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  — 1983

王世靜

著名的基督教女子教育家,福州基督教大學——華南女子大學的首任華人校長。

王世靜,1897年1月29日(光緒二十三年)出生於福州,祖父王仁堪是光緒三年的狀元。王世靜從小在教會學校念書,因而接受基督教信仰。1914年入華英女子學堂學習;1918年遠赴美國入讀晨邊學院,1920年畢業後,又到美國密執安大學讀書,1923年獲化學碩士學位。由於出生於望族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後的王世靜氣質高雅,學成後即獻身於教育事業。

1923年,王世靜回國,執教於廈門大學。1928年,應母校之召,回福建華南女子學校任教。1927年,中國教育界掀起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權運動,華南女校外籍校長辭職。翌年,校董事會決定聘請王世靜擔任校長。上任前,她再次赴美深造,除進修有關專業課程外,她經常到美國各地演講,介紹華南女子學校的現狀和困難,籲請熱心人士給予贊助。她的遊說活動得到美國同行的高度評價, 並為華南女校爭取到可以持續派遣一名教師到密執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待遇。1929年1月18日,華南女子大學為王世靜舉行了校長就職典禮,使之成為該校第三任院長,第一任華人院長。就職典禮上,王世靜躊躇滿志地誓言:“本人王世靜,為見證上帝的榮耀,為中國基督教女性的進步,僅此接受美國托事部和校董事會賦予我的責任,就任華南女子大學校長一職。本人當竭力所能履行職守,提高大學學術水準;培養中華女界的領袖,豐富國人的家庭生活,促進教會活動;永遠保持大學基督教的性質和犧牲服務的精神……。” 正式上任後,她克服重重困難,致力於爭取國民政府對“華南”的承認。在其全力爭取下,1931年10月,王世靜向國民政府中央教育部提出申請,其後多次親自前往南京斡旋,終於在1933年獲準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臨時立案,該校中文、外語、教育、家政、數理、化學、生物等7個系獲得承認。翌年6月,華南女校獲準永久立案。在爭取學校立案的同時,王世靜積極招聘在美國獲得碩士、博士的校友回校工作,加強華人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1934年9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該校具有文學士和理學士兩個學位的授予權。1935年,華南文理學院加入美國基督教13所大學聯合托事部,當時王世靜主要負責與官方的聯系。

抗戰期間,福州兩度淪陷,“華南”也經歷了搬遷、教員和經費緊缺的等困難,王世靜四處奔波,聯系教師,籌措資金,支撐“華南”度過難關。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的校訓是“施當受”(Having received,I ought to give), 以王世靜為首的校方提出“華南”辦學的宗旨是“本中華民國教育宗旨,以栽培中國女子青年得受文學、科學上、職業上之高等教育,並養成犧牲服務之高尚人格。” 正是這種精神激勵和造就了“華南”學子,她們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不僅如此,當“華南”處於艱難時期,“華南”校友積極捐資出力,幫助母校度過難關。1985年,“華南”復校,也是海內外“華南”校友通過多方努力和積極籌備而成功的。

王世靜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獻身與基督,也獻身與“華南”,她給“華南”奠定了大愛和犧牲的人類精神。王世靜一身撲在“華南”, 用她自己的話說:“過去、將來,我都屬華南。華南為我敞開了大門,在華南求學的時候,我聽到基督的召喚,‘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他得安息。’ ……正是在大學的殿堂裏,在愛的生活中,我找到了耶穌基督的道路,從此人生變得開始光明起來,生活中充滿著各種應許和奇遇。我開始意識到,幫助廣大中國婦女追求更充實的生活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機會。” 她認為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是人類進步的意義,她教育學生要安安靜靜地讀書,以奉獻自己給社會和世人。

王世靜與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長吳貽芳既是美國密執安大學的校友,又是辦學的朋友。她們與蔣介石夫人宋美齡關系甚好,她們的“華南”與“金女大”是當時中國女子教育的典範。1947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校長授予王世靜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王世靜美麗、端莊的外貌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有“華南”校友這樣回憶說:“當年王世靜正年輕。在我院的外事處,我終於見到了當年的美人照。我不想用細長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雙眼皮,長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臉這樣的詞匯來形容她。不能,在我可憐的詞匯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給人的是一種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而不是外貌,是她那雙凝神的眼睛裏深深蘊藏著的美。” 王世靜也曾有過一段男女愛情經歷,男友後來在美國結婚,她可能因此終身不嫁。她與她姐姐王世秀住在一起,姐夫是陳芝美(男友的哥哥)。

1951年3月,“華南”與福建協和大學等合並為福州大學,以後又有些院校合並成為福建師範學院(即現在的福建師範大學)。王世靜曾先後在名義上擔任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和圖書館館長等職。自50年代開始,她為人變得很低調、消沉,常常“低著頭上班,不和人打招呼,沉默寡言”。” 在“三反”、“五反”運動中,她大都在圖書館裏度過。據福州《倉山區誌》記載,“1957年,華南開展反右派鬥爭,一些與其共事多年的原華南校友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她心存疑慮,思想負擔很重” ,以致她的精神崩潰,於是回家,閉門不出,極少說話,不理頭髮。上個世紀70年代,王世靜患了青光眼,什麽也看不見,之後在病榻上度過了20多年,直到1983年9月9日去世。

資料來源

  • 潘麗珍:“伊人宛在——守護精神”(福建師範大學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8月
  • 《福州倉山區誌•教育卷》

關於作者

黃時裕

福建神學院教師、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