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  — 1944

赫士

Watson McMillan Hayes

美國北長老會來華宣教士和教育家。在華從事宣教與教育62載,創立中國第一所省立大學——山東大學堂;後又創立有“中國的西敏神學院”之稱的華北神學院,對中國教會和中國現代教育有很大貢獻。最後死於日軍的“濰縣集中營”。

一、早年背景

赫士(Watson McMillan Hayes)於1857年11月23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默瑟郡(Mercer County),9歲喪父。16歲起在Allegheny College學院學習6年,畢業後進入匹茲堡西方神學院(Western Seminary, Pittsburgh)就讀,師從著名神學教育家華菲德(B. B. Warfield)。在三年學習期間,他深受華菲德的影響,成長為一名堅定的保守派長老會信徒。1882年8月15日,赫士被按立為牧師,同年11月受美國北長老會(PCUSA)差派,偕同新婚不久的夫人赫美吉(W. M. Hayes)前往中國山東登州,開始了在華62年的漫長宣教生涯。

二、在華早期宣教

赫士第一階段的侍奉,是進入同屬美北長老會的宣教士狄考文(Calvin Mateer)在登州創辦的文會館任教。

赫士精通現代自然科學,從美國出發時攜有大批良好的物理和化學儀器設備,包括一架很好的天文望遠鏡。赫士在文會館裡教授天文學、地質學、理財學和數學達18年之久。從1893年起,他兼任上海廣學會會長、書記各三年,期間因協定化學名目,聲聞日彰。1896年,赫士接替狄考文出任文會館館主,同年創辦山東省第一家報紙《山東時報》。為適應教學需要,他先後翻譯和創作了《對數表》、《聲學揭要》、《熱學揭要》、《光學揭要》和《天文初階》等現代科技著作,開中國現代自然科學之先河。

三、創立山東大學堂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文會館被迫停辦。清廷在與八國聯軍戰爭中遭到慘敗,迫使清廷的保守派施行變法。1901年,慈禧太后下詔變法,頒諭各省興辦大學。在時任山東巡撫袁世凱的邀請下,赫士帶領文會館的中外同仁,包括赫士夫人、文約翰、維禮美森等美籍教習和畢業學生張豐年、劉永錫、王錫恩、仲偉儀等人前往濟南,參與大學的創辦。他們在一個月時間裡,就建立了中國第一所省立大學——山東大學堂。赫士擔任學堂的總教習(校長),他把文會館的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生教材都原封不動地帶到了山東大學堂,使這所學校的教學水準在當時首屈一指。慈禧太后看到成績顯著,於是頒諭全國各省“立即仿照舉辦,毋許宕延”。於是各省紛紛仿效山東辦學經驗,爭相聘用文會館畢業生。當年,慈禧太后還嘉獎袁世凱和赫士博士,並授命赫士替清廷制定全國的辦學規劃、方針、政策以及各種規章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赫士還上書清廷仿照世界慣例,實行星期日休假制度。山東大學堂遂成為中國最早實行星期日休假的學校。

山東大學堂創辦不久,清政府要求學生祭拜孔子像,引起赫士和其他六名基督徒教師的不滿,為此他們在1903年憤然離開了學校。此後在1904至1917年間,赫士主要在煙臺、青州、濰縣等地從事神學教育,並於1912年出版了《耶穌實錄講義》。

1904年,登州文會館遷移濰縣,與英國浸禮會在青州創辦的廣德書院中的大學班合併,更名為“廣文學堂”。1917年,廣文學堂和青州的神學院遷往濟南,正式合組為齊魯大學。同年,赫士為齊魯大學神學科教授,後任該校神學院院長。

四、創立華北神學院

兩年後,1919年,赫士發現齊魯大學神學院很多教師受到自由派思潮影響,以致舊約聖經被藐視,童貞女生子的教義被嘲笑,耶穌的身體復活被否認,甚至耶穌的神性也被質疑。赫士無法容忍這些離經叛道之謬論,於是帶領18位神學生離開了齊魯神學院,前往濰縣,開創了持保守派立場的華北神學院。

1922年,華北神學院遷往山東滕縣,成為北方最有影響的保守派神學院,被國內外普遍看作是“在中國基督教教牧人員中維持基要主義的大本營”。赫士對於華北神學院的巨大貢獻就是堅定地維護聖經默示、無誤的權威和教義的純正。赫士曾說:“華北神學院永遠不培養貶低基督,懷疑福音的人。”華北神學院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有朝鮮、南洋的求學者。1927年,華北神學院的學生達到186人,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一所基督教神學院。有很多知名的研經牧者和教會領袖,如楊紹唐、丁立美、蘇佐楊、祁約翰等,都出自於該校。

儘管當時赫士年事已高,但他一直堅持親自給學員上課,他所主講的“教義神學”是華北神學院二至四年級的主要課程。1930年4月,他出版了《教義神學》,作為神學院的教科書。這部書內容博大精深,堪稱近世中西絕無僅有、學淵道純的神學課本。同時,神學院還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學習聖經語言、音樂、宗教比較學,後來又增加了基督教社會學、舊約考古學、地理學和生物學等科目。開設這些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説明學生堅守純正的神學理念,以便更好地反駁現代派神學的觀點。

為不斷提高神學院教學品質,赫士著力於聘請中國內外一流師資。曾在華北神學院任教的外籍教師有道雅伯(Albert Dodd)、卜德生(Craig Patterson)、何賡詩(Martin Hopkins)、毛克禮(Alexander MacLeod)等,他們都是信仰純正、學識淵博之士。道雅伯1902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具有博士學位,是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希伯來語教授;卜德生是地質學博士,1937年以中文編譯出版的《古物學與聖經》,以考古學的發現來印證聖經內容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何賡詩早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毛克禮應赫士邀請到神學院上課時,已獲得四個學位,其中兩個是在普林斯頓神學院獲得的。另外,在神學院工作八年之久的高吳生(Kenneth M. Kepler)也是普林斯頓大學和神學院的高材生。由於普林斯頓神學院長期給予華北神學院源源不斷的屬靈支持,也因著這樣的聯繫,華北神學院一度被稱作“普林斯頓姊妹學校”。

先後到華北神學院執教的中國教師有丁立美、賈玉銘、張學恭等人。丁立美於1892年畢業於登州文會館,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會知名的奮興佈道家。賈玉銘於1901年亦畢業於登州文會館,1922年秋任華北神學院副院長,是中國福音派教會領袖,中國的“神學泰斗”。張學恭是赫士選定的接棒人,早年畢業于齊魯大學和華北神學院,後被送到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進修一年。

華北神學院行政事務與建設,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赫士的崇高聲望和卓越的領導才能。為了興建校舍,赫士專門從美國請來一位工程師精心設計。華北神學院裡的三座連在一起的歐式樓房,成為當時滕縣城內的地標性建築。

華北神學院經常被人與美國的西敏神學院(Westminster Seminary)相提並論。1930年代,他們都是國際基要主義運動的柱石,因此,華北神學院也被稱為“中國的西敏神學院”。華北神學院的學術水準與屬靈生活備受推崇,同時也是力抗自由派現代主義神學的堡壘。

除了防止自由派神學的侵蝕,華北神學院也力阻靈恩運動的衝擊。中國本土的靈恩派教會耶穌家庭,於1920年代在山東泰安成立,與位於滕縣的華北神學院相距僅百餘公里,基要派與靈恩派的信仰差別在山東地區格外鮮明。因此,赫士的防範方式,就是要求學生更認真地研讀聖經,他說:“除了徹底瞭解基督和使徒所教導的真理外,再沒有其他辦法可以防止別人散佈錯誤的思想。”

1930年代出版的《平信徒海外傳教調查報告》曾如此評價赫士:“赫士博士是中國迄今為止基要派神學最有力的闡發者。他與普林斯頓的帕頓(Patton)院長和梅欽(Machen)博士同屬一個教義流派,並且為中國的保守派教會作着那些美國學者在美國作的同樣的事情。”

五、學術成就

赫士以其勤奮好學之精神,曾先後獲得法學、哲學、醫學、天文學、神學五項博士學位。來到中國後,他很快就學習掌握了中國文化,常與人討論中國古代對上帝的認識,如“赫赫上帝”、“大哉上帝”等等。其國文程度,不弱于中國秀才。在神學論著方面,亦高質多產,著有《教義神學》、《教牧學》、《是非學》、《羅馬書講義》、《以弗所書講義》、《四福音合參》、《使徒行傳講義》和《教會歷史》等書。尤以《教義神學》一書,立論正確,思想縝密,蜚聲國際。

1900年,赫士還翻譯出版了《西敏要理問答》。該書在1934年由華北神學院教員會修訂,兩年後法毅爾牧師(Rev. S. C. Farrior)附加了經節引證。1953年何賡詩牧師再度修訂;1995年趙中輝牧師再譯該書時,也曾參考赫士的譯本。

六、最後的日子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北神學院的教育教學活動受到很大干擾,學院一度停課(後於臺灣復校)。1942年4月前後,年邁的赫士夫婦被日軍押上開往濰縣集中營的囚車。在集中營期間,日軍經常供應發霉的大米,但赫士依然放棄了國際紅十字會主持下的美日兩國交換俘虜的機會,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人。在關押歲月裡,他的兒子赫約翰(John D. Hayes)和父母生活在一起。1944年4月2日,赫士死在濰縣集中營。1945年8月集中營被解放以後,赫士夫人返回美國,1949年去世。赫約翰則繼續留在中國宣教並教授英文,直到1951年前後才不得不離開中國。

赫士夫婦育有三個孩子,長子赫約翰(John D. Hayes),出生於登州,在印尼宣教時去世;女兒愛蓮(Agnes Irene)1891年出生,1897年春死於肺炎,據說華北神學院內有一座建築命名為“愛蓮”;次子歐尼斯特(Ernest)出生於1897年6月,具體情況不詳。

赫士不僅是華北神學院的締造者,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傑出先驅。他堅定的信仰、豐富的學識、卓越的才能以及對中國教會和社會的深遠影響,值得載入史冊。狄考文、郭顯德等人都有傳記傳世,赫士與他們共事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毫不遜色,但其生平業績卻鮮見於中文學界。慶幸的是,2015年,山東滕州一中的趙曰北老師在其《歷史光影中的華北神學院》一書中,比較翔實地記述了赫士的生平事蹟,多少彌補了這一缺憾。

資料來源

  1. 趙曰北編著,《歷史光影中的華北神學院》(第三版)。漢塞爾出版社,2017年。
  2. Donald MacLeod,“Watson Hayes and the North China Theological Seminary.”in Chinese Reforming Churches, edited by Bruce Baugus, 59-72.Grand Rapids:Reformation Heritage Books,2014.
  3. 華北神學院(臺北)網站https://www.nctstw.org/
  4. 相關網路資料。

關於作者

聶艷召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