦。婚禮後,李德全問馮玉祥爲什麽喜歡她,馮答曰:“我喜歡你的天真率直。” 隨後反問李德全爲什麽要嫁給他時,李笑答:“是上帝怕你不爲民辦事,派我來監督你的。” 此事一時傳爲佳話。

馮玉祥和李德全共養育了一子三女:馮洪達、馮理達、馮穎達和馮曉達。馮洪達早年留蘇,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海艦隊司令員;馮理達,著名病理學家,曾任海軍總醫院副院長;馮穎達留學於蘇聯列寧格勒醫學院,1950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工作;幼女馮曉達,1948年不幸與父親一起在黑海輪船上遇難。李德全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及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等職。

馮玉祥的戎馬生涯

1914年7月,馮玉祥擔任陸軍第7師第14旅旅長;9月任陸軍第16混成旅旅長。1918年11月出任湘西鎮守使。1921年8月擔任陸軍第11師師長、陝西督軍,其軍隊被稱爲“西北軍”。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擊敗河南督軍趙倜後,接任河南督軍。同年10月,改任陸軍檢閱使,駐防北京西苑。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政府,驅逐清遜帝溥儀出宮,改編所部爲“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1925年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8月兼任甘肅軍務督辦。1926年1月赴蘇聯考察,8月回國後被廣州國民政府任命爲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9月17日,率部在綏遠五原(今屬內蒙古)誓師,就任國民軍聯軍總司令,加入中國國民黨,隨即率部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馮玉祥率部參加第二期北伐;10月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長。1929至1930年間,因軍隊編遣問題與蔣介石發生衝突,爆發了蔣馮戰爭,失敗後下野。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馮玉祥積極主張抗日。1933年,與吉鴻昌、方振武和佟麟閣等人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被推舉爲總司令,率部將日軍趕出察哈爾省。1935年4月,馮玉祥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12月,出任南京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1936年以後,馮玉祥曾先後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

1946年,馮玉祥赴美國考察水利。從1947年起,他開始抨擊蔣介石的內戰和獨裁政策,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馮玉祥當選爲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同年8月,接受中囯共產黨的邀請,搭乘蘇聯輪船“勝利號”,由美國返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9月1日,當輪船途經黑海,向奧德薩港(今屬烏克蘭)行駛途中,輪船突然失火,馮玉祥和女兒馮曉達一起,不幸遇難,時年65歲。

1949年9月,在馮玉祥罹難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在北平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毛澤東送了挽聯,周恩來致悼詞,高度評價了馮玉祥的一生。1953年,毛澤東親自選址,將其葬于山東省泰山西麓。安葬儀式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贈送了挽聯,郭沫若題寫墓壁“馮玉祥先生之墓”。

歸屬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A Dictionary of Asian Christianity, copyright © 2001 by Scott W. Sunquist,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

  • 馮玉祥著,《我的生活》,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年。
  • 馮玉祥著,《我所認識的蔣介石》,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
  • 馮玉祥著,《我的抗戰生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
  • 李世崢著,“馮玉祥將軍的基督教情結”,《陝西基督教》,2006年。
  • 相關網絡資料。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