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美,又名范祎,号皕诲。1866年生于苏州,5岁时随父亲迁居上海。他自幼聪明过人,13岁时参加科考童试,即获得秀才资格,故有“小秀才”之称。从16岁起,他开始参加乡试,1893年获举人资格。后来他曾两度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遂回苏州任教。其间,他潜心研究宋明理学,熟读四书五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886年,范子美20岁时,在苏州娶一张姓女子为妻,婚后育有两子,名为稚圭和瑾怀。
甲午战争失败后,不少有识之士纷纷主张变法维新,以挽国势。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下,范子美的思想受到很大触动。他开始对传统经学不满,转向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研究。他认为传统经学不能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于是大力回应变法维新之举,先后出任《苏报》、《实学报》及《中外日报》记者,在上述报章上撰文,鼓吹新政。
从戊戌变法到庚子事变年间,范子美广泛涉猎江南制造局的翻译著作。1900年,他得遇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 Allen)。林氏于1868年创办了《教会新报》(1874年易名为《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广学会出版的主要刊物,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影响深远。通过《万国公报》,以及与林乐知的相交,范子美逐渐放眼世界,从欣赏“西艺”(科学技术)、“西政”(政治思想与制度)、进而接受“西教”(基督教)。从其自述中可见一斑:
“余自见林先生,从问欧美宗教学术政治文化,而余之思想乃大变。宋学固为迂腐,汉学亦甚支离。今林先生博我以世界之大观,启我以自然之奥理,予我以平等自由博爱之精神,西方文明,洵可豔羨,余何幸而得遇斯人乎。”(《青年进步》,102,67页)
1902年,范子美正式加入《万国公报》的编辑工作,成为林乐知晚年重要的”代笔”,同年偕全家受洗,成为基督徒。
范子美对基督教的接纳,显然是出于强烈的文化危机感。甲午前,他深受传统(理学及经学)影响,甲午后,他对旧学的强烈不满,使其进一步倾慕“西政”,期盼借著维新变法,能够建立新的政治及社会秩序。戊戌政变及义和团运动后,范氏开始全盘否定传统的经学和理学,并发现“西教”与“西艺”和“西政”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如此说:
“西国何以富强。曰政治也,学问也。政治之善若宪法,学问之善曰格致之属。斯皆然矣,亦知非其本源乎。本源奚在?曰在真教化,……耶稣基督乃真教化。” (范祎,“论人有治理万物之权”,《万国公报》,复刊卷165(1902年10月),总34册,21268页)。
由此范子美确信,基督教信仰正是“救我一人与救我四万万之同胞”的唯一保证。他认为多年来中国在改革新政上一直无法成功的原因,在于只有“虚名而无实际”,未能直探西方富强的本源——“真教化”之所在。而儒学则为“伪教化”。中国不能成功达致富强的关键,既在于缺乏“真教化”之本体,也是“伪教化”的阻力使然。所以,追求中国富强之道,在于确立“真教化”之道,明白一切“西政”、“西学”悉本于“西教”,并彻底清算“伪教化”(即儒家传统)的阴影,才能使中国得以脱离积贫积弱的现状。故此,范子美在不惑之年,宣告与儒家传统决裂,转而追求“真教化”。
自此,范子美视注重知识普及的工作,视文字传播工作为重要的教育启蒙媒介,以杂志报章为“社会之公共教科书”,各种社会阶层的人都能够从中学习。而知识普及传播与国家富强之间,有著密切的关系。1905年清室废除科举后,范子美著手筹办《通学报》,传播历史、地理、算术、科学及英文等内容,供那些有志于追求新知而不能进入新式学堂的人自修。他确信,真正开启民智的工作,必须是从“内”而“外”的,也唯有本于“真教化”的基础,启蒙的工作才能完成。
除了借文字普及知识的工作外,范子美还致力于教育普及的工作。他曾创办振华学校,并参与林乐知在上海所创办的中西女塾的教学工作,以推动女子教育,长达10年之久。因为他深信,中国积弱的原因,跟长期以来对妇女的压制不无关系。救国必先救人(接受“真教化”),而人之是否得救,又仰赖于妇女是否得到释放。在他看来,中西女塾是“启蒙”的途径之一,它可以破除中国一直对女性的“禁锢”及“压制”,而臻于国富民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权,以共和政体取代了君主制度,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同年9月,范子美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会总干事巴乐满(Fletcher S. Brockman)的邀请,正式加入青年会书报部,担任《进步》杂志的主编。1917年3月,《进步》与《青年》合并成《青年进步》,范氏继续担任主编的工作,直到1935年退休。基督教青年会的宗旨,是将中国现存问题归咎于“民心”与“民德”的衰弱,并确信耶稣基督的人格是解决国家问题的根本办法。这宗旨与范子美的“真教化”和“人格救国”的主张相符。他坚信,要从本质上革除国民的腐败思想,摆脱“奴隶国国民”的本性,首先要提升“国民程度”,即提升国民的道德、知识及体质这三种素质。借著对个体的全人救赎(包括德、智、体、灵)及团结个体(群),来建构理想的国民人格。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范子美谋求以“基督教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建立基督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道德伦理、政治和经济学说;同时也提出服务社会(博爱主义)、关顾低下阶层(平民主义)及行动救国(爱国主义)的理念与实践。他拒绝以“救国”取代“人”的完善,始终坚持以“基督人格”作为救国的基础。他所追求的“天国”,就是要在地上建立理想的新世界。
范子美也十分关注国际合作问题,认为虽然中国饱受列强的欺淩,和不平等的对待,但中国必须要培育爱好和平之国民,以促进国际友谊,实现人类大同。在这点上,他肯定儒家的“大同”理想,相信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合作,能够促进世界和平。
范子美在青年会时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全盘反对儒家传统文化,转变为强调“国粹”与“国痼”的区别。“国粹”理当保存,“国痼”定当切除。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重新反省基督教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接著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基督教信仰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关系。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的爆发,促使范子美对基督教本色化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1929年,在其《我的新耶稣观》中,他断言:“基督若不中国化,中国决不会基督化。”
1924年1月,范子美发起成立了“国学研究社”,以《青年进步》作为重估中国文化价值的平台,在调整昔日偏重西方文明的路线的同时,对中国价值及文化予以相同的重视。此时在他眼中,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不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互补与协调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督教“本色化”的核心价值。
1935年,年届70岁的范子美决定从青年会退休。为了对其多年来服务青年会表示肯定,青年会特地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以表彰他多年来服务青年会的贡献,并赠送写有“名山伟业”四字的银碗以作纪念。可惜他退休之日,正值中国灾难深重之时。当时东北三省已被日军占领,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开始为生存而奋战。范子美深深地为中国的国难而悲伤。1939年9月,范子美在上海病逝,享年73岁。
范子美的一生,可说是徘徊于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在文化相互冲击、交流与互动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他一直致力于整合东西文化,同时对国家富强或现代化的追求,可说是其终极关怀所在。“儒者基督徒”之称,用在他身上颇为贴切,恰好可以用来总结其事业与抱负。他的一生,是为现代化的中国及本色化的教会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资料来源
- Fuk-Tsang Ying, “Fan Zimei—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Salt and Light, Hamrin, Carol Lee, with Stacey Bieler, ed.,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9. Pp. 64-77.
关于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