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  — 1971

顧子仁

T. Z. Koo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基督教學生運動領袖。

顧子仁於1887年生於上海的一個基督徒家庭,父親顧春林係聖公會牧師,曾在上海及嘉定等地牧會。顧子仁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學畢業後,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兼修神學。在學期間,他不僅英語出衆,而且有很深的音樂造詣。

1906年,顧子仁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遠赴四川成都的一個學校執教。因其西裝革履,被當地人稱爲“中國洋鬼子”。此後,他大多穿著中國長袍,可能與這段經歷有關。一年後,顧子仁放下教鞭,轉赴京漢及津浦鐵路局任職,襄助局長擔任行政管理工作。

1911年,顧子仁與當時聖公會名牧朱友漁主教的妹妹朱琪貞結婚。朱女士畢業于聖約翰大學的姊妹學校——聖瑪利亞女校。二人婚後生活十分美滿。

1917年,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余日章,需要一位元英文能力強,又有行政才幹的人來協助他,於是他誠懇要求其昔日同學顧子仁來青年會工作。顧子仁身爲知識份子基督徒,素懷服務社會,救國救民之大志,青年會的宗旨與他的理念頗相契合,故此他毅然捨棄待遇優厚之工作,獻身于青年會工作。

顧子仁很快成爲余日章的得力助手,分擔其內政工作,健全組織,提高工作效率。每當余日章外出時,就由他來主持青年會日常工作。同一期間,他還利用業餘時間,以其極佳的英文能力,協助當時在上海從事研究寫作的孫中山先生,參與《建國大綱》的英譯工作。他也時有機會,以青年會代表身份,遠赴歐洲、印度等國參加國際性會議。

不久,顧子仁的工作重心轉到基督徒學生運動上來。1921年,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在其年會上議決,次年的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在中國北京召開。此舉可謂中國基督教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爲如此之全球性基督教會議在中國召開尚屬首次。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爲此成立了籌備委員會,顧子仁被推舉爲籌備會總幹事。他與北京及各地青年會中西人士通力合作,選定北京清華大學爲舉行該次大會的地點。1922年4月4-8日,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在清華園隆重召開,來自世界32個國家,共764位中外代表和學生運動領袖出席了此次大會。整個大會進行得順利圓滿,這與顧子仁的籌謀策劃是分不開的。但不幸的是,因著這次大會在清華園召開,引致全國性的“非基督教運動”乃至“反基督教運動”之發生,這是顧子仁等基督教學生領袖們始料不及的。該運動持續了五年之久,直到1927年方告平息。

面對反基督教運動之挑戰,青年會領袖們,如余日章、誠靜怡和顧子仁等也因應作岀回應。在1923年于廣州嶺南大學舉行的青年會全國大會上,提出了“人格救國”的主張,孫中山先生也蒞臨講話,鼓勵與會青年建立整全人格,以基督精神服務社會。此後,顧子仁所負責的青年會學生部爲在各學校中推展“人格救國”之理念更加不遺餘力。

1924年,顧子仁赴英國考察基督徒學生運動,回來後爲推廣自己新的理念,在學生運動方向問題上,與余日章相左。爲施展自己的抱負,他於1926年辭去青年會職務,轉任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的幹事,致力於推動基督教學生運動,其目標是“本耶穌的精神,創造青年團契,建立健全人格,謀民衆生活的解放與發展”。1932年8月,全國性基督教學生大會在上海滬江大學召開。在本次大會上,“中國基督教學生臨時全國總會”組建,並組成幹事部,在顧子仁的積極協助下,推展各項工作,以期在1936年再次召開全國基督教學生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基督教學生全國總會”。可惜,因時局發生變化,該項計劃最終流産。

早在1928年,顧子仁就很得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主席穆德博士(Dr. John Mott)的賞識,受聘爲同盟的副主席。1932年期滿後,他繼續擔任同盟特派員達16年之久。在職期間,他曾到世界各地成千上萬所大學巡視、考察,發表過無數次演講,其足迹、影響遍及世界。

抗戰爆發後,因交通不如以往方便,他被迫留在海外。1948年他從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退休後,受聘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宗教學院,教授“中國文化”之課程。1950年,擔任遠東研究專任教授,直到1955年退休。他爲該校奠定了遠東中國文化研究的基礎。

顧子仁到70歲時才結束其教學生涯,之後曾多次到香港、臺灣等地遊歷。晚年與子女居於德拉華州的威明頓鎮,經常接受邀請到外地教會或學校證道或演講。1959年冬,他應邀到佛羅里達州演講,不幸突發腦溢血而昏倒在講臺上。送醫急救後,雖性命得保,但神志、講話已難以恢復正常。1971年11月29日,顧子仁在其次女家中去世,享年84歲。他和夫人朱琪貞共養育一子三女,皆受過高等教育。

歸屬

This article is fro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by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c) 1999,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Gale Group.

資料來源

  • 查時傑,《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中華福音神學院岀版社,1983年。
  • 謝扶雅編著,“顧子仁其人其事”《顧子仁與學運》(上篇),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73年。
  •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 穆顧鍾琳,“我的父親”。
  • 朱友漁,“憶妹夫子仁”。
  • 謝扶雅,“追思顧子仁”。
  • 何明華,“顧子仁博士使我花了五十年生涯在中國”。
  • 梅貽寶,“悼念顧子仁先生”。
  • 徐慶譽,“我對顧子仁先生逝世的感想”。
  • 耿忠之,“顧子仁博士與中國基督教學生運動”。
  • 摩爾頓,“記世界學盟與顧子仁”。
  • 以上文章見謝扶雅編著,《顧子仁與學運下篇:紀念顧子仁的文字》。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