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  — 1890

黄品三

美南浸信会上海地区早期名牧。

黄品三于1823年(道光三年)出生于江苏南汇地区一富裕之家,自幼就非常聪明,有很强的悟性。年轻的时候信奉道教,而且博览群书,擅长诗画和音乐,是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份子。 

1847年,美南浸信会在上海地区开始宣道工作,先后有多位牧师抵达上海,其中有晏马太牧师(Rev Matthew Tyson Yates)夫妇和高乐福牧师(Rev Tarleton Perry Crawford)夫妇。不久,高乐福牧师夫人创办了一所女子小学,但该校的一位男老师吸食鸦片成瘾,居然挪用办学资金充作毒资,高夫人只好将其辞退,另外聘请老师,黄品三就这样成为该女子小学的教师。由于黄品三教学认真,人品又好,不久便被高夫人聘为她的中文老师。因此机缘,黄品三得以接触到基督教信仰。虽然黄品三相信道教,但是心中仍然常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苦闷,常常感到空虚,直到他听到福音之后,才豁然开朗,内心充满了喜乐。1855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日,在黄浦江岸,晏马太牧师为黄品三施行了浸礼。

受浸后,黄品三在美南浸信会的上海老北门第一浸信会堂殷勤事奉。1857年,晏马太牧师夫妇回国休假,教会事务便交由高乐福牧师主理。不久,黄品三被按立为执事,协助高乐福牧师处理教会事务。

1863年,高乐福牧师前往山东地区传教,上海教会的事务再次由晏马太牧师独力支撑。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教会的财政受到严重影响,宣教经费远不能满足上海地区的宣教需要,晏马太被迫担任美国领事馆的翻译以维持教会和家庭的需用。因此晏马太更加忙碌,加之宣教人手非常缺乏,所以他把部分的教会工作交给黄品三。黄品三鼎力相助,成为晏马太的好帮手。不久,晏马太因为操劳过度,声带有了毛病,嗓音嘶哑,只好休息疗养。这样,老北门教会的传道工作,基本上都交给了黄品三;牧养教会的责任,也落在他的肩上。1870年,教会正式按立黄品三为牧师,成为上海老北门第一浸信会堂的第一位华人牧师。

上海老北门第一浸信会堂,是由晏马太和黄品三两位牧师和带动其他信徒募捐而建,设有一个浸礼池,还有一个五百磅重的大钟。这是华东地区第一家浸信会的教堂,黄品三牧师在此牧养二十三年。在他的努力下,基督教信仰传播迅速,从上海直扩展到昆山、苏州、镇江等地。

黄品三学识渊博,讲道深入浅出,且有美好的见证,深得信徒拥戴和喜爱。1890年,黄品三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资料来源

  • 查时杰:《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
  • 徐松石:“黄品三牧师传略”,《华人浸信会史略》第五辑――《先贤传略》,香港浸会。
  • 谢洪赉:《名牧遗征》,上海:青年会协会,1916。

关于作者

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