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 — 1997
巴堪仁
美国宣教士,1933年来华,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先后在江西南昌、九江,以及山东的桐县等地传福音。
巴堪仁(Conrad Baehr)于1906年9月10日出生在纽约的布朗克区(Bronx)。父母分别叫巴约翰和巴赫敏(John and Hermine Baehr),是德国移民来美国的后裔。父亲是个邮差,原来是德国长老会的信徒。母亲毕业于音乐学院,在教会中司琴。巴堪仁之下有五个弟妹。巴堪仁六岁时跟着全家搬到新泽西州的平原镇。全家被邻居邀请去参加一个“聚会处”的教会,父母在这里开始了属灵的复兴,不久孩子们也一一信主。全家在这个教会中度过多年温暖、快乐的信仰生活。
巴堪仁在13岁的生日那天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本皮面的司可福圣经,他很兴奋也很珍惜它。在日后教会的主日学中他读到很多好书,包括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马丁路德、胡司和其它宗教改革者的传记与故事。这些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信心与属灵的生命。因为经济的缘故,巴堪仁13岁就辍学,进入保险工司上班,成为保险经纪人。18岁时,他进入一家拥有1200多人的货车公司当采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他都有机会操练他的信心,使他能够靠着主耶稣度过难关。
巴堪仁在16岁的时候和母亲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奋兴营会,在会中他遇见一位将去中国的宣教士,名叫巴克利·吉姆(Jim Buckley)。交谈中巴堪仁说去中国是很大的牺牲,但巴克利却回答说:“不是牺牲,乃是讨主的喜悦,是拯救灵魂失丧者的荣耀机会。”这句话给巴堪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担心不知道要参加哪一个差会的时候,曾在南非宣教多年的加门(Walter Gammon)弟兄回答他说:“可以信靠主。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要往何处去,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主都会照顾我们,各教会的第兄姐妹也会记念我们。”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
巴堪仁19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名叫贝雅(Bea)的女孩,且被她深深地吸引。但经过一阵交往之后,当他发现她只是一个爱看电影和表演的挂名基督徒的时候,就觉得和他去宣教的意念冲突,于是在痛苦的泪水中毅然与这个女孩分手。
1930年,就是巴堪仁24岁的时候,他协助孔兹先生(Kunz)经营鹿脚营地(Deerfoot Lodge)。第一次的夏令营有三十八位男孩来参加。他们和一些义工,把湖中的五百棵树木移除,把地整好,使之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夏令营的营区。巴堪仁觉得拔除树木好象是清除生命中的阻拦,填土与修平是生命中一个必不可少,也不可间断的工作。巴堪仁后来发现有许多弟兄都是在鹿脚营地的营会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给主。
就在巴堪仁在货车公司作事和在鹿脚营地当义工的同时,神把宣教的意念更深地摆在他的心中。他说:“有个力量在我里面驱使我,迫使我想更多地服事主。”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去开斯克(Keswick)圣经营,会中所唱“主若差遣我必前往”的诗歌一直在他脑中徘徊。后来又听到三位分别要去波斯、印度和南美的宣教士的见证,印证了他要去宣教的决心。故当讲员分享完之后,巴堪仁站起来大声祷告说:“主若差遣我必前往。袮命我传何事,我必传讲。袮命我如何,我必试着如何。”他决心为主基督献身,到海外去宣教。回家后,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父亲对他说当年他也有宣教的心愿,只是未能实现。母亲则鼓励他要顺从他们所爱的主,主会照顾他。于是,巴堪仁就入读纽约市的国家圣经学院(National Bible Institute),装备自己。
巴堪仁的妻子原名叫苏美德路斯(Myrtle Rose Soper),于1908年2月2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凡尼亚县(Sylvania)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卫理公会的传道人,家中经常有家庭圣经课。他们所生的三个孩子都是听着圣经故事长大的,后来都成为传道人。苏美德路斯7岁的时候,家中曾接待过一位从中国回来的宣教士。受这位宣教士的感动,她在全家跪祷时,突然向家人宣布她将来要去中国宣教。虽然当时她只有7岁,但这个去中国宣教的意念却一直持续到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即向卫理公会差会提出申请,却因她缺少经验而被拒绝。于是,她到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克其(Albuquerque)的高中教书,对象是些墨西哥女孩们。在暑期,她为美墨边境的教会开办暑期圣经学校,用英语和西班牙语教课。在这段时间里,她父亲去纽约市度安息年,晚间在巴堪仁念书的国家圣经学院教课,因此认识了巴堪仁这个具有宣教异象的男生。后来苏美德路斯也搬去纽约与父母同住,并且在国家圣经学院修课。期间与巴堪仁相识而相交,二人共坠爱河,最后于1932年9月10日举行了婚礼。他们准备在巴堪仁毕业之后就到中国去宣教。
1933年巴堪仁完成学业后,携妻搭乘日本船“平安丸” (Heian Maru)离开美洲,前往中国。当时在船上有两位重返中国的英国宣教士,还有两位中国内地会的宣教士,其中一位是李岱尔(Eric Liddell, 电影《火战车》中的奥运选手)的妹妹李得恩(Grace Liddell),另一位是著名宣教士艾得理(David Adeney)未来的妻子德忠玉(Ruth Temple)。巴堪仁夫妇抵达上海之后,换乘小船沿长江到九江,然后再换乘火车到达目的地江西南昌。
到南昌后,他们住在自1906年起就在中国宣教的霍普金斯(Mr. Frederick J. Hopkins)老夫妇家。胡氏夫妇待他们亲如儿女,为他们安排厨师的儿子毛永乐做他们的中文老师。由此他们开始学习中文,和中国基督徒一起聚会,曾遇见王载和王峙等中国著名传道人。不久,巴堪仁开始到附近的布道所帮忙,用粗浅的中文向路人传讲福音。暑期夫妇俩到江西牯岭上了三个月的语言密集学校,并有机会和许多在华宣教士们相交。之后,他们被派往江西靖安,接替将要退休的白教士(Miss Pollock)。
白教士是爱尔兰人,当时她已经72岁,在江西宣教已长达40年之久。她很风趣,生活也多彩多姿,人们都传说着她过去英勇的事迹。她只身在当地建立学校、诊所与教会。她人缘甚好,作工殷勤;她有很多的学生与信徒。巴堪仁夫妇到靖安三个月后,白教士就退休回国了。
巴堪仁曾在纽约接受过密集的医学训练,故此他可以在靖安的诊所为各种病人看病。有一次,巴堪仁自己感染上伤寒,必须搭小舢板顺江而下到40里外的火车站,再搭火车到九江柏金斯医生(Dr. Edward Perkins)的活水医院。幸好他自我诊断正确,及时就医,再加上柏金斯医生细心照顾,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
柏金斯医生出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在耶鲁大学读书时信了耶稣,并立志要去中国宣教。为此其父母便与他断绝关系,并且将其在遗产继承人中除名。多年之后,他在中国宣教的美谈传回美国,以致其父母懊悔,主动与他修好,并且给他一笔遗产。他就用这一笔钱,在九江盖了一间拥有两百个床位的医院。柏金斯医生在巴堪仁病好之后又留他多住些时日,并在医术上给他一些指点。
1937年1月,巴堪仁夫妇的长子巴金利(Kingsley)出生,适逢风雨飘摇之时。由于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许多中国人四处逃亡。九江当地的治安越来越糟,时有盗匪出没,而且专抢外国人。幸有教会弟兄们的帮忙,方得到当地军警的保护。随着日本人进占华北,大批中国人撤退到后方。巴堪仁夫妇带着幼子,和其它宣教士一起撤退、逃难,倍极艰辛。途中,他们经历了日本飞机的机枪扫射与轰炸,但蒙神的保守,皆有惊无险。逃难路上,巴氏夫妇仍不忘向苦难中的人传福音,拯救了多人的灵魂。最后他们辗转逃至上海。
1939年,巴氏夫妇辗转回到美国新泽西州述职。1940年,他们见到从热河回来的宣教士,知道华北尚有工作可做,于是决定加入他们的团队,再赴中国宣教。他们从西雅图出发,先到中国东北大连,再到山东曲阜。六个礼拜之后,他们的女儿伊利沙白(Elizabeth)在曲阜出生。不久,巴氏夫妇到山东桐县,和那里的基督徒聚会处的弟兄姊妹一起同工,在日本占领区传福音。1941年,由于中日战争吃紧,他们只好再度回到美国。
这次回到美国之后,巴堪仁加入了孔茨先生(Mr. Kunz)向美国在役军人传福音的团队。他们开车旅行各地美军基地去开布道会。他们用魔术、音乐、电影和见证等方式,举行了至少80多场的布道会。他们的团队工作的非常有果效,带了无数的男女军人信主。有些在战场上出死如生的军人,很快就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作他们的救主。
在向美国在役军人传福音的时候,神把一个向中国军人传福音的异象放在巴堪仁的心中。于是他只身回到中国,想法子见到了蒋介石与夫人,陈述他向中国军人传福音的意愿。蒋委员长下令允许他的团队向四个省的军队传福音。许多军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召集部队官兵来听福音。巴堪仁及其同工发给士兵《约翰福音》和福音小册子,教他们唱赞美诗歌,并用短讲与见证向官兵们传福音;晚间的聚会则放映电影或幻灯片。每一次呼召总是有一些军人举手愿意接受耶稣。有一位黄上校甚至要求他们留下来,向他们在前方不能前来参加福音聚会的同袍传福音。后来他遇见抗日名将方先觉将军,方告诉他说曾被日军俘虏关在教堂内三月之久,每天只能读圣经度日,且深受感召。巴堪仁得以在方将军的部队中举办多场布道会。在最后一个晚上,方将军也决志信主,巴堪仁高兴地送给他一本新约圣经。
1946年巴堪仁路过他曾工作过的江西靖安,发现那里的礼拜堂已经全毁,但还有很多信心坚强的弟兄姐妹们继续在家中聚会。1948年巴氏夫妇回到靖安,准备重建教会与诊所。后来因去九江去接替生病的勒斯特(Mr. Lester)宣教士夫妇,另两位宣教士怀特海(Ruth Whitehead)与护士卫德比(Eileen Whitby)则迁到靖安。1949年,他们经过好一番的周折才重新得回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牯岭营区,重新开放成为宣教士的语言学校和退修营区。1949年暑期,有好几位西教士到此地学中文,且得到很好的属灵复兴。只是好景不长,不久共产党军队就占领了九江。建国之后,外国宣教士尽遭驱逐,巴氏夫妇和孩子们只好返回美国。
二战后,孔茨先生为响应麦克阿瑟将军重建日本的呼召,预备印刷出一百万本福音书去日本发送,而麦克阿瑟将军却建议他印一千万本。巴堪任再次加入孔茨先生的团队,到日本东京去宣教。不久,巴堪仁的妻子也加入他们。他们在日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们一起将《约翰福音》翻译成日文,并印制福音小册及诗歌本。福音队在本州(Honshu)岛青森市(Aomori)、弘前(Hirosaki)、大馆(Odate)、能代(Noshiro)等地举办多场大型布道会,甚至到麻疯病院中去传福音,都很有果效。在能代,巴堪仁遇见赖牧师(Mr. & Mrs. Arthur Nyhus)夫妇,他们是路德弟兄会(Lutheran Brethren)所差派的宣教士。当年他们在中国宣教时,一个女儿被日本飞机炸死,另一个女儿虽然幸存下来,却受了重伤。但他们不计仇,二战结束后又到日本来抢救日本人的灵魂。
1951年,巴堪仁夫妇在甘玉清姐妹的安排下到了台湾。因当时各个差会的宣教工作多在台北,于是巴堪仁决定去台中开辟福音工场,与那里的甘玉清姐妹和吕耀谦弟兄一起同工。不久他们购置了聚会场所,教会工作很快就发展起来。巴氏夫妇把他们12岁的女儿伊莉莎白接来台湾,让她进入一个宣教士所办的小学校读书。随着宣教士的孩子逐渐增多,他们觉得有必要为宣教士子女建立一所学校。于是巴堪仁担负起筹划、购地和建校的责任。1955年,新校舍落成,马礼逊学校正式成立。老师们都是从美国来的,第一班招收了25个学生。后来马礼逊学校越办越成功,以致连台中以外的宣教士和外籍人士都把子女送来就读。
由于巴堪仁从前有从事文字和印刷事工的经验,因此,他在台中基督徒聚会处设立了以马忤斯圣经函授学校,出版、销售圣经、福音书册和属灵书籍。后来看到顾客愈来愈多,于是他们就成立了一个书店,取名叫“灵泉书房”。
在台中宣教期间,有几位美国空军基地的基督徒官兵到教会看望巴堪仁,此后他们就在台中的基督徒聚会处聚会。巴堪仁也经常去台中美军基地中的宣教士团契服事。后来,从滇缅边界打游击的国军撤退到台湾,驻军在台中。巴堪仁就和台中基督徒聚会处的弟兄姐妹每周去军中向军人和他们的眷属传福音,直到他们迁往台北为止。
巴堪仁的另一事工是编辑诗歌本。早期台湾教会的诗歌很缺乏,他和李学鹏、刘东昆、杨金宜、郭瑞琳等弟兄,以及来自美国宾州的钢琴家兰路德姐妹一起,艰苦奋斗了八年,终于在1963年,编订出一本诗歌本,其中有690首诗歌。由刘东昆弟兄题写上书名“万名颂扬”后,交付给当地印刷厂印刷出版。
1979年,巴氏夫妇因病回到美国,二人动完手术后,住在耶鲁大学所在地纽海文(New Haven)。不久,他们搬往纽泽西与儿子同住。他们仍一如既往,参与当地教会的活动,也时常接待从台湾远程来访的弟兄姊妹。中国改革开放后,巴氏夫妇曾回到江西靖安访问,见到一些当年的信徒。当年教会里的小女孩现在都已经是祖母了。有一位女士,见面后只是抱住他们,兴奋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许多人拥上前来,争着要与他们相认。巴氏夫妇仍能回忆起当年曾在某个街角传过福音。
1997年,巴堪仁由于身体老衰而住进疗养院,病床上他仍不忘向隔壁病床上的一个犹太老人及其儿子传福音。虽然他身体日渐衰弱,但每逢中国友人来访时,他仍能用中文唱“天堂是我家”。最后他歇了地上的工,安息在他终生事奉的主的怀抱,在世享年91岁。
资料来源
- 巴堪仁著,《烽火中事奉和平之君》,台湾台中:台中基督徒聚会处, 1997年。
关于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
Director, Global China Center; English Editor,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