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 1999

楊毓東

前北京市缸瓦市堂主任牧師。

楊毓東於1920年6月21日生於遼寧遼陽一個基督徒家庭。祖父楊鳳翔,在1880年代即信奉基督,信主後樂善好施,把祖先留下的遺産全部賙濟了窮人,贏得當地民衆的尊敬與愛戴,以至於1900年義和團興起殺洋人,滅洋教之時,他和家人都得以平安無事。他死前還撰寫過一篇家譜序,勸誡子孫後代信上帝、信耶穌,作一個好基督徒。

楊毓東父親楊明綱排行老三,青年時就在教會醫院學醫,富有愛國愛民之心,爲人剛正不阿;其母也是個敬虔的基督徒。父母的信仰與品行對楊毓東的成長影響很大。

楊毓東17歲時受其堂兄的影響,開始熱心追求信仰。于1938年入瀋陽聖經學院讀書,三年畢業後到四平梨樹縣一所教會擔任傳道。不久又考入蘇格蘭長老會開辦的東北神學院學習,1946年6月從該院畢業。

抗戰時期,楊毓東到撫順市教會實習,期間遇到教會中的一個姊妹叫朱春榮,經人介紹兩人相識,共同的信仰與追求使他們結合在一起。1948年7月,兩人在東北神學院結婚,院長親自爲他們證婚。新婚後僅一個月,兩人到北平(現北京)教會事奉。當時正逢時局變化,不久共產黨奪取政權。解放後,楊毓東在中華基督教會新街口堂工作,這是一所中國人自治、自養的教會。在五十年代中,教會處境艱難,政治運動不斷。1957年楊毓東被打成“右派”;1958年被捕,判處勞動教養;1962年被押往“北大荒”,在吉林白城子修建勞改農場,直到同年聖誕節才獲釋回到北京。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楊毓東多次遭到無情的批鬥,不久以“反革命份子”的身分被遣送回原籍遼陽農村,在那裏務農十幾年,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與家人團聚。1980年7月北京市缸瓦市禮拜堂復堂;1982年,楊終獲徹底平反。1986年4月,成爲缸瓦市堂牧師,一年後轉爲主任牧師。後來在有關家庭聚會、對三自的看法上,已及在治理教會等一系列問題上,與北京“三自”領袖和宗教局幹部發生矛盾與衝突,自89年到94年間,日趨白熱化,以至釀成引起國際關注的“撤職風波”。宗教局和“三自”當權者多次多方向其施壓,迫其辭職,但他在堂委會和信徒的支援下堅拒不受,與他們據理抗爭到底,以至於被扣上“反政府”、“反三自”,以及“反革命”等罪名,當權者甚至動用警力威懾。最終在1994年12月教會的一次聚會上,宗教局幹部和“三自”領袖們在警力的保護下親臨現場,實行“奪權”,楊毓東就此被褫奪職權,由于新粒接任。

被迫離開缸瓦市堂之後,楊毓東轉而服事於家庭教會和地下神學院,從事講道與培訓工作,培養年輕一代信徒。最後於1998年7月罹患肝癌;1999年6月20日去世,終年80歲。

資料來源

  • 楊毓東《易水待暖――楊毓東牧師的生平》,2000年9月。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