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  — 1843

马儒翰

John Robert Morrison

十九世纪著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的次子,又称小马礼逊。曾作为译员参与中英“南京条约”谈判;并参与中文圣经的翻译与修订。

一、早年背景

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年4月17日生于澳门。他是马礼逊博士八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儿子。还不到一岁时,小儒翰就同他母亲和姐姐于1815年1月离开澳门返回英国。五年后,1820年8月,他们又再来澳门。可惜不到两年,也就是马儒翰七岁时,他母亲因病过世,于是他父亲马礼逊不得不将他送回英国读书。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先后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Mill Hill Grammar School接受教育。1826年五月,马礼逊回英国述职后,马儒翰便随父亲一起启程前往中国。他从他父亲学习中文,并在1827-1830年期间就读于由他父亲创建于马六甲的英华书院。

二、翻译与外交

1830年,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商人急需翻译,年仅16岁的马儒翰就在广州受雇为英商做中文翻译,酬劳为年薪1200元。1832-1834年间,他又成为美国商人及外交官Edmund Roberts的私人秘书和翻译,陪同前往泰国和越南。在此期间,他的中文和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机会。1832-1833年,马儒翰先后编撰出版了《英华历书》(The Anglo-Chinese Calendar and Register for the year of the Christian Era)和《中国贸易指南》(A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这两本书。此外,他还协助裨治文主编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以及配合郭士立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1834年1月,马家印刷所搬到了广州十三行的租屋中,由马儒翰负责经营。

1834年8月1日,马礼逊病逝,马儒翰继任了父亲遗留的对华贸易监督中文秘书兼翻译一职,就此也终结了他们家族的印刷厂事业。同时,他也卷入了1839-1842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的外交事务中,并在当时作为“居中”翻译参与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虽然屡屡易人,但是每任监督都很信任马儒翰。尤其是1836年上任的义律(Charles Elliot)对马儒翰更加器重,他在广州经常和马儒翰商谈,如何能够重新开启中英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当时,马儒翰不但通晓中文,还精通中国的礼数,并擅长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①

英方也确实给了马儒翰发挥才能的空间,从1839年穿鼻海战开始,英军每次北上,都是由马儒翰担任首席翻译,并且每次和中方交涉前,都是由马儒翰先作为居中翻译进行沟通。苏精先生如此概述马儒翰说:1840年英方第一次北征攻下定海后,马儒翰继续随义律北上,负责和中方交涉。8月,英国舰队抵达天津白河口外,马儒翰奉派乘小艇向直隶总督琦善递交公文,随后又担任双方会谈的口头与书面翻译。会谈结束后,英方舰队南下,途径山东登州补给,也是由马儒翰与当地官员打交道。同年10月,舰队到达浙江,马儒翰又陪同义律会见两江总督伊里布,谈判释放俘虏与归还定海事宜。从中可见马儒翰在当时中英关系中所起之作用。②

1841年,马儒翰又和另一位翻译官罗伯聃(Robert Thom)参与了英国开拓从澳门到广州的西江航道。当时有一位英国军官写道:这两位翻译官的语言知识和他们良好的判断力,经常帮助到我们国家的人民,否则我们也许早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也时常减轻各样的困难,包括战争本身所带来的。1843年8月,时任香港总督的璞鼎查(Henry Pottinger)委任马儒翰为香港议政局和定例局委员,兼代辅政司。

三、参与圣经翻译

马儒翰亦接续他父亲生前在广州所负责的教会事工,帮助那些因为归信基督信仰而遭受政府逼迫的基督徒。他还参与修订了马礼逊翻译的中文圣经,并且致信给伦敦传道会要求继续在广州的宣教事工。1838年2月,他还担任了医疗宣道会的记录秘书。

马儒翰对中文之精通,以及他在信仰上的优势,使他成为裨治文意欲合译中文圣经的最佳人选。1834年,年仅20岁的马儒翰应裨治文之邀,与之合作修订、翻译圣经。但他们的合作持续尚不到半年,就因马礼逊过世(1834年8月1日)而发生改变。马儒翰因不得不接手父亲的一些遗职,而变得更加的忙碌,无法投入太多时间在圣经翻译上面。正当此时,麦都思和郭士立两位宣教士加入了他们的圣经翻译与修订工作,马儒翰则转为协助和校订的角色。最终于1840年,马儒翰与麦都思、裨治文和郭士立三位牧师一起合作重译的圣经在新加坡印刷出版。

四、最后日子

1842年,马儒翰致函伦敦传道会,建议将英华书院由马六甲迁往香港,有说法是英华书院第七任校长理雅各牧师征询马儒翰意见后,由马儒翰出面致函予伦敦传道会的,而英华书院于1843年由马六甲迁来香港继续办学。

1843年8月29日,马儒翰因身患疟疾不治而死于澳门,年仅29岁,可谓英年早逝。死后与其父母和早夭的兄长葬于澳门马礼逊教堂旁的基督教墓园内。

脚注

① Susanna Hoe, Derek Roebuck, The Taking of Hong Kong: Charles and Clara Elliot in China Waters, Curzon Press, 1999, pp 55.

② Haijian Mao,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The Collapse of the Heavenly Dynas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8, 2016), pp 170.

资料来源

  • Manuel Teixeira (1984), “The Protestant Cemeteries of Macau, Bureau of Tourism of Macau”.
  • Susanna Hoe, Derek Roebuck, The Taking of Hong Kong: Charles and Clara Elliot in China Waters, Curzon Press, 1999.
  • Haijian Mao,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Opium War: The Collapse of the Heavenly Dynas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8, 2016).
  • 苏精著,《铸以代刻: 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 庄钦永著,《“无上”文明古国:郭实猎笔下的大英》,新跃大学出版,2015年。
  • Starr, J. Barton. “Morrison, John Robert (1814–1843)”.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04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5 July 2016.
  •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in Chines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wan. Retrieved 15 May 2012.
  • Bernard, William Dallas; Hall, William Hutcheon (1847). The Nemesis In China (3rd ed.). London: Henry Colburn.
  •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3). Volume 12. Canton.
  • Sweeting, Anthony (1990).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 to 1941.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Norton-Kyshe, James William (1898). History of the Laws and Courts of Hong Kong. London: T Fisher Unwin.

关于作者

陈睿瑜

作者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道学硕士班学生,在李亚丁博士指导下撰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