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 1252

柏朗嘉宾

Giovanni de Piano Carpini, Jean de Plancarpin

柏郎嘉宾,又译普兰·迦儿宾,意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

柏郎嘉宾(Giovanni de Piano Carpini)约于1182年生于意大利佩鲁贾(Perugia),是圣方济各(圣法兰西斯)的挚友。当圣方济各创立“小兄弟会”(后来的“方济各会”)时,柏朗嘉宾亦为创始人之一。成年后,他在方济各会中身居高位,曾先后奉派到日耳曼和西班牙等地任职。

东方的蒙古民族于12世纪崛起之后,其首领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向西方扩张,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于13世纪初建立起一个空前的大帝国,震惊了整个欧洲。1236年,成吉思汗的儿子之一拔都(Batu)占领了乞瓦(今基辅),并且创建了金帐汗国,从乌拉尔山一直延伸到多瑙河。1241年,凶猛善战的蒙古人征服了斡罗思各公国(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之后继续西进,在里格尼茨击溃了波兰和普鲁士联军,进而蹂躏匈牙利等地,把触角伸到了亚德里亚海。“黄祸”威胁着整个欧洲,引起了罗马教廷和欧洲各国君主的极大惊惧,纷纷准备自卫。教宗格列高利九世(Gregory IX)甚至号召组织十字军,以抵抗蒙古入侵。但他们也自度难以抵挡住蒙古铁骑的进攻。1245 年,教宗英诺森四世(Innocent IV)在法国里昂召集全欧主教大会,商议如何抵御蒙古军队入侵等问题。由于教廷从波兰和匈牙利逃回的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修士得知蒙古贵族及其追随者中有不少人信仰基督(多为景教徒),于是教廷决定派遣传教士出使蒙古,劝他们停止杀戮,不要再攻击其他民族,并希望他们信仰基督,以求化仇敌为盟友。

由于柏朗嘉宾在1219年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时,曾前往算端(Sultan,苏丹)谈判交还耶路撒冷之事,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这次被英诺森四世任命为全权特使,率团出使蒙古。

柏朗嘉宾一行三人(后一人因病而返,仅波兰修士本笃随行),携带着教宗写给蒙古大汗的亲笔信(Cum non solum),于1245年4月16日复活节,从教宗居住地里昂出发前往东方。方济各会初兴之时,规定修士外出必须步行。但因柏朗嘉宾年过六旬,加之身体肥胖,故获准骑驴代步。在经过波希米亚、波兰和基辅罗斯之后,柏郎嘉宾一行于1246年4月4日来到金帐汗、成吉思汗之孙拔都(Batu)的营帐。拔都接见了柏朗嘉宾,又命人将教宗信函译成俄文、阿拉伯文和蒙古文,随后命他们去蒙古觐见大汗。于是柏朗嘉宾沿里海,经巴尔喀什湖南面,又越过阿尔泰山进入蒙古。7月22日,柏朗嘉宾等人抵达蒙古鄂尔浑河边上的都城喀喇和林(Karakorum),在附近的行宫暂住。8月24日他们参加了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汗(Kuyuk-Khan)的登基大典,受到皇太后及景教徒大臣镇海等人的礼遇。不久,贵由汗召见柏朗嘉宾。柏朗嘉宾呈上教宗致蒙古大汗的两封书信。第一封详细阐述了天主教教义;第二封劝告蒙古大汗罢兵,停止向西方进攻;同时还对蒙古军队滥杀无辜表示了谴责。

因为英诺森四世的信是以一种高傲、责备的口吻写成的,冒犯了大汗的权威,所以只能引来针锋相对的回应。贵由汗在复信中拒绝了教宗的要求,并对教宗进行指责和威胁。11月11日,镇海等三大臣将贵由汗写给教宗的复函逐字向柏朗嘉宾解说,然后命柏朗嘉宾将其拉丁语译文逐字向他们解说,以免误会;最后又将复函译成阿拉伯文作为副本。11月13日,贵由汗在复函上用玺,交给柏朗嘉宾。贵由汗致教宗英诺森四世的复函如下:

“天主之气力,全人类之皇帝,极其明确真诚地致书大教皇。你等会议,你教皇及全体基督徒愿与吾人讲和,并遣来使臣。此点业经来使奏闻,信札中亦有申述。你等如若希望与我们讲和,为缔结和平事,你教皇及诸王公显贵应毫不迟疑地前来朝见我。届时将会听到我们之答复和要求。你在来信中称,我等应该领洗,成为基督教徒,我们对此仅给以简单之回答: 我们不解,为何我们必须如此。再者,你在来信中称: 许多人,特别是基督徒,其中尤其是波兰人,摩刺维亚人(Maravorum)和匈牙利人,惨遭杀戮,你们对此深感惊骇。我们对此亦给予同样之回答: 我们对你等的话亦不解。然而,对下述问题,我们认为无论如何不能缄默不言,必须予以答复。你们说,由于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与汗(Khan)不服从天主之命,不听从天主之教训,召开大会,杀害使臣,故天主决定殄灭他们,把他们交到你们手里。其实,倘若不是天主所使,凡人如何可以这样处置他人呢? 你们认为,只有你们西方人是基督教徒,并且蔑视他人。但是你们怎样知道天主究将加恩于谁人乎? 我们崇拜天主,仰承天主之气力,从东到西,摧毁了整个大陆。若不是由于天主之气力,人们又能有何作为? 倘若你们渴望和平,希望把你们之幸福托付给我们,你教皇应该立即亲率诸基督教显贵前来朝见,缔结和平,仅在此时我们才能知道,你们确实渴望与吾人讲和。倘若你不遵从天主及我等之命令,不接受来此朝见之谕旨,届时我们将认为你们决意与我们为敌。彼时将如何,我们不知,天主知之也。首任皇帝成吉思汗;第二任皇帝窝阔台汗(Ogodai-Khan);第三任皇帝贵由汗(Kuyuk-Khan)。——达达汗致教皇书内容如此。”(伯希和:《蒙古与教廷》,第5-32页)。

书末玉玺印文为:“真主在天,贵由在地,上天神威,众生之王”。(方豪:《中国天主教人物传》(卷一),第18页)。

柏朗嘉宾接得贵由汗的复函后,即日离开蒙古,踏上归途。临行前,皇太后各赐他和随行人员狐皮缎袍一件,紫色布一匹。他们经过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驻地,又经基辅返回西方。1247年11月,柏朗嘉宾回到里昂,朝觐教宗,并呈递贵由汗复函,获得教宗嘉奖。

从外交角度来看,柏朗嘉宾出使蒙古之行不能称为成功,教宗与蒙古汗之间的书信来往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柏朗嘉宾返回欧洲后,将他沿途见闻整理成书《蒙古史》(Ystoria Mongalorum),全名为《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Historia Mongalorum quos nos Tartaros appellamus);通译为《柏郎嘉宾蒙古行纪》,又译《鞑靼蒙古史》。全书分九章,详细介绍蒙古的地理概况、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民间习俗、大汗王室、战略战术、征服地区情况以及深入探讨抵御蒙古入侵的战术等内容,对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很高的价值。该书成书于1240年代末,是欧洲人对蒙古最古老的记录。柏郎嘉宾因此成为第一位尝试以编年体撰写蒙古历史的欧洲人。

柏朗嘉宾返欧后不久,即以教宗使节的身份拜访了法王路易九世。此后,他被教廷任命为安蒂瓦利(Antivari,今南斯拉夫境内)大主教。最终于1252年在今克罗地亚境内的达尔马提亚去世,享年70岁。

资料来源

  • 贝凯译,《柏郎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中华书局,2002年。
  • 伯希和著,《蒙古与教廷》,中华书局,1994年。
  • 李宽淑著,《中国基督教史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人物传》(卷一),台中光启出版社,1984年。
  • 耿昇,“中法早期关系史: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出使蒙元帝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