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Mountains

1913 — 2000

刘品金

安徽省霍邱县主要开荒布道者、医生、宣教师。

  安徽

安徽省霍邱县主要开荒布道者、医生、宣教师。毕生在六安地区传道、行医,建立了霍邱教会,成为安徽六安地区一代改革开放后最具有影响力的属灵教会领袖之一,培训和按立了包括“大別山的保罗”张永生在内的一大批皖西教会同工。

1913年刘品金出生于今安徽阜阳市阜南县朱家寨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十岁时母亲因饥荒去世,刘品金随即跟随父亲流浪到三河尖,以卖油条糊口。

刘品金自幼就有强烈的求学欲望,当时恰逢传教士在当地建立的福音堂开办了学校,免费教学。刘品金几经周折,征得家人同意,报读了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除了学习文化课,刘品金在那里也学习了医学和基本的神学知识。刘品金如饥似渴地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认识了耶稣基督。为他后来的医学侍奉奠定了一生基础。

1930年,在圣灵强烈的感召下,刘品金毅然回到自己的老家阜阳县朱家寨传道。在朱家寨,一位当地信主的老人黄效荣成为他得力的同工,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建立了百余人的教会。

1931年刘品金与同乡孙宝芹相恋结婚。孙宝芹是一位贤淑而爱主的姐妹,成为刘品金得力的助手和同工,两人一同在教会侍奉,颇有见证。可是,婚后20个月,孙宝芹染病归主。在那个基督信仰受到严重冲击的年代,孙宝芹的去世给刘品金带来了极大的逼迫,他在朱家寨的侍奉也受到不少的冲击,而不得不迁徙他处。

1932年,因感受到上帝的呼召,刘品金来到霍邱河口镇传道。他先在在河口镇北三里庙暂居,也以此为根据地,向周围的人见证主道。数月后,带领了第一对雷姓母子归主。从此开始慢慢建立了教会。

1933年,刘品金与当地一位传道人的女儿陈信真结婚。婚后,两人一同来到河口镇,租用两间房子,一边行医,一边传道。当时大家对这对初来乍到的年轻宣教师夫妇都不认识,加之有了孩子,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忍饥挨饿成为家常便饭。

到达河口镇时,那里已经有了教会,刘品金加入教会侍奉的行列,每天坚持一次到街上或者农村传道。至1937年,河口镇的信徒已经增加到了200多人。受洗信徒有70多人。当时因为教会发展需要,教会选立了12位执事,当时刘品金只有24岁,因为热心传道,有美好的侍奉和生活见证,被正式按立为长老。

当时的河口镇已经较为发达,周围也有了十多间分堂,信徒总计超过300人。按立长老后的刘品金更加热心侍奉。有感于信徒的需要,每日以读经、祈祷、传道为事。一边行医,一边传道。靠着上帝的帮助,无论是医疗,还是传道,在当地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后,霍邱县一位大财主患了重病,在刘品金的精心治疗下,财主的疾病得以医治,身体康复。为了报答刘品金的救治之恩,该患者给他送来了许多礼物和金钱。慢慢地,刘品金的医术被广传,小药铺也变成了大医院。而此时的刘品金却因为医务的繁忙而渐渐忘记了蒙召传道的初衷,每天只顾得行医施药,赚钱扩大规模。就在这个时候,刘品金受到当地一位恶霸和保长的陷害,几乎在一日之间,就让他失去了一切。经历这场变故之后,刘品金彻底向神认罪悔改,再次坚定了奉献传道之路。

1941年,刘品金长老报读了当时的芜湖圣经学校,在那里,他学习了两年。毕业后,刘长老继续深造,报读了上海江湾神学院,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全职侍奉的决心和信心。其时的中国已经是多事之秋,抗日,内战,继而是解放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这一切都增加了教会的变数,也给刘长老的侍奉带去了诸多艰难。

1958年中国大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刘品金突然被捕入狱,经历了三年零两个月的残酷的身心灵的折磨。

三年多的监狱折磨,让刘品金的身心灵都遭遇严重的摧残。尚未康复,又遭遇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一开始,刘品金再次被捕入狱。每天五点起床,除了维持生命的那一点吃饭,每天都要面对饥饿的折磨各种各样的酷刑。除了吃饭时间,每天从早晨五点到晚上九点,都要面壁思过——面向墙壁端正坐直。其间只要稍微动一下身子,就会遭遇毒打,捆绑吊起来等各种刑罚。饥饿、恐怖和酷刑把刘品金几乎变成了一个半残疾人。期间他曾经想过自杀。但蒙主怜悯,至终活了下来。

就在这人间地狱般的监狱里,上帝居然给了刘品金一个特别的恩典。有一天,他偶然在厕所里拾到一本《新旧约全书》,从此,在监狱里,他天天偷看圣经,这成了他极大的安慰,让他挺过了地狱般的监狱生涯。

在监狱中,每当公检法和支左部队要求刘品金写检讨的时候,他都认真地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介绍一遍,这成了他在监狱中的文字布道。

文革尚未结束,刘品金获释,由被监禁改为监视居住。条件是接受“十八条不准”(主要是不准进行宗教活动)。刘品金长老只得在暗中写一点救赎要道的小文章,支持和坚固信徒们的信心。

文革过后,刘品金长老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人了。历经多年的摧残,他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近乎冲动的热忱。但他没有违背自己从上帝那里领受的异象。回到河口,重修毁坏的教堂,重建大家的信心。和弟兄姐妹一道,修建了九草房做教堂。

1983年霍邱县县委书记等政府官员来到河口镇,宣布恢复并开放河口教堂。其后不久,刘品金被推选为霍邱县政协委员,并担任霍邱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协会会长。同时,作为退修医师,被载入《霍邱县志》。但让后人记住他的并非这些光鲜的头衔。古稀之年的刘长老,每天忙碌于福音事工,同时也没有忘记给很多人免费治病,捐建教会,用自己的收入支持年轻一代传道人读神学等等。其中,在皖西一带颇具影响的是他在河口开办的圣经及医务培训班。他以身作则,和学员一起吃住,手把手教导向他们传授医术和圣经。几年下来,他培养出一批具备一定医学技艺的传道医生。这些学员几年后在各地行医传道,建立教会,为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医疗事业和教会宣教,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既改变了一些农村年轻人的命运,也提升了教会的影响力。

时值教会开放初期,新兴的教会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当时信徒多,牧者少。针对这一需要,刘长老每年都会在河口教会举办教会培训班,并以河口教会作为交通学习的平台。六安地区各地数百间教会,常有同工找他求教或咨询教会事务,对当地教会抵御异端邪说,建立健康教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河口“勉励会”,每月14-15日两天汇聚安徽、河南两省近10个县的近千同工传道一起学习,然后把学习内容带回各地教会,教导信徒。那时几乎没有传道受过专门的神学培训,这一形式的培训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习聚会之一。

此外,在刘长老的精心牧养下,河口也是早期教会圣经书籍供应中心,亦一度成为皖西和豫东地区属灵活动中心。刘长老的家向所有信徒开放,几乎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教会同工信众。师母作为长老的贤内助,默默地服侍众信徒,常常一餐需要做几次饭,接待前来求教的信徒。

利用宗教政策的恢复及其特殊身份的关系,刘品金帮助皖西教会培训出一大批年轻一代的传道人和医护人员。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别山传道人张永生就是他按立的牧者之一。他帮助教会恢复与社会的接触,虽然身处一个饱受争议的政治处境中,刘品金长老基本保持了纯洁的信仰,这一点,无论是在哪种教会形态中,其品格和信仰都受到了广泛的尊重。

2000年,行完了一生的劳苦,刘品金长老安然离世,享年87岁。回首他一生的劳苦,看着他一生侍奉的果效,也许他也可以安然向主汇报: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那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

脚注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品金长老的子女,以及多位同工、牧者的倾心帮助,特别是当年刘长老的同工李仁良弟兄热心帮助搜集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资料来源

  • 阮本善著,《见证如云——毕生献给主,夕阳撒余辉》,天风编辑部出版。
  • 刘品金自传,《走义路》。
  • 对刘品金的子女的电话访问。
  • 对刘品金长老当年同工的电话采访。
  • 刘品金长老当年培训的医生传道人。
  • 霍邱县教会同工群内的参与同工。

关于作者

张远来

本文为张远来所作,李亚丁校订。张远来系张永生之子,从小受教于父亲,曾随父在大别山区传道;先后入中南神学院和金陵协和神学院读神学,获神学学士学位。现在广东全职牧会,从事宣道与基督教文字事工。出版过有关圣经人物、教会体制和教会当代发展现状等专著,发表过诗歌、散文、论文等数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