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 1939

韓德生

David Gordon Anderson

中華內地會英國醫療宣教士。服務於山西省長治基督教鴻恩醫院(Wilmay Memorial Hospital),任主治醫師、院長。因搶救傷兵感染傷寒而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二十世紀上半葉,在華西方醫療宣教士,除了把基督救恩帶給中國人外,他們還傾盡全力保護、救治了無數人的生命。他們經歷了中國的軍閥割據、國共之爭,以及八年抗戰。在政治上,他們嚴守中立。在內戰和抗日期間,由於中國軍隊缺乏必要的醫療設備,許多受傷將士被送到西教士創辦的教會醫院裡救治。許多宣教士因為過勞,或從傷病員身上感染傷寒或其它傳染病,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韓德生醫生就是其中的一個。

韓德生於1908年8月29日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府(今台州市),父母均為早期內地會醫療宣教士。父親韓湧泉醫生(Dr. John A. Anderson)於1889年11月乘船離開英國,12月14日抵達中國;母親盧醫生(Alexandrina Ross)則於1893年4月14日從英國抵華。 1895年10月22日,二人在上海結婚,婚後同赴江蘇省鎮江從事醫療傳道工作。 1897年,他們轉往浙江台州,參與建立福音站、男女醫院,以及多處診療所,醫病救人,廣傳福音,一直工作到1924年年底才退休。

韓氏夫婦共養育四個兒女,韓德生排行老么。年幼時,即在父母的帶領下信主,進入內地會在山東煙台的芝罘學校讀書。畢業後,韓德生回到英國去讀大學;隨後步父母之後塵而學醫。 1927年,他在凱錫克奮興大會(Keswick Convention)上,更進一步明白神在他身上的旨意,遂將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獻給主。

韓德生的未婚妻蓋爾姑娘(Miss Marjorie E. L. Kerr),同樣在一個基督徒家庭中長大,年少時在母親的帶領下信主後,即立志到海外去傳福音。年輕時入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在學校基督徒團契中,她將自己交託給主,求主引導她的一生。在愛丁堡大學完成碩士學位後,她成為一名教師。 1933年,她和韓德生在一次基督徒奮興大會上,清楚明白主引導他們到中國去宣教。於是他們響應神的呼召,雙雙加入內地會,並於1934年初離開英國,於3月中旬到達上海。經過初步的中文學習後,韓德生被分派到山西省長治鴻恩醫院(Wilmay Memorial Hospital)工作;蓋爾姑娘則被派往長治以北的襄垣工作。 1935年3月26日,即抵華一周年後,他們在天津市舉行了婚禮。婚後同赴長治鴻恩醫院從事醫療宣教工作。

鴻恩醫院於1931年落成開業,是當年山西省東南部唯一的現代化醫院,服務範圍和對象包括周圍七個縣鎮及偏遠農村約二百萬人口。韓德生到達時,該院有竇潤生醫生夫婦(Dr. & Mrs. Paul E. Adolph)和賴靈生醫生夫婦(Dr. & Mrs. E. Warren Knight),及兩位護士馬光啟姑娘(Miss Doris ML Madden)和翟松美姑娘(Miss Marguerite Dickie),還有三位宣教士杜岫雲姑娘(Miss Gertrude Trudinger)和鄧賴思夫婦(Mr. & Mrs. James A. Dunachie)等九位同工;再加上當地的貝醫生(Dr . Beh)、護士、麻醉師、男、女傳道和職員等約20人。大家分工合作,配搭事奉。竇潤生醫生夫婦任駐院醫師,為病人實施治療和手術。韓德生初到時,做竇醫生的助手。鄧賴思夫婦是醫院的經理,負責各項雜務。賴靈生醫生夫婦主管外勤,經常以流動醫院方式,到附近城鎮醫病傳道。特別在大型廟會之時,他們更是把流動醫院帶到百姓當中,一面醫病,一面舉行帳幕佈道會。杜岫雲姑娘負責各福音堂的婦女工作並幾組婦女祈禱會。為使母親們專心聽道,翟松美姑娘從旁協助,照顧、教導孩童。每逢主日,則由竇師母負責兒童主日學。此外,他們還常常和中國同工一起到監獄裡向男、女囚犯傳福音,以福音教導他們改邪歸正。

韓德生成家後,賴靈生一家遷往臨汾醫院。自此,韓德生協助竇醫生主持院務工作,並接手主持流動醫院,工作頗為繁重。 1935年夏,英國的倪忠道女醫生(Dr. Helen R. Neve)被分派前來加入他們。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裡,韓德生和他的同工們不僅搶救了無數人的肉身生命,更使千萬人的靈魂得拯救。

1936年9月底,因竇潤生醫生回美國進修,由韓德生主持院務。 1937年內戰停止,國共聯合抗日,社會相對安定些,醫院業務和宣教工作也逐漸恢復正常。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七七事變”驟起,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1月8日,山西太原失守,日軍繼續南下佔領太谷、平遙等地。在山西境內的八路軍,與日軍進行山地游擊戰,殊死抗擊強大的入侵之敵,但傷亡數字亦比日軍高得多。因此,救護傷兵就成了醫療宣教士的當務之急。鴻恩醫院的三位醫生不遺餘力地搶救八路軍受傷將士。在藥品、醫療器材奇缺的情況下,他們以基督的愛心,傾盡全力救護他們。親赴前線戰地醫院的女護士芮美恩(Miss Rose S. Rasey)寫道:“每天主賜我力量來對付諸多難題,有時得跪在地上照顧他們(傷員)。我的腰都快直不起來了。求主給我夠用的恩典,盼望能救護更多人。”(《捨命的愛》,第274頁)。當然,在救護時,她們仍不忘把大幅福音圖畫掛在牆上安慰傷病者。

1938年鴻恩醫院的傷員、病人實在太多,病房不夠,許多患者只得在戶外接受治療。因應需要,他們又在潞城增設了一所醫院,亦由韓德生負責兼顧。根據醫院記錄,當時兩所醫院除了五千個門診病人外,還有留醫住院的五百多個病人。如此繁重的救死扶傷工作,使韓醫生透支了過多的體力,但他一直沉默苦幹,力撐時艱,親手醫治了成千的傷患。 1939年6月21日,他終因病人傳染而罹患傷寒,不治而逝,當時他尚未滿31歲。遺下年輕的妻子,四歲半的長女和未滿周歲的幼女。韓德生為拯救中國人的生命和靈魂,付出了重大的犧牲,直至付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資料來源

  • 黃錫培著,《捨命的愛——中國內地會宣教士小傳》,美國中信出版社,2006年。
  • China’s Millions, China Inland Mission, North American Edition. 中華內地會月刊北美版《億萬華民》1896年第27頁;1908年第55,133頁;1934年第87-88頁;1935年第45,103-104頁;1936年第104-105頁;1937年第69-70,116-117,120-121,125,137頁。
  • China’s Millions, 英國版(London Edition)1934年第35-36,50-51,207頁;1935年第30-31,112,122,156頁;1936年第56,116,125-126頁;1938年第37,176頁;1939年第118,128-129頁。
  • The Register of CIM Missionaries and Associates 《內地會宣教士及夥伴宣教士名錄》。
  • Taylor, Mrs. Howard, Guinness of Honan, 1928.
  • CIM List of Missionaries,1935.
  • Lyall, Leslie T., God Reigns in China 賴恩融著,《萬有主宰》,中國信徒佈道會,1988年出版。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