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Dean William

1807 — 1895

怜为仁

美国浸礼会早期入华传教士,在译经、牧养和神学教育方面,皆做出重要贡献。

  美国浸礼会差会

  香港 , 澳门

一、早年背景

怜为仁于1807年6月21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摩利斯维尔(Morrisville)的一个小村庄里,是八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子,也是他们当中唯一“前往遥远之地,用陌生人的语言传递神的爱的人”。怜为仁1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使他心灵大受打击。但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决志奉献自己,献身传道。1823年9月,怜为仁进入汉密尔顿文学与神学院(Hamilton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Institute)深造,期间他向美国浸礼会海外传道会(General Missionary Convention of the Baptist Denomin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提出申请,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传教士,赴海外宣教。

二、泰国曼谷华人宣教

1833年,怜为仁神学毕业后,随即被按立为牧师。次年即被派往暹罗(泰国)的曼谷,向当地为数众多的华人宣教。1834年7月初,怜为仁偕同新婚夫人高曼(Matilda Coman)从波士顿搭乘“佳士美”号(Cashmere)轮船启程,经过150多天充满艰辛的海上旅行,于12月到达缅甸东南部的吉坎眉(Amherst)。再换乘轮船前往新加坡,于1835年1月中旬到达。在新加坡逗留期间,怜为仁夫人于3月5日分娩,产后却不幸染病而亡,令怜为仁伤痛不已。他独自一人难以抚养遗孤,只好将孩子托付给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巴德理(Dan Beach)医生夫妇代为抚养,然后自己乘船继续北上,最后于7月抵达曼谷。

一到曼谷之后,怜为仁就开始学习中文和广东潮州方言,很快他就尝试着用中文与当地华人交谈,并用中文传福音。不久他在曼谷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和其他传教士一样,当时他所面临的挑战不仅要适应当地的语言、饮食、陌生的环境与习俗,还要忍受各样疾病的侵袭和痛苦,一旦染上某种疾病,往往就很难治愈。美国浸礼会传教士高伟伦(Francis Wayland Goddard)在其着作《前往中国的呼召》(Called to Cathy)中如此描述说:“除了信仰所带来的支持外,没有一样能够令他们得着力量,去勇敢的接受自己的孩子或配偶离世的事实。而在那块丧失至爱的土地上,只有极少数,甚至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予辅导或施加援手。他们只能孤单无助地预备棺材,挖掘墓坑,最后把亲人的遗体埋葬。”

虽然困难重重,怜为仁的宣教工作还是初见果效。1835年10月,他为三位华人施行了浸礼。第二年他就在曼谷建立了“曼谷浸信会心联堂”(Maitrichit Chinese Baptist Church),自任牧师,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人基督教会。1838年因体弱多病,怜为仁只好暂时放下工作,到澳门养病,寓居在荷兰传道会传教士郭实腊(Karl F. A. Gutzlaff)夫妇家中。期间认识了在郭实腊夫人所办学校中教书的巴倩荷女士(Theodosia Ann Baker),二人一见倾心,遂于同年3月27日结婚。婚后同回曼谷从事宣教工作,也算是第一次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1941年春天,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怜爱民(Edmund Dean),稍后,怜为仁又开办了一个神学训练班,以培训华人传道人才。可惜的是,小爱民不久即夭折了,怜为仁再次经历了丧失至亲的痛苦。

三、港澳华人宣教

1842年,怜为仁和妻子离开了他工作了七年之久的曼谷,带着他培训出的两个华人传道人Tang Tui和Koe Bak,前往澳门,一边养病,一边等候差会下一步的安排。同年10月,他们奉派去香港,与浸礼会传教士叔未士(John Lewis Shuck)和罗孝全(I. J. Roberts)一起工作,妻子巴倩荷任教于叔未士夫人所创女子学校。未料,就在怜为仁夫妇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之后的第二天,巴倩荷感染上天花,于1843年3月29日不治而逝,遗下丈夫和未满一周岁的女婴怜芬妮(Fanny Dean),也留下了“敬虔、信心、祷告的生活和对宣教事工的热诚,作为光彩生命的见证。”

怜为仁强忍内心的悲痛,继续勤勉作工。当时许多潮州人到香港谋生,由于怜为仁通晓潮州话,又经常深入民间关心潮州人的生活,故很快于1843年5月底建立了潮州人教会,名为“香港潮州人浸礼会教会”(Hong Kong Swatow Baptist Church)。除牧养教会外,他也常去长洲岛,向当地渔民传福音。不久,长洲浸礼会教会(Cheung Chau Baptist Church)也建立起来。

四、译经与著述

1843年8月底9月初,来自五个不同差会和机构的15位传教士在香港召开翻译中文圣经会议,决定修订由麦都思(Walter H. Medhurst)、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郭实腊和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四人于1836年出版的新约译本,同时决定重新翻译旧约。怜为仁参加了会议,并被选为译经委员会委员,参与译经工作。四年后因译名问题以及翻译理念的不同,美国浸礼会海外传道会的代表退出了该项翻译工作。虽然有些遗憾,但“在肢体相爱和在基督裡的合一方面,都没有造成任何破坏”(怜为仁语)。

1844年12月,怜为仁带同女儿怜芬妮返回美国述职和休假。1846年10月,怜为仁再来香港,继续从事译经和写作。1848年,他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希伯来书》;1849年出版了《使徒行传》;1850-1853年间,先后出版了他与浸礼会传教士高德(Josiah Goddard)合作翻译的《创世记》(1850)、《出埃及记》(1851)、《马太福音》(1851)、新约历史书(1852)和全部新约译本(1853)。

除译经工作外,怜为仁还从事文字著述,他的中文着作计有《祈祷神诗》、《奉劝真假人物论》、《马太福音传注释》、《使徒言行传》、《真道入门》、《创世传注释》和《出麦西传注释》。此外还有英文著作两本。

1854年,高德去世。怜为仁亦因身体原因,于同年10月回美休假。在美期间,得遇玛丽亚•斯托弗特(Maria Stofter)女士。她原在泰国负责妇女宣教事工和一所教会学校,是在曼谷经商的商人丹尼尔•布朗(Daniel Brown)的遗孀。经短暂相处后,二人情投意合,遂结为夫妇,怜为仁至此也结束了11年的单身生活。婚后,怜为仁与前妻所生的女儿怜芬妮,和她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一起回到纽约定居。1857年,怜为仁正式离职退休。

五、宣教工场最后岁月

经过几年的调养,怜为仁身体得到恢复。1864年,年已57岁的怜为仁写信给差会,要求复职回到宣教工场工作。获准后,他们一家五口于同年8月乘船启程前往曼谷,此时的怜芬妮已是一位受过神学训练,正式投身于宣教工场的女传教士了。他们一路经过香港、厦门和汕头等地传福音,为人施洗,直到1865年12月才抵达曼谷。他当年所创的曼谷浸礼会心联堂此时正没有牧师,于是他就接手做该堂牧师,牧养教会。这样怜为仁在曼谷又辛勤工作了十数年,广受当地华人和泰国民众的尊敬与爱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华人教会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立起六个教会、七个宣教站,和一所学校;引领500多人受浸归入基督。同时他仍致力于圣经翻译,于1866-1870年间,先后出版了自己翻译的《摩西五经》、《约书亚记》至《撒母耳记下》、旧约译本,以及新约修订本等。

1880年,怜为仁夫人因健康原因先回美国治病,怜为仁则计划忙完手裡的工作再回美国与她相聚。没想到这一别竟成地上诀别,因为怜夫人回美国之后不久,即告不治而离开了世界。

怜为仁在曼谷,也间或去中国宣教,直到1884年才依依不捨地告别宣教工场,回美国安度晚年。在其将近50年之久的宣教生涯中,怜为仁培养出许多华人传道人和教会领袖,为泰国和港澳华人教会以及神学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其人生将近之时,在华各宗派传教士尊他为“老前辈”,《教务杂志》称他为“在华资深传教士”(The senior missionary in China)。1895年8月13日,怜为仁在其加利福尼亚家中与世长辞,回到他终生事奉的主那里去了,在世享年88岁。

资料来源

  • 赵维本著,《佳踪重寻——译经先锋列传》,新加坡神学院,2007年3月版。
  • A.J. Broomhall, 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 Barbarians at the Gates, 137, 187, 275, 394.
  • A.J. Broomhall, 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 If I Had A Thousand Lives, 362.
  • A.J. Broomhall, 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 Survivor's Pact, 221.
  • A.J. Broomhall, Hudson Taylor and China's Open Century: Assault on the Nile, 30.
  • 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225-26, 245, 251, 263, 370-71.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