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  — 1331

和德理

Odoric de Pordenone

罗马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修士、来华传教士、著名旅行家和探险家。元代天主教三柱石之一;中国天主教历史上被列入真福第一人。

和德理(Odoric of Pordenone,又译鄂多立克)于1265年出生于意大利小公国弗瑞尤里的珀德农(Pordenone,Friuli),其父母都是热心的天主教徒。1280年,15岁的和德理加入圣方济各会,开始在乌迪内(Udine)修院内修道。他严守纪律,克苦己身,终年打赤脚、穿褐衣,以面包、白水度日;又以谦卑为怀,谢绝各等荣位,立志做一名苦行修士。1290年和德理晋升为司铎(神父)。

由于抢救灵魂心切,和德理向会长申请到遥远的东方传教,获准。大约于1314年,和德理从意大利威尼斯启航,开始其传奇性的东方之旅。他从君士坦丁堡前往滨临黑海的特拉比松,然后到埃尔兹伦、大不里士,及孙丹尼牙等地,并在这些城市履行教职。接着,和德理又前往喀山和耶兹特,并转道百世玻里,经由设拉子到巴格达。不久他离开巴格达去往波斯湾,在奥尔木兹登船,驶往沙尔塞特岛。逗留期间,他将几年前在那里遇难的数位教友的遗骨收集起来装入行李,然后继续东行。到印度东岸的梅利亚堡(Meliapur),和德理拜谒了耶稣十二使徒之一圣多马的墓;之后又经行锡兰、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终于在1322年抵达中国广州。

和德理登岸后,深为广州密集的人口、繁荣的经济以及港口众多的船只所惊叹。在其回忆录里他如此记到:“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恐怕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 当然,广州居民所拜之神的数目之多也使他大感惊讶。

离开广州后,和德理到了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刺桐(今福建泉州),受到当地天主教方济各会安德肋主教及其他会士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接待。他对同会弟兄们所建的大教堂和山间修道院称赞不已,在其游记里写道:“离开广州,经过许多城镇,来到名叫刺桐的城市。在这里我们方济各会有二座会院,我把为信仰而殉道的会士遗骸安葬在这里。”刺桐的繁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德理在泉州休息数日之后继续北上,经过福州,越过险峻的仙霞岭进入浙江。在温州他看到渔夫使用鱼鹰捕鱼的情景。再前行,就到达杭州。当时杭州的天主教教务已颇为发达。他在游记中记述说:“这里是南宋皇帝时的京城,在这城里,我们有四位方济各会的会士,他们曾劝化了城中的一位显贵进教,我并曾受过他的款待。” 和德理与这位蒙古显贵成为好友。在他的帮助下,和德理得以访问一座佛教寺庙,并与庙中的和尚们探讨了人类灵魂归宿等问题。在杭州逗留期间,和德理游览了西湖、飞来峰和灵隐寺等名胜,令他惊奇不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坐落在两湖之间。像威尼斯一样,处于运河和环礁湖之间。”

和德理从杭州继续北上,六天后抵达金陵(今南京)。他盛赞金陵的雄伟、桥梁的众多,以及市井之繁荣。然后渡江到达扬州。在其游记中他如此记载说:“我渡过长江,行经许多城镇,来到扬州。扬州城内有方济各会院一座和景教教堂三座。”

游历扬州后,和德理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途经山东济宁和临清等地,终于在1325年(元泰定帝至治五年)抵达元代都城汗八里(今北京)。从1314年离开威尼斯到此时已历十年之久,沿途他历尽艰辛,并多次身历生命危险,端赖天主护佑,终安抵东行之目的地北京。

和德理受到汗八里总主教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以及在京传教士的热烈欢迎。其后,他留居北京协助孟总主教从事传教工作三年多,深得总主教的赏识。在此期间,他协助孟德高维诺授洗教友3万多人,服务了无数的穷人和患病的人;而且他还得到了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接见。在《和德理游记》中,他如此描述道:“大汗驻于此,有一座非常大的宫殿,围墙至少有四英里长,其中有许多较小的宫殿,帝王城是由若干同心的、渐次向外扩大的圆圈组成,每一圈城池内都有居民。在第二圈,是大汗及他的家人和随从们居住。在这一圈内,堆有一座人工小山,山上筑有主要的宫殿。小山上种着美丽的树,故名绿山。山周有湖和池塘环绕。一座极美的桥横跨湖上,无论是从它的大理石色泽的鲜艳,或者是建筑结构的精细上,都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桥。池中有无数野鸭、天鹅和野鹅。大汗不需离开宫殿所在的圈,就可以享受打猎的乐趣,因为圈墙内有一个大公园,园内有许多野兽。”“当大汗登上宝座时,第一位皇后坐在他的左手边,比他矮一级;接着在第三级是三个妃子。在妃子下面坐着王族的其他贵妇。大汗的右手边是他的长子,长子以下各级坐着宗王们……。”

“我在中国多年,见皇帝如何崇信教士,大有开教之望。宫廷内特设款待教士之馆。皇帝有事出京,必求教士祝福,而其钦敬十字圣架,尤其令人欣慰之极,一日皇帝(泰定帝)自京都外出,总主教孟高维诺和我及其他会士二人出迎,行近銮车,我等即高举十字圣架,齐唱伏求圣神降临之经,皇上听见经声,问左右说,此何人也?左右回答:泰西修士。即传旨命我四人近前,一见十字架,即免冠起身敬拜,又用口亲,以示敬慕之意。我又以苹果一盘奉上,皇上欣然赏收,和蔼热情,绝无小看之意。皇上的近臣侍卫中,亦多奉教之人……。”

1328年,和德理奉命离开大都,启程回国,欲请求教宗派遣50位传教士,与他一起来华传教。为探寻新路,和德理此次西返改走陆路。取道天德(今河套),再经由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回国。因此和德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到达中国西藏地区的欧洲人和天主教神父。他在其游记中详细描述了元代西藏拉萨达赖喇嘛所居之地的风土人情。

离开西藏后,和德理又途经中亚、波斯和阿拉伯等地,步行一万二千多公里,横跨欧亚两大洲,于1330年回到意大利的帕多瓦。回国后,他口述了东方之行的所见所闻,各地风土人情,以及他传教的经历,由他人记录成为《和德理游记》。此书与《马可·波罗游记》和《孟高维诺遗札》一起在欧洲广为流传,也见证了中国元代天主教的历史。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传教士、旅行家和探险家尚未及赴亚威农觐见教宗之前,就因病逝世于其年少时修道之地——乌迪内修道院内,时为1331年1月14日,享年 66岁。1755年,教宗本笃十四世宣布和德理为真福,成为在华天主教传教士列入真福的第一人。

1881年,国际地理学会为了纪念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传教士和旅行家,特地在威尼斯为他竖立了一座铜像,以表达敬仰之意。2004年,意大利“朱利亚论坛”协会制作了一部《在天尽头》的电影,生动地记述了和德理14世纪在中国元代的传教事业和感人故事。

资料来源

  • 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 网络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