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  — 1957

明義士

James Mellon Menzies

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著名漢學家、甲骨學家。在中國從事宣教、考古、歷史和甲骨學研究達25年之久,著作等身。

明義士(James Mellon Menzies),字子誼,祖籍蘇格蘭。其祖父移居加拿大,祖輩、父輩皆以務農為業。1885年2月23日,明義士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林頓(Clinton, Ontario)小鎮。1907年,聰明好學的明義士獲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學位,接著又考入著名的諾克斯神學院修讀神學。1910年從神學院畢業後,年僅25歲的明義士接受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傳教協會的統一安排,被派往河南北部“加拿大長老會豫北差會”工作。翌年,他與安妮•貝爾•塞德維克(Annie Belle Sedgwick)在開封喜結良緣,先後生有二子二女。其中次子明明德(Arthur Menzies)於1976-1980年間,出任加拿大駐中國大使。

在中華文化積澱深厚的中原地區宣教時,明義士深深地被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魅力所折服、吸引。從其取漢名一事,我們可以體會一二。據說,他取漢字“明”作為姓,除了有“明亮”字意外,更重要的是“明”還作為一個歷史朝代,統治中國長達276年之久。另外,Menzies一詞在蓋爾人的發音中讀作Mingis,故此明義士將其祖輩對自己姓氏的讀音和中國明王朝的稱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作為自己的漢語名字,其中既蘊藏著對故鄉的向往,也包含了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敬慕。

1914年,明義士夫婦被派往彰德府(今安陽)宣教,由此成為明義士一生的轉折點。因為在那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商代故都“殷墟”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懷著純科學的目的造訪殷墟的第一人,比甲骨學大師羅振玉到殷墟考察早了整整一年時間。從此明義士用畢生的精力對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等文物進行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1914年明義士走進殷墟至1927年因軍閥混戰而離開安陽的14年間,是明義士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收藏甲骨、研究甲骨階段。他從一個粗識中國文字的洋牧師迅速成長為一個偉大的漢學家和甲骨學家。

1917年,明義士在上海出版了他的專著《殷墟卜辭》,書中選登了他臨摹的甲骨精品2369片。這是由外國學者研究甲骨學的第一部專著,在著錄形式上開甲骨文摹本著錄之始。據其書中所講,當時,他已經收集到甲骨5萬片,從而成為最大的甲骨收藏家。1917到1920年歐戰時期,明義士應召返回加拿大參軍,被派到法國服役,在中國派往歐戰前線的華工中間工作。戰後他重返安陽,繼續其宣道工作之同時,註重向在教會學校中的中國學生傳授當代科學知識,為那些具備潛力的年青人將來接受高等教育做準備,同時他也繼續收藏和研究甲骨文。

1927年4月,明義士到北京的華北聯合語言學校任教,同時繼續他的學術研究。在此期間,他廣交朋友,結識了馬衡、容庚和商承祚等著名學者。在曾毅公的協助下,他將自己收藏的一批重要甲骨拓印數份,編纂成《殷墟卜辭後編》一書。1928年他經過印度、中東回國途中,又在中東參與了當地的考古發掘工作。

1932年,明義士應聘到齊魯大學考古與漢學系任教。一入校,他便被委以哈佛—燕京學社項目的負責人的重任,和同事們一起,把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辦成一個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學術研究機構。在齊魯大學工作期間,他以自己的藏品為主,在齊魯大學建立起一個古物博物館,向學生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他給學生講授過《甲骨研究》和《考古學通論》等課程,把科學的考古學知識傳授給中國青年學生。結合課堂講授內容,他還經常帶領學生去野外進行一些考古調查活動。

在齊魯大學任教期間也是明義士學術研究最多產的時期,他先後完成了《甲骨研究》、《考古學通論》等講義的寫作,並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中國考古和古史的論著,見諸出版的有《商代文化》、《表校新舊版〈殷墟書契前編〉並記所得之新材料》、《中國商代之卜骨》、《論匯印聶克遜先生所收藏青銅十字押》、《柏根氏舊藏之甲骨文字》、《商周的美術》、《商代的文化與宗教思想》等,此外還有數種未能完成的研究計劃,使齊魯大學成為甲骨學研究的重要陣地之一。此外,明義士對城子崖遺址及濟南市附近地區也進行了多次考古調查,收集到數以千計的陶片,並且對這些古代遺址進行了研究。總之,明義士在甲骨著錄、辨偽、綴合、校重、斷代以及教學育才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奠定了其學術地位。

1936年6月20日(一說為1937年),明義士告別齊魯大學,回到加拿大多倫多市,開始他為期一年的休假生活。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由於日寇侵華等原因,此後他再也沒有機會回到中國、回到安陽教會和他所熱愛的齊魯大學。於是,從1938年始,明義士受聘到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遠東部從事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工作。1942年,明義士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商戈》(The Shang Ko)。該文雖然以銅戈的類型學和年代學研究為目的,但涉及的內容則包括了商代的編年、商王世系、商文化特征及其與周邊文化關系等一系列歷史學和考古學問題。明義士近30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凝煉與升華,這篇博士論文也凝聚了他畢生的研究心血,無論是在研究的廣度還是在深度方面,在當時西方乃至在中國學術界都堪稱高水平。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明義士應邀到舊金山美國戰時新聞局作顧問,為美國的新聞廣播準備材料,並保持同中國學術界的聯系。1945年明義士因病返回加拿大,繼續他的考古學和中國歷史的研究,直至1957年3月16日去世,享年72歲。

資料來源

  • 方輝,“從傳教士到考古學家——明義士傳略”,章開沅主編,《社會轉型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宋家珩主編,《加拿大傳教士在中國》。東方出版社,1995年。

關於作者

張軍民

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韓國首爾長老會神學大學;現為韓國首爾新門內教會中國人禮拜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