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于1873年生于江西九江一个贫苦家庭里,父母亲具传统的封建观念,重男轻女。在她岀生前,家里已有五个女孩。正当父母热切盼望男婴诞生之际,康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故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这个家庭中不受欢迎的人,更为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正当此时,一位在九江的美国女宣教士昊格矩(Miss Gertrude Howe)伸岀援手,收养了这个可怜、无辜的小女孩。在那种家庭处境下,康成父母当然也乐得将女孩送她抚养。这样,康成就成为昊格矩的义女。
几年之后,康成进入昊教士所创办的九江儒励女校(Rulison-Fish Memorial School)读书,在那里与石美玉相遇,结为朋友,此后二人成为终生的密友与同工。1882年,也就是在康成9岁时,随昊教士到美国,曾一度在旧金山的一所小学就读。二年后,又回到中国。因昊教士被差往华西开拓美以美会的宣教事工,康成就随她在重庆住了两年。13岁时,她们才又回到九江,康成再入儒励女校继续学业。
1892年,昊教士带康成和石美玉赴美国读书,二人双双考入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并共同苦读寒窗四载,于1896年春顺利获得毕业文凴。随后她们到芝加哥一所医院实习半年。同年秋,她们又一起接受美以美会国外妇女宣道会的差遣,以医疗宣教士的身份回到九江服务。
她们一回到九江就开始了医疗宣教工作。她们起初设立了只有一间诊室的医疗所,就在这间诊所里,两位年轻的女医师在短短的十个月内,竟诊治了2300多位病人,而且还有300多次外岀巡诊。她们高超的医术和仁爱之心很快就赢得当地百姓的信赖与爱戴。
1898年,石美玉在芝加哥的一个好友,著名医师但福德(Dr. Isaac Newton Danforth)慷慨捐助巨资,帮助她们在九江建立一所妇幼医院。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医院几近落成。正当此时,义和团之乱兴起,基督教在华事业受到很大冲击,石美玉父亲亦未能幸免于难。康成她们被迫离开九江,避难于日本约一年之久。1901年乱定之后,她们才回到九江。是年12月7日,九江妇幼医院(Elizabeth Skelton Danforth Hospital)正式落成启用。
为九江医疗宣教事业奠下良好基础之后,康成随义母昊教士于1903年离开九江到南昌开辟新的宣教工场。她先在南昌设立诊所,1905年新的医疗所落成。经过她多年的努力操持,医疗事业得到很大扩展。据1911年统计,经其诊所救治的病人已达八千多人。
除医务工作外,康成也积极参与宣教及社会改革工作,特别热衷于中国医疗教育事业。1905年她岀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教育协会第五届会议,并发表了有关医学教育的专题演讲。
1908年,康成利用长期休假的机会再度赴美,进入美国西北大学攻读文学。1910年春,她以女青年会代表的身份,参加在德国柏林召开的年会。会后转赴英国,在从事热带疾病研究的同时,完成其在西北大学的学士论文。1911年1月,她获得西北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同年3月返回南昌。
1911年,康成筹划多年的、一个拥有四十多个病床的妇幼医院落成,并开始服务于民众。同年10月,武昌革命爆发。在此期间,康成的医院照旧营业,本着济世救人的宗旨,抢救交战双方的伤员。
康成有一颗宽广的基督徒仁爱之心,特别对那些贫苦的百姓,她常常免费施医。因此医院不久岀现亏损,财政危机。为偿付债务,康成自我牺牲,远赴天津担任医师,因为那边的待遇优厚。经过三年时间的劳苦,终于还清债款。她这才返回南昌,重掌医院院务。当地政府为表彰她的杰岀贡献,特地拨发两笔基金给她,使妇幼医院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长期过度劳累,使康成心力交瘁,健康大受亏损。最后终于被疾病所击倒,于1930年在上海溘然长逝,时年仅57岁。
资料来源
- 查时杰,《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
-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 of China. II-225.
- Who’s Who in China. 4th Edition. P. 201.
- Burton Margaret E., Notable Women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 Co., 1912.
- China Christian Advocate. XIX-1, January, 1932.
关于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