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粤声于1893年出生于东莞塘头厦区牯村。年幼时进椰山基督教礼贤会小学读书,受基督教信仰熏陶,14岁时即决志信仰耶稣基督。从礼贤会中学毕业后,又先后入礼贤会师范学校及神道学校攻读。1914年,21岁的刘粤声在广州河南浸信会教会接受浸礼。24岁时,进入广州东山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深造,在校长因大信牧师(Dr. P. H. Anderson)和杨海峰、白显理(Rev. H. T. Buckner)、湛罗弼(Dr. Robert E. Chambers)等名牧、教授门下受教。由于他天资聪慧,学习勤奋,且品格优良,生活虔敬,故深受师长们器重,和同学们的敬爱,实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18年对刘粤声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是年6月初,他开始在广州河南浸信会教会担任传道之职;6月20日,以应届毕业生中第一名的成绩从神道学校毕业;7月1日是其大婚之日,与俞琼珍小姐结婚。
刘粤声在广州河南浸信会教会传道仅一年,便转往台山公益埠佈道所传道。1920年1月,他又应聘到上海广东浸信会教会担任传道,一年后被按立为牧师。那时刘粤声刚满28岁,成为当时浸信会最年青的中国籍牧师。刘粤声在上海广东浸信会担任牧职共九年,日夜操劳,甚是辛苦,即便在他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那天,非但不得停歇,甚至比平日更忙。他所遗留的日记,记下了那一天的忙碌:
“1928年7月1日,是余结婚十周年纪念之期。回忆此十年来,蒙神恩祐,平安度过,并赐有三女二子。一家七口,本定是日在家欢聚感恩。但是日特别事忙:1.上午九时半参加主日学聚会;2.十时半主理礼拜;3.十一时半主理施圣餐。4.十二时半神道校友会成立聚餐;5.下午二时参加济南惨案后援会;6.三时赴主日学教职员会;7.四时参加永生社会议;8.六时赴崇德毕业公宴;9.入夜八时主理礼拜晚讲道。是日九次赴会,乃余最忙之日,如是过十周年纪念日焉。”其劳碌与辛苦,从这则日记可见一斑。
1929年7月18日,刘粤声接受美国旧金山华人自理浸信会聘请,乘船远渡重洋,出任该教会牧师。抵达后不久,旧金山浸信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欢迎他前来就任牧职。刘粤声在旧金山牧会三年,积累了丰富的牧会经验。
1932年,刘粤声回到广州,担任东山浸信会牧师。当时东山浸信会拥有华南最宏伟的礼拜堂,可容纳会众1500人左右;同时还附设规模宏大的主日学堂,可容300学生上课。自刘粤声接手该教会后,十分注重信徒的灵性栽培工作,周间几乎每个晚上都有各种聚会活动,皆由他亲自主持。每个主日的崇拜聚会更是座无虚席。因此,教会日渐发展,至1934年,会众增至1800余人,主日学达到22个班。除牧养工作外,刘粤声还经常应邀前往各地布道。1932年5月,他曾应邀赴上海主持为期八天的布道会;同年12月前往汕头,共布道16次;在揭阳布道10次。1933年11月,他先后赴广西梧州、贵县、柳州和桂林等地布道;1934至1936年间,他四处奔波,到惠州、韶关、广州湾、雷州,以及上海广东浸信会等地佈道。其脚踪所至之处,都结出累累福音之果。
1933年10月,两广浸信会联会从美国差会手中接办广州东山神道学院。受该学院董事会选聘,刘粤声兼任院长。同年,他又被选为中华浸会百周年纪念筹备会主席。自此,他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忙而不乱,事事应付裕如。1936年10月,中华浸会百週年纪念大会在广州东山举行,全国各地浸信会领袖云集东山堂。作为大会主席的刘粤声,无论在筹备工作上,还是在纪念大会上,以及善后工作上,都充分表现出他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1936年,可说是刘粤声的人生、事业的巅峰。除了继续担任东山浸信会牧师和神道学院院长外,他还身兼七个义务职任,计有:中华浸会百周年纪念会主席;全国浸会联合会会长;两广浸信会联会会长;广州基督教联会会长;广州浸信会联会会长;广州宣教师联谊会会长,以及华南圣言会会长等职。
1938年1月,刘粤声辞去东山浸信会牧师以及所兼各职,应聘前往香港坚道浸信会担任会牧。此后二十年,他专心在香港浸信会工作,直到退休之日。在这一人生阶段,他经历了时局动荡,亲人亡故,及疾病的折磨。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难胞蜂拥到香港。香港各教会纷纷展开救济工作,刘粤声被推举为香港难童院董事会主席,以及基督教联合慰劳团主席。
1940年,刘粤声在广州的住宅遭日军毁坏,其财产、积蓄损失殆尽。面对灾难,他不怨天尤人,坦然处之。在其日记本上,他如此记道:“该屋1933年自建,1940年被毁,在国难中是余最大之损失,约值港币四千元。但神赐之,神亦取之,当谢神也。”是年,刘粤声个人虽遭到极大损夫,但他的福音工作却有极大的收获。1940年圣诞节,他为64人施浸,创坚道浸信会建立以来的新纪录。
1941年圣诞节,香港陷落日军手中,此后数年,香港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中。在这段时期里,刘粤声经历了四姐刘润好的病逝,经济的艰难,疾病的折磨,以及儿女的失学等打击,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他才得享正常的和平生活。从他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其悲喜之情:
“回忆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廿五日香港失陷于日本,因职守之所在,乃忍辱居留香港作一顺民。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非人生活,无日不在恐怖中度日。但感谢主,当余经过死荫之幽谷,神有杖有竿引导安慰,复给教会大为奋兴,生活亦不至缺乏。虽见许多同胞家散人亡,及为飢寒迫死,但余全家平安,是神之厚赐也。”
“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日,闻日本投降,十四日签降约,欢喜若狂,泣感主恩……。 从此祖国亦列四强之一,收回台湾、满州,向建国复兴之途迈进。而余亦得为自由之人,能与祖国相连,深信前途有无限之光明,不胜欣庆。”从刘粤声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对神之诚笃,以及对祖国、对教会之热爱与忠贞。
抗战胜利后,刘粤声曾先后应邀到广州参加两广浸信会六十届年会;到美军舰艇上佈道;到汕头主领岭东浸信会宣教士进修会;到广州长堤基督教青年会布道。
1948年2月,也就是在刘粤声与原配夫人俞琼珍举行结婚30周年纪念会后不久,俞琼珍女士即因病辞世,使刘粤声痛失贤内助。同年8月,刘粤声赴上海主持其二女儿刘笑辉与锺恩光结婚典礼,期间得以认识粱王钗女士,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彼此甚觉志同道合,遂于1948年11月,在上海喜结连理。婚后二人相偕返港。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党执掌政权。1950年8月14日,应广州基督教联会邀请,刘粤声到广州主领培灵会,共讲道六场,使千余会众受益。这是他在中国大陆最后一次布道活动。
1951年,刘粤声就任香港浸会神道学院院长。1953年因患高血压病,遵医嘱辞去神学院长职务。1954年,他当选为香港基督教联会主席。虽然长期受高血压病缠绕,且事务繁多,但刘粤声不以自己的性命为念,照常处理会务,探访教友,登台讲道,直到1958年才不得不遵医嘱退休。从1938年起,到1958年退休止,刘粤声在坚道浸信会担任牧职整20年。
1960年6月24日,刘粤声息劳归主,葬于薄扶林道基督教坟场内。遗下继室梁玉钗女士和七个儿女。其幼子刘少康继承乃父遗志,献身传道。神学毕业后在香港浸信会任传道职,不久即被按立为牧师。其讲道与行事为人,颇如其父。
刘粤声牧师的一生,诚如为其作传的欧阳佐翔先生所言:“传道历四十载,处顺境而不骄,处逆境而不馁,得志之时存戒惧之心,受诱之时存自省之心,遇敌存宽容之心,遇难存感恩之心,罹痼疾存忍耐之心,处穷乏存仰望之心,对难胞存怜恤之心,对亡灵存救助之心,擅长讲道,任事忠诚,文笔锋利,博学多能,待人厚道,事主忠贞。虽无遗产,遗著却有:《信徒秦镜》,《粤声讲道集》等; 香港基督教会史,及两广浸会史略,亦由他的心血渲染而成。这位蜚声粤港的名牧,在世虽然只有68年,他的影响却是无可限量的,他在主之慈怀所享的福乐也是无穷无尽的。主必按他的良善和忠心赏赐他。”
资料来源
- 欧阳佐翔著,《前贤景行录》。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4年5月。
- 吴立乐编,《浸会在华佈道百年史略》。香港﹕浸信会出版部,1970年再版。
- 网络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