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奠瀛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生于山东泰安马庄敬家杭村,在家中排行老五。父亲是一位儒家思想浓厚的私塾教员,对基督教颇为反感。敬奠瀛十四、五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其后由大哥抚养。1912年,敬奠瀛到美国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在泰安所办的萃英中学(Tsui Ying Coeducational School)读书。因其在班级中年龄最长,故担任班长。敬奠瀛自幼受父亲影响,在儒家文化环境中长大,故起初并无兴趣于基督教。但在读书期间,他受到美以美会女传教士林美丽(Nora Dillenbeck)的影响,又经仔细研读圣经后,方为基督福音所折服,终致受洗成为一个基督徒。用他自己的话说:“经数年之详细观察,方知基督教乃一出世入世之真道,耶稣实为舍命爱人之救主,即笃信不疑而接受了。”
敬奠瀛早年因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一缠足女人成婚。不久因心中不喜,便以其缠足为借口,将妻子送回娘家,意在休妻。但信主后,他良心大受责备,经内心激烈交战后,决意将妻子接回。妻子娘家离他家有十五里山路之遥,妻子小脚不便走山路,他就硬是把她背了回来。不久妻子也因他而信主,以后两人情投意合,同走天路,在敬奠瀛创立“耶稣家庭”的过程中,妻子成为他得力的助手。1940年,妻子因病去世。
敬奠瀛归主前后,在信仰上深受两位西方女传教士的影响,一位是林美丽,另一位是Lillian Breer,她们都是“灵恩派”基督徒,注重“圣灵充满”、“说方言”、“唱灵歌”,以及“灵医”等作为,这些都成为日后“耶稣家庭”的特色。
敬奠瀛甘愿效法耶稣,度贫穷与舍己的生活。1919年,他和妻子变卖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分给穷人,然后靠信心生活。加之看到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于是他决定以基督友爱之精神,与信徒集资合作,创立诚信之商店。1921年阴历初一,该商店在马庄敬家杭正式成立,名之曰:“圣徒信用储蓄社”,简称“圣徒社”,这就是“耶稣家庭”的前身。
“圣徒社”创立后第六年,他们在马庄夏家成立了“蚕桑学道房”,购置了三架织布机,聚集了十几个信徒,过起男耕女织的集体生活。1927年,敬奠瀛给其取了个更为贴切的名字:“耶稣家庭”。此后,由于不断有信徒加入,原址已容纳不下。1930年,敬奠瀛将其马庄西面祖传三亩地捐岀,又购得周边土地,合计二十四亩半,作为“耶稣家庭”本家,取名为伯大尼,“耶稣家庭”在此地正式建立。以后这里就被称为“老家”。在董恒心、陈壁玺、左顺真和周新民等人的协助下,“耶稣家庭”逐渐成长壮大。他们在伯大尼建立房屋,栽植树木,并建造起一座可容千人的礼拜堂,使该地成为一个新兴的基督徒村庄。
“耶稣家庭”独具特色,从信仰与实践方面看,“耶稣家庭”是一个具有灵恩特色的教会团体,是地地道道的华人自己建立的本色教会。从生活态度与方式上,概括言之,“破家岀世,参家入世”,“换一个生命,耶稣为家主”,“打倒衣食住,成全衣食住”,和“存心为主活,立志为主死”这四个方面最能体现其特色和内在精神。凡加入“耶稣家庭”的信徒必须要认同这样的信念和生活态度,并乐于付诸实践。
实际上,在“耶稣家庭”内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衣、食、住各方面都极为简单,只能维持最起码的生存而已。家庭成员按性别分开居住,夫妻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家庭内设有各类生产小组,人们根据各自的能力参加生产劳动,劳动所得之收入,由整个家庭成员共用。他们的宗教生活十分严苛,除白日劳作外,从清晨四点到八点,以及夜晚的许多时间,信徒都要参加集体崇拜和祈祷生活,或各自安排时间进行灵修。
虽然如此,“耶稣家庭”还是吸引了许多信徒前来参加,特别在抗战时期,“耶稣家庭”发展尤为迅速,马庄“老家”最多时达500多人。只十数年间,先后在华北和西北九省,就建立起十几个“耶稣家庭”。到1949年时,分布全国各处的“耶稣家庭”已有127个之多。远至绥远、甘肃、云南,以及在上海、南京、芜湖等大中城市里,都有了“耶稣家庭”的分家。
敬奠瀛在所有的“耶稣家庭”中备受敬重,信众以“敬五叔”来称呼他。他是属灵的长者,日常所关切的是信徒的灵性生活,也为众人提供灵性上的需要。物质生活方面,他不大过问,多由其他家长同工来分担。当然,有关敬奠瀛独裁专制,滥用权威,或在生活上搞特殊化等事也见载于书刊,或为人所闻。
1950年,敬奠瀛与其亲密同工陈壁玺医生结婚。
1949年中共建政后,五十年代初期,“耶稣家庭”曾被推崇一时。敬奠瀛也积极响应吴耀宗等人所起草的《三自宣言》,在1950年9月第一批签名的1500多人当中,“耶稣家庭”的成员就有381人。抗美援朝开始后,敬奠瀛还组织差派了一支医疗队赴朝支援前线,并获政府所颁发的“家国之光”的锦旗。
但随著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耶稣家庭”为新的社会体制所不容。1952年,由政府和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联合组成工作队,进驻马庄“耶稣家庭”。敬奠瀛遭到激烈控诉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耶稣家庭”随之解体。其后,分散全国各地的“耶稣家庭”也遭取缔。
1957年3月,敬奠瀛死于西安监狱,终年67岁。
资料来源
- 查时杰,《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
- 邓肇明《沧桑与窘境――-四十多年来的三自爱国运动》,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1997年。
- 姚民权、罗伟虹《中国基督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 汪锡鹏《记耶稣家庭》,上海:中国基督教协进会,1950年。
- 李岱汶《耶稣家庭印象记》,香港:晨星书房,1964。
关于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