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Mc Cartee Divie Bethune

1820 — 1900

麦嘉缔

十九世纪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宣教士、医生、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学者和作家;美国长老会宁波宣教站的先驱者和创建人,“中国医务传道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华二十余载,先后担任过美国驻宁波领事、驻烟台领事、驻上海副总领事以及清朝驻日使团洋员。

  北美长老会

  山东 , 浙江

早年生活

麦嘉缔(Divie Bethune McCartee),又名“培端”。1820年1月13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牧师家庭,家中兄妹十人中排行老大。尽管麦嘉缔的家庭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和宗教环境深深地影响了他——父亲是长老会的牧师,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而外祖父则是伦敦宣教会在美国的海外董事——而且他从小天资聪颖,尤其在语言上颇有天赋,但他在信仰之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青少年时期对信仰之事并不认真,一直到21岁才正式受洗加入教会,此后在思想和情感上都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麦嘉缔14岁就考入哥伦比亚学院,先学习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后转为医学专业。毕业后经过短暂的实习,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并于184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麦嘉缔即开始积极参加宣教和布道的活动,1843年10月以医疗宣教士的身份从纽约出发奔赴中国宣教。值得一提的是他搭乘的商船“女猎手(HUNTRESS)号”是一艘颇有故事的“宣教士船”,至少有四十位以上的英美宣教士曾免费搭乘此船至中国,就连中国的“留学第一人”容闳去美国也是免费搭乘此船从香港到纽约的。此商船的主人奥立芬(David W. C. Olyphant)还支持了第一位来华宣教的美国新教宣教士裨治文(Elijah Bridgman),他本人也因为对在华宣教事业的支持而被誉为“中国宣教之父”。

医疗宣教

麦嘉缔从美国出发后,在香港和澳门短暂停留,于1844年6月20日抵达宁波。此后一年,随着袆理哲夫妇(Rev. R. Q. and Mrs. Way)、娄礼华(Rev. W. M. Lowrie)、克陛存夫妇(Rev. M. S. and Mrs. Culbertson)以及露密士夫妇(Rev. A. W. and Mrs Loomis)等多名宣教士的陆续抵达,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建立了长老会宣教站,将之作为在华总部。麦嘉缔等人开始在宁波建立教堂,设立教会学校兴办教育,开办诊所和医院进行医疗宣教活动。

因为当时宁波开埠尚不久,地方上从当局到百姓都对外国人不够友好,所以麦嘉缔经过不少周折才在1844年的12月,正式在宁波北门内佑圣观租到一间房子,在此定居下来并开办了一家诊所,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载的医疗宣教生涯。

美国长老会著名宣教士丁韪良(William A. P. Martin)在宁波与麦嘉缔有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共事,他在自己的《花甲忆记》一书中是这样描述麦嘉缔的:“他仁慈而富有才华,同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相处的很好。他的医术使他在中国人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曾经给一位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做手术,那人重见光面的时候欢呼道:‘我从没有想到外国人会长得像这样!’这显然是指麦嘉缔医生。他失明已经七年了,总是听到人们谈论‘红毛’或者‘鬼子’。”

一位宁波当地的基督徒则如此评价麦嘉缔:“麦嘉缔博士是一位医术非凡的医生,他在美国的时候就因为医术高超而名声斐然。来到中国,他又熟悉了中医药疗法。因此,不论是官宦、富绅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因着被他的成功医治而愈发信任他的医术。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宁波地区,不论他何时去附近的村庄宣教,人们都会乐于接待他。他们不仅款待麦嘉缔,还愿意租房子给他设立小礼拜堂。因着麦嘉缔的医术和福音工作直接影响,不少人信了基督,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还成为了有用的传道人和教师。”

从这些较为客观的第三方评价可以看出,麦嘉缔在医疗方面的工作果效非常显著,使他在当地人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也使他在宁波的宣教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麦嘉缔在宁波期间收养了一名女孩金雅妹(又称金雅梅、金韵梅),并将其带至日本和美国进行栽培。使金雅妹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女留学生、女医生,为中国的女性医疗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麦嘉缔来华的医疗宣教活动多在宁波进行,但在1862-1865年期间,他也受命在山东烟台开辟传教区。虽然麦嘉缔在烟台时间较短,宣教成果也不显著,但他在烟台期间适逢当地瘟疫流行,他的医者仁心和有效救治对于西方近代医学在山东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麦嘉缔在烟台所作的基础工作也为后来到达的宣教士开展事工做了很好的准备。

文字宣教

麦嘉缔在华宣教期间,出版了约三十余种著作,包涵宗教、历史、天文、地理等方面,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宁波期间出版。起初他因为中文水平有限,只是将米怜(William Milne)等前人的中文著作略加修改就进行出版。到1848年之后,他已经可以流利地运用宁波方言,因此就开始独立撰写一些福音单张和小册子。这些小册子数量比较多,传播也很广,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西士来意略论》和《真理易知》。后者还被长老会在日本的宣教士赫伯尔尼(Dr. Hepburn)翻译为日文传至日本,成为最早采用日文传播新教教义的福音册子。

1850年之后,麦嘉缔开始修订和出版篇幅较长的著作,如《新纂灵魂篇大全》、《万国纲鉴》、《平安通书》、《初学编》等。其中《平安通书》从1850年到1853年,一年一册每册约340页,共出了四册。内容包括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天文地理知识,比如太阳系介绍、日晷图说、日月蚀图说、四时节气说、时刻论、潮汐图说、西洋历法缘起、镇海潮汐时刻表等。并且此书的部分内容被魏源的《海国图志》征引,在中日两国知识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外交贡献

麦嘉缔在华宣教期间,不仅在医疗和文字宣教上做出重大贡献,还在中美外交事务上多有建树。1844-1861年,他在宁波曾担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驻宁波代理领事,在任期间主要是处理一些与美国公民有关的小案件。1862-1865年在烟台从事宣教和医疗工作期间,担任过一年左右的美国驻烟台领事,并处理了梅礼士教案。1872-1877年在上海先后担任过美国总领事馆翻译官和美国驻上海副总领事。

此外,从1872至1890年的近20年间,麦嘉缔还参与了中日之间从外交到战争的全过程,在当时的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早在1872年,时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翻译官的麦嘉缔就跟随中国特使陈福勋赴日,成功解救了秘鲁船只“玛也西号”上中国苦力二百余人。然后短暂留日任教数年,于1877年被清政府聘为首届驻日使团洋员,担任翻译官和顾问。并在1879年,参与调停中日琉球争端,向美国总统格兰特提出“二分琉球”方案。

晚年

晚年的麦嘉缔大部分时间都在日本从事教育和宣教事业,却从未完全断开与中国宣教的联系。他在1877-1880年一直担任中国驻日使馆的洋员和翻译官;1882年曾经向夏威夷火奴鲁鲁(Honolulu)的华人传教。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还在东京和广岛等地向清军俘虏传教。直到1900年因为健康原因回到美国,同年7月,麦嘉缔病逝于旧金山,歇了他一生佳美的宣教脚踪。

归属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fro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copyright (c) 1998 Gerald H. Anderson, by permission of The Gale Group;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资料来源

  • McCartee, Divie Bethune, and Robert E. (Robert Elliott) Speer. A Missionary Pioneer in the Far East; a Memorial of Divie Bethune McCartee. New York, Chicago [etc.]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22. Accessed February 16, 2018.
  • http://archive.org/details/mis...
  • 丁韪良著,沈弘译,《花甲忆记》。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吴义雄著,《开端与进展: 华南近代基督教史论集》。台北市: 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6年。
  • 田力,“长老会传教士麦嘉缔研究”。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

关于作者

趙永成

作者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硕士班学生,在李亚丁博士指导下撰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