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  — 1941

路思义

Henry Winters Luce

十九、二十世纪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教育传教士,在华从事基督教教育工作31载,其一生与山东齐鲁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早期背景

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於1868年9月24日出生在美國宾夕法尼亚州的斯克兰顿(Scranton,PA)之市郊海德公园(Hyde Park)。其祖先于一百多年前从英国移居美国东部,逐渐繁衍成为一大家族。父亲Van Rensselaer W. Luce是一颇具规模的杂货店批发商,在当地社区和教会中颇有声望。母亲阿黛拉•泰德里克(Adelia Tedrick)温柔贤淑,勤劳敏捷,并酷爱艺术。父母二人皆为虔诚、热心的基督徒。路思义生长在这样一个幸福、敬虔的基督徒之家,自幼诚实、善良、热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乐于学习新鲜事物,富于冒险精神。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家乡度过的,除了读书外,他也是他父母所在教会——斯克兰顿第二长老会教会——和当地基督教青年会中的活跃分子。1888年秋天,路思义刚满20岁时,考入耶鲁大学。在校期间他非常活跃,热心参加学生团契活动,曾任耶鲁校园刊物《舞步》的主编。当时海外宣教热潮席卷美国各大学校园,“学生立志海外宣教运动”(The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简称“SVM”)方兴未艾,路思义与与毕特金(Horace T. Pitkin)和爱迪(Sherwood Eddy)两位同学积极投入并推动这场运动,并立志接受神的呼召成为宣教士,前往海外传扬福音,从而成为扬名美国大学校园的“耶鲁三杰”。三人于1892年毕业后,又一起进入纽约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New York)接受神学造就。在那里他们不仅在知识和灵命上装备自己,而且还坚持身体锻炼,同时也在附近教会医院学习基本的医护技术,为将来到海外宣道做准备。两年后,“学生立志海外宣教运动”的负责人邀请他们三人出任巡回干事一年,分头前往美国各大学校园推动海外宣教运动。路思义奉派前往南部和西南部各州大学,在一年时间内带领100多学生加入到海外宣教志愿者行列。在此期间,路思义与学生立志海外宣教运动的杰出领袖约翰•穆德(John Mott)和罗伯特•斯皮尔(Robert Speer)结为终生好友。有资料显示,1894年正是学生立志海外宣教运动扩展最为迅速的一年,“耶鲁三杰”的影响与贡献由此可见一斑。在以后的30多年中,有8000多名大学毕业生远赴异国他乡宣道,而其中又以到中国来的占多数。

一年期满后,毕特金留在纽约协和神学院,路思义与艾迪则转往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继续必修的神学课程。1896年夏天,艾迪和毕特金分别动身前往印度与中国,而路思义则暂时留在美国一年,继续推动学生海外宣教运动。1897年5月20日,路思义在其家乡教会接受按立成为牧师;6月1日,在同一个教会里,路思义与伊丽莎白(Elizabeth M. B. Root)结婚,新娘生于纽约州的优提卡(Utica, New York),婚前是宾州斯克兰顿基督教青年会的社工人员。同年9月,路思义接受美国北长老会(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North)的差遣,携同新婚仅三个月的妻子伊丽莎白登船航向中国。

二、齐鲁春秋

路思义,这位“高高的个子,脸上带有一些雀斑,红发碧眼”的青年人和夫人抵华后,经上海前往山东登州府(今蓬莱)。其中文姓名“路思义”意为:“路”者“道”也;“思”乃“意图,寻求”之意;而“义”则为“公义”。故其全名含意应为:“一个寻求公义的人,毕生行在正直道路上,为造福社群努力不懈。”路思义一生之作为可证此名不虚。

路思义到登州府后,随即到美国长老会宣教先驱狄考文牧师(Calvin Mateer)於1864年创办的“文会馆”(Tengchow College, 齐鲁大学之前身)中任教,开始了在华31年的基督教教育生涯。在最初二、三年中,路思义一边学习中文,一边教授物理学,同时也指导学生研读圣经和开展体育运动。有趣的是,路思义在文会馆师生中发起举办的一场篮球比赛,吸引了附近不少百姓前来观看。有史可查,这是山东省历史上第一场篮球比赛,当时场上队员辫子上下飞舞,时常手脚并用,令当值裁判不知如何“执法”,令场外观众忍俊不禁。

1900年,在华北数省爆发了义和团之乱,史称“庚子之乱”,“耶鲁三杰”之一,先期来华的毕特金于7月1日在河北保定府被义和团杀害,为拯救中国人之灵魂献上了自己的生命。在登州的传教士幸得北洋海军统领萨镇冰的帮助,派兵舰“海坼号”运载传教士到烟台,再由烟台转赴朝鲜汉城以避乱。当路思义在朝鲜获知毕特金为主殉道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什么日子啊!这是充满苦难与逼迫的日子,是由流血与死亡交织而成的日子。” 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仍然坚信上帝的国必将在中国建立起来。

乱后,路思义与其他传教士一起,以耶稣基督“爱仇敌”之大爱来化解仇恨,决心在废墟上重建教会的同时,亦致力于兴办高等教育,藉此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让他们能知书识礼,明辨是非善恶,以达成人类互助互爱的信念。虽然狄考文很早就注重提高教会学校的素质,虽然文会馆在30多年时间里已经为中国教会与社会培养出不少人才,但路思义仍不满足于现状,锐意改革。在他和保罗•伯尔根博士(Paul D. Bergen)的联络、推动与筹划下,在山东的美国长老会决定把文会馆迁往山东省腹地、位于胶济铁路线上的潍县(今潍坊市),并且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的广德书院(Gotch-Robinson Training Institute)联合,终于在1904年,在潍县乐道院旧址所建立的新校园内,正式成立了一所联合的高等教育学府——“广文大学”,该名字是从“广德书院”和“文会馆”两个校名中各取一字而成,英文名则为Shantung Union College,首任校长由保罗•伯尔根博士担任,路思义受任为副校长。1906年,路思义受伯尔根之派,专程回美国为广文大学募款。

1909年3月,路思义感受到广文学生中间的属灵气氛,遂邀请文会馆校友丁立美牧师前来广文大学主领一连几天的奋兴聚会,原本每天只有20分钟的早祷时间延长为一个小时。在丁立美大有能力、富有挑战性的信息之下,有116位学生决志献身传道,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此开始了著名的“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后来在全国各地发展支团13处,拥有团员一千多人,成为中国教会的一支宣教生力军,在中国基督徒学生宣教运动史上留下闪光的一页,丁立美牧师也因此获得“中国的慕迪”之美誉。

1917年,广文大学在济南千佛山下购地六百余亩,建立了大而完美的校舍,随即把潍县的文理学院,青州的师范学院和神学院;还有济南、南京、北京、沈阳和汉口四地的医专全部迁此,并汇集各地的医学人才和设备,合成为最坚强著名的医学院,就此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基督教大学,定名为“齐鲁大学”,聘任方伟廉 (William P. Chalfant)为校长,路思义为副校长。为此他又再次回到美国两年多,四处奔走为齐鲁筹募经费。

三、燕京岁月

路思义对中国教育的第二大贡献,是策划筹建燕京大学。1919年,美国基督教会在晚清时期所创办的三所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与通州协和大学合并组成燕京大学,聘请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讲授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教授为校长,路思义获任副校长兼建校委员会主席之职。燕京大学新址选在北京北郊的海淀区,以淑春园遗址为中心,自1921年开始筹建新校舍。那里原是一个官宦世家的豪华巨宅,气势不凡,景致宜人。为此,路思义数度前往美国筹募资金,有一段时间在美逗留长达五年之久。这是一项艰苦与劳累的工作,经常四出旅行,不常和家人在一起,且长时期忍受着身心疲惫和巨大的压力。然而为了燕大他任劳任怨,甚至牺牲了与妻儿在一起的安逸生活,而且还要忍受有些人对他“摆脱不了金钱”的批评。无论如何,他辛苦募得的一笔笔巨款,终使一幢幢校舍在燕大校园中建立起来。校园的建筑风格与布局无不凝聚着路思义的心血,他认为教会学校必须在外观上融入中国文化,正如基督教应在心灵和意念上被中国人所吸取一样。结果燕大校舍全部采用中国宫殿建筑型式,连校园供水系统的水塔,其外观亦设计成一座13层宝塔,以求融入整体的雅致景观。在校园中央一座湖心小岛上,还建有一座六角亭,上书“思义亭”三个中文大字,以纪念路思义为燕京大学所付上的辛劳,以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26年夏天,燕京大学基本落成并迁入。司徒雷登在其回忆录中称燕京大学的成立是“一个梦想的实现”。这个梦想的实现,除了校长司徒雷登的苦心擘划经营外,路思义亦功不可没。没有路思义所募之源源巨款,这个美丽的梦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嗣后,这座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为校训的教会大学,不但以其精致、优美的中国宫殿式校舍为荣,更以其思想自由的传统和丰硕的学术成果而闻名于世。燕京大学不仅成为中国教会学校中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一所高等学府,而且在政治、文化及国际上也影响最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所学校的文科院系合并,组成北京大学,并由城内迁入燕京大学校址,现在的“燕园”(老燕大校园)仍是北大校园的精华。

除任职于齐鲁和燕京两所大学外,路思义还曾担任总部设于上海的“中国基督教教育会”的秘书长职务,并参与创立了“雅礼协会”(Yale-in-China Association)。

四、美国余生

1927年秋天,路思义因健康原因辞却燕大职务,回到美国,重回久违了的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协和神学院校园,重拾中国历史、宗教与文化之研究,也继续为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筹募教育经费。

1928年9月,路思义接受了康州哈特福德肯尼迪宣教学院(The Kennedy School of Missions in Hartford, Connecticut)的邀请,在那里讲授有关中国的课程。他兴奋的写信给朋友说:“在这里,我可以每天思想中国、讲解中国。……虽然我现在不能身在中国工作,却仍然可以在这里为中国做些事。” 1935年,路思义从肯尼迪宣教学院退休,同年再度回到中国,去济南看望过齐鲁大学后,再到北京,在司徒雷登的亲自接待与陪同下,参观了他的心血结晶燕京大学。目睹美丽壮观的燕大校园,路思义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路思义一生写作出版了五本中文专著,参与编写了中国基督教巨著《中华归主》(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该书于1922年在上海出版,其中的“中国教会中学的统计与调查”部分即为路思义所写;他也是《中国基督教大学》一书的主要译者之一。

路思义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夫妻一往情深,儿女事业有成。他们共育有四个子女,其长子亨利•路思(Henry R. Luce)于1898年4月3日出生在山东蓬莱,曾就读于中国内地会在山东烟台设立的寄宿学校——芝罘学校;15岁时,他回到美国,先后进入康涅狄格州的霍奇吉斯(Hotchkiss)学校和耶鲁大学读书;192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亨利•路思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新闻杂志巨擘,先后创办了《时代周刊》(Time)、《幸福》(Fortune)与《生活》(Life)三大杂志,从而赢得“杂志大王”之美誉。路思义的一个女儿曾任职于山东济南基督教女青年会,最终成为世界女青年会领袖。

在其人生的最后六年里,路思义投身于中国教会大学基金会的工作,并发起创立了一个机构,呼吁美国人关心“世界上六分之五的人群”(Other five-sixths of the world)。

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几个小时后,路思义在家中安然去世,享年73岁。当日他的日记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我们正进入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相信上帝美好的計劃。” 路思义逝后,被安葬在纽约州的优提卡墓园里(Utica, New York)。其妻伊丽莎白则于1948年去世,享年77岁。

资料来源

  • Bettis Alston Garside, One Increasing Purpose: The Life of Henry Winters Luce. New York: F. H. Revell Co., 1947.
  • B. A. Garside著,甘耀嘉译,《勇往直前-路思义的心灵世界》,雅歌出版社,1999年初版。
  • 魏外扬著,《中国教会的使徒行传》,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6年。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