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 1986

榮耀秀

Pearl G. Young

加拿大籍宣教士。先加入中國內地會至中國山西從事傳道工作,後於山東煙台宣教士子女學校擔任教員。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日軍關進集中營,戰後以自由宣教士的身份再至中國宣教;最後在臺灣宣教32年。她服事華人達50年之久,終生單身未婚,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蓋恩夫人”。

一、從出生到獻身宣教

榮耀秀 (Pearl G. Young) 祖籍蘇格蘭,於1904年7月6日出生在加拿大諾瓦司各地亞省 (Nova Scotia) 的皮克圖鎮 (Pictou),父親是德高望重的鄉村醫生,母親是敬虔爱主的家庭主婦。她的中文姓名是在她25歲加入“中國內地會”時,由內地會的同工替她取的,有“美麗的榮耀”之意。榮耀秀在家中5位子女中排行老大,父母均重視子女的教育和教會生活,對待子女很有智慧並有一致的看法和做法。但是榮耀秀的父親忙碌於醫務,常年在外,教養子女的重責大任就落在母親的身上。榮耀秀的母親熱愛宣教,母親家中出了3位宣教士,而父親家中則出了2位宣教士,因此母親在她還未出生時就已經把她奉獻給神作宣教士,並且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帶領她接受耶穌作個人的救主,也開始教導她讀聖經並要順服主傳福音到地極的大使命。榮耀秀的母親要求她不間斷地上教會和主日學,尤其是天氣不好或大風雪時,母親總是對她說:“今天聚會人數會很少,所以我們一定要去。”這種事奉主的態度對榮耀秀有極深遠的影響,使她在遇見一件很難做的事情的時候,就更堅定地去完成。榮耀秀從小在一個敬虔的蘇格蘭長老教會中長大,教會和主日學很注重聖經背誦和海外宣教,並設有兒童宣教樂團,以鼓勵會友學習認識海外宣教工場的需要,並為海外宣教事工奉獻。所以榮耀秀5歲時就可以背誦許多聖經經文,從小就立志並答應耶穌要作個宣教士,從此就再沒有收回她的承諾和奉獻心志。

榮耀秀在中學時期曾有一度想在成為宣教士之前先追求一些世界的歡樂,但卻蒙神藉著兩件事情所扭轉而沒有分心中輟。當時榮耀秀的外祖母住在她的家中,所以當宣教士的阿姨和舅舅們回國休假時都會來探視她的外祖母。有一回,榮耀秀母親的大姊潔西從印度回國休假,來她家探視她的外祖母時突然問她:“當主再來時,妳預備好了嗎﹖”這個問題震驚了榮耀秀,使她深切省思自己的現況。不久,榮耀秀14歲的弟弟羅億和她的一位親愛的朋友忽然相繼去世,促使榮耀秀徹底醒悟,並決志與世界完全分別而奉獻到底。

二、蒙召去中國和接受裝備

榮耀秀上大學時受到父親奉獻行醫濟世的激勵,原本計劃修習醫科,以準備在畢業之後能投入自以為是最高尚的醫療宣教,但因身體不好,遭父親反對而改修普通學科。榮耀秀原本十分失望,但數年後在認知耶穌就是最偉大的醫生時才安然釋懷,明白這一切都是神巧妙的計劃和安排。榮耀秀大學時熱心參與學生志願運動,宣教之心益發火熱,又受到大多數做宣教士的阿姨和舅舅們都認識且敬愛宣信博士而加入宣道會的影響,所以於1925年畢業之後,先回家在諾瓦司各地亞的肯維中學任教兩年,便決定到宣道會位於紐約內克城的訓練學院接受一年的特別訓練。而就在這個時期,榮耀秀很清楚地領受到神差遣她去中國的呼召。

榮耀秀在一年的特別訓練結束後向宣道會申請去中國。宣道會接受了榮耀秀成為宣教士的申請,但因時值中國民國初年的軍閥內戰,宣道會在中國內陸的大部分事工都在戰亂區,致使許多宣道會的宣教士都紛紛撤離,所以不可能差派她去中國,進而希望她能考慮去非洲或法屬印度支那(即今越南、柬埔寨和寮國一帶)。榮耀秀清楚地知道神呼召她去中國,因此堅定地拒絕了宣道會的建議。在透過訓練學院得知維吉尼亞山區禾場的需要之後,遂決定先和一位同學諾瑪德比在1928年的夏季末期,總共只攜帶了1塊25分的現金到維吉尼亞山區的斯基特拉克從事福音事工,過將近一年的信心生活。其間,神奇妙地適時供應了她們的需要,也軟化了當地居民的心來接受她們所傳的福音。榮耀秀同時也透過教會的雜誌得知內地會在兩年內要召募兩百位新的宣教士去中國,於是開始向內地會提出申請,終於在1929年7月被內地會接納,所以她就結束了斯基特拉克的福音事工而回諾瓦司各地亞的家鄉作準備。

三、堅信竟成,抵達中國

1929年10月,時年25歲的榮耀秀在父母親和弟妹們的送行之下,於她所親愛的史德靈牧師朗讀了詩篇23篇之後便搭乘火車離開了家鄉。榮耀秀在橫跨美洲大陸途中與4位美國年輕的女宣教士會合,然後從加拿大的溫哥華搭船前往中國。她們是內地會所要召募的兩百位新的宣教士中的第一批,神在經濟大蕭條的時期垂聽了內地會此一信心差會的信心禱告,使內地會在兩年後達成了差派出兩百位新的宣教士的目標。

榮耀秀初抵中國的前幾個月,是在上海附近的一個差會語言學校的女子分校學習中文。1930年初,榮耀秀與一位年長的宣教士被派往山西省的廣大鄉鎮地區從事旅行傳道工作,並繼續學習中文。在這段艱辛的旅行傳道時期,榮耀秀經歷到前所未有的傳福音的大喜樂。不久榮耀秀因長期的失眠日益嚴重,在年長的宣教士為她禱告而未見好轉之後,內地會的上海總部遂將她調離山西到上海的差會之家去休養並接受觀察。榮耀秀在她的自傳中描述,當她得知此一消息時是她一生中感到最黑暗和可怕的日子,原因不是為了必須離開所愛的地方和事工,乃是為了原本相信神會醫治而未蒙應允。當她對神的信心受到仇敵最猛烈攻擊的時候,神適時藉著她所讀到的約伯記13:15節“衪雖殺我,我仍要信靠衪。”激勵她下定決心要仿效約伯而堅持下去,並得於往後的年日多次鼓勵遭遇類似試煉的人。

內地會的醫生在觀察榮耀秀的病情之後,認為她不能適應中國的氣候,而建議當時內地會的會長唐進賢牧師最好送她回國。幸好唐牧師不同意醫生的意見,反而告訴榮耀秀:“神既然把妳帶到中國,不會讓妳繞個彎回家去。”並於1931年將她派去氣候良好的山東沿海的煙台,擔任宣教士子女小學的老師。榮耀秀當時仍心繫中國內陸的福音事工而對教小學生毫無興趣,且在家鄉的教學經驗係針對中學生的。但她在流淚禱告願意順服為神做一切事情之後,就開始認真地學習怎樣去教6至10歲的小孩,並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後來榮耀秀因為自己有喜樂的童年而深深地同情這些長期與宣教士父母分離的孩子們,再加上神提醒她如此的分離是為了服事神和傳福音的緣故,所以大大地改變了她服事的心態,使她愛上這些孩子、同事和這項事工,以至她在自傳中稱這段12年的教學時期是她一生中最甜美的神蹟之一。

此時,榮耀秀的內心深處仍然渴望可以直接服事所愛的中國人,在這12年中,曾有兩次機會幾乎使她可以如願以償。然而當她發覺如此行會為難他人時,便選擇了繼續留在煙台教學。不過神卻因此大大地祝福了捨己留在煙台的榮耀秀,使她得以遇見差不多與她同齡的倪柝聲弟兄,而從他學會了如何對付自己的軟弱,並經歷了羅馬書第六章的榮耀真理。同時榮耀秀也得與伊莉莎白・費巴(Elizabeth Fischbacher,巴若蘭)有更多的交通,以至一生受其深深地渴慕神的心所影響。

四、拘禁集中營和戰後返國

榮耀秀在1930年代末期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並佔領煙台之後,仍無視日軍的不斷侵擾而堅守崗位沒有撤離,幸蒙神垂聽禱告而經歷了許多神蹟的供應和保守,也使她所教導的孩子們學會了寶貴的禱告功課。美國與日本在珍珠港事變之後開始宣戰時,榮耀秀也不顧父親催促回家的電報而留守在煙台繼續教學的服事,至終被日軍拘禁到煙台以南充滿老鼠和臭蟲又短缺食物的濰縣集中營中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

然而就是在濰縣的集中營中,榮耀秀第一次接觸到五旬節派的宣教士,因此和其他的一些宣教士對追求聖靈的浸有更深的渴慕。但是礙於集中營中忙於求生存和照顧孩子們的困境而很難專心追求。不過在困難的集中營生活中,神仍藉着受限的聚會和基督徒的得勝見證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和恩典,使榮耀秀心中並不太在乎獲釋與否。1945年春天戰爭結束,美軍空降至集中營解救了他們。經過數個月等候運輸載具的安排,榮耀秀帶領15位孩子一路蒙神垂聽他們的禱告呼求,幾經波折地先搭乘本該進廠維修的美軍運輸艦,自山東青島航行了一個月才抵達了舊金山,再轉乘火車接駁數次,終於在1945年底平安地返抵闊別了8年的家鄉,與親愛的家人和罹癌的父親團聚。而那些與榮耀秀一同渡過戰亂和集中營生活的孩子們,也因親身經歷神一次又一次垂聽他們禱告的神蹟,大部分於成年後都忠心地在全球服事神。

返家數月後,榮耀秀受內地會曾同在煙台和集中營的好友羅福茂(Esther Hess)之邀,於1946年6月同往紐約布魯克林的立巨屋五旬節教會(Ridgewood Pentecostal Church)追求聖靈的浸。榮耀秀保守的個性和蘇格蘭長老會的背景使她在參加五旬節聚會之初有些害怕,但在她得知聖靈的浸是要引人進入與耶穌面對面的親密相交之中,而非為了得著事奉的能力之後,她便很快地就全心投入並花時間饑渴地禱告追求。在接下來的數周內,榮耀秀在克服了幾個大的心理障礙並完全地降服於神之後,終於先後經歷了聖靈的充滿和說方言,而享有神榮耀的同在,並學會了信心的功課。榮耀秀在得着聖靈的浸之後先回到了家鄉,但她心中為了能夠自由地見證神在她身上所成就的工作和順服聖靈一切可能的帶領,在經過一番心理的煎熬後,決定忍痛辭去所愛的內地會職務。同時,好友羅福茂也不約而同地辭職了。

五、返回中國和奉差到臺灣

不久,羅福茂受到一位和她從中國退休回國的宣教士父母保持聯繫的中國牧師的邀請,便約榮耀秀一同前往中國。在尋求並確知神的旨意之後,榮耀秀和羅福茂蒙神奇妙地適時供應了所需的經費和船位,於1946年12月從西雅圖啟程,經上海抵達了河南省的沁陽市。當時沁陽市只有一間教會和一些基督徒,而她們是僅有的兩位外國宣教士。在簡單地安頓之後,她們很快地投入婦女事工和鄉村地區的福音工作,並逐村探訪和舉行聚會,到處傳福音和趕鬼、醫病。隨後國共內戰逼近沁陽,她們禱告蒙神引導留在沁陽繼續服事。此後多批共軍前後進駐沁陽,對她們不斷地審訊盤查,有幾次還險些遭遇生命危險,但她們都蒙神保守安然渡過,並靠神勇敢地趁機向共軍傳福音。1948年1月她們被迫開始逃難,到達漢口後又繼續服事了一段時日,直至共軍逼近才飛往上海。榮耀秀和羅福茂終於1949年初離開待了兩年多的中國,回到家鄉等候神的下一次差遣。

回加拿大不久,榮耀秀接受立巨屋五旬節教會賈德納牧師(Gordon P. Gardiner)和卡洛琳師母的邀請,於1949年夏季開始一連六季參與了夏令朝聖營(Pilgrim Camp)的服事,其間結識了日後一同前往臺灣宣教的林樂道(Elizabeth Lindau)。1953年神給了榮耀秀一個改變她一生的清晰引導:邀林樂道一起去臺灣,並使她很快地得到林樂道的印證回覆。榮耀秀在蒙神奇妙地適時藉加拿大政府發給被拘禁在日本集中營的加拿大公民的補償金供應了所需要的經費,並透過一位在香港的挪威宣教士的轉介找到入臺簽證所需要的擔保,於1954年9月從西雅圖啟程,抵達了她最後也是時間最長的服事工場——臺灣。榮耀秀這一次到臺灣仍然是要向華人傳福音,但卻帶著一個嶄新的榮耀信息,那就是藉着聖靈的浸得着耶穌豐滿的顯現和同在。

榮耀秀和林樂道初抵臺灣時並不知道要去何處和如何工作,但神奇妙地藉著擔保她們入境的傳道人的家提供了暫居之所,並很快地為她們開路,在中國難民大量湧入而一屋難尋的困境中找到了住處和尚無教會之木柵溝子口的聚會場地。神藉著她們帶領了許多人信主,許多基督徒被聖靈充滿而得到復興,許多人藉著禱告而病得醫治。榮耀秀本人自1947年在河南開始長於腹中的腫瘤也在到臺灣兩年多後藉著禱告得到完全的醫治。

1957年溝子口錫安堂建成,此後事工擴展至公館、深坑和更遠的十分、平溪山區,許多人也自臺灣各地、菲律賓、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國被吸引前來加入她們或參加她們所主領的冬、夏令會或其它的特別聚會。1986年榮耀秀所帶領的錫安堂已發展成為在臺灣各主要縣市有26間教會的事工。

榮耀秀在臺灣一服事就是32年,其間她常為臺灣禱告:“主阿,差遣工人收割臺灣的莊稼。”她堅持講道和參加聚會直至離世前,其最後一篇證道的題目是“真平安”。她最喜愛的一節經文就是約翰福音12:24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她抵臺後的服事都是過信心生活,從未告訴人自己的需要,也從未為事工募款,只是單單站在神的應許上,信靠祂的供應,過著簡樸的生活。在世最後約20年,她一直住在公館錫安堂只有一個約四坪大的客廳、一個大小差不多的臥室和一個約一坪大的廚房,原本連沐浴設施也沒有的宿舍。她是一位“總是要住在主裡面”,又充滿忠心、信心、愛心、活力、勇氣和謙卑而以生命服事神的人,她的教導和生命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華人。

臺灣基督教論壇報1986年11月30日刊載:“基督教錫安堂榮耀秀教士,十一月廿二日下午四時蒙主恩召,旅世八十二載。已於十一月廿八日晚七時半在靈糧堂舉行追思禮拜。”榮耀秀生前未留遺言交待後事,遺體依其加拿大的弟弟之意願於1986年12月3日空運回她加拿大諾瓦司各地亞省世上的家鄉,同年12月16日安葬於家鄉一個美麗的海濱墓園。

資料來源

  1. 曹力中,《進一步認識榮教士》。臺北市: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士林錫安堂,2011年。
  2. 曹力中,《錫安堂歷史》。臺北市: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士林錫安堂,年份不詳。
  3. 基督教溝子口錫安堂,《榮教士紀念特刊》。臺北市:基督教溝子口錫安堂,1986年。
  4. 榮耀秀著,劉秀慧譯,《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榮耀秀教士自傳》。臺北:錫安堂出版社,2007年。
  5. 中華海外宣道協會CMO——榮耀的託付與職事網頁http://www.cmoinc.org/cmo%20books/data/book8/4.pdf
  6. 臺灣天空傳媒天空部落網頁https://jonahamc.tian.yam.com/posts/6488657
  7. 臺灣高雄錫安堂後站教會人物探討網頁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ksvs807/church_talk1.htm

關於作者

周坦弘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