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Shen baoluo

1917 — 2011

沈保罗

华人基督教会名牧、释经学者、香港颂主堂创办人。曾先后在上海、台湾、香港、美国传福音,建立教会,从事神学教育与写作。

  香港 , 上海 , 台湾

沈保罗于1917年夏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在六个儿女中排行第三,故被称为三少爷。他的出生给沈家增添了莫大的喜气。然而不久沈家却遭逢骤变,六儿女中其他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皆相继患病去世,只剩下这位三少爷。因此沈保罗被视为沈家的命根子、唯一的财产继承人。父亲待他如同珍宝,经常把他抱在膝上。年龄稍长,就被父亲送到私立英语学校接受西式教育。娇生惯养反使他任性骄纵,胡作非为,在学校经常与人打架争闹,少年时更沉迷于赌博,挥霍无度。父亲无法,只好把他送给一位叔父管教,这位叔父是个基督徒,就把年少的沈保罗带到了教会。

一天晚上,叔父带他去参加一个布道会。会上他深深被传道人的信息所打动,结束时他回应传道人的呼召,作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成为了基督徒。此后他决定洗心革面,遵照圣经上的话去行事为人。但其信仰难免与家庭的传统习俗发生冲突。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吃饭时,他首先向神感恩谢饭,父亲见他为食物竟向自己以外的人感谢,怒火中烧,就给了他一记耳光。要是在以往,这个少年人一定会大发脾气,但这次他却毫无反抗。这个改变反而令他的父亲十分惊讶。不久,父亲在离世前两星期前也接受了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

父亲是在沈保罗16岁时离世的,其后不久,沈保罗受感召要奉献自己,全时间事奉主。父母本来一心希望他学医,当寡母得知他违背父母的心意要去做传道人时,气得把手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声称要与他断绝母子关系,并除去他继承家业的权利。但沈保罗不为所动,穿着身上仅有的一套衣服,手提一个小小的皮箱就离开了家,进入上海伯特利神学院接受装备。家庭的离弃使他必须紧紧地倚靠神,在校学习期间,他以服务和誊写来为自己赚钱生活费,并且发奋努力学习。在神学院最后一年中,沈保罗认识了一些在中国偏远地区服事少数民族的西方传教士。他深受西教士的激励,心中不断思想,为什么外国传教士愿意负起这向偏远同胞或少数民族传福音的任务,而我们中国基督徒反倒没有人愿意去呢?最终他在祷告中领受到神的呼召,从伯特利神学院毕业后,便前往中国云南西康边疆宣教。他和当地少数民族一样,穿草鞋,讲土话,吃完饭后用舌头舔净饭碗。刚开始时他很不习惯,但看到内地会传教士们和当地土著一起如此用饭时,他不禁感到羞愧,才能够谢饭并且说“阿们”,才能够把饭吃下去。

内地会传教士李崇德(Francis Julius Fitzwilliam)对沈保罗的生命影响甚大,激励他再次把自己的生命献上。在傈僳人的土地上,他开始用很多时间研读圣经,建立起他一生对释经的热诚。后来李崇德不幸感染上致命的伤寒(Typhus Fever),而当地又无医生、医药可以施救,在昏迷中于1940年2月25日安然离世归回天家。李崇德当时年龄尚未满38岁,遗下妻子和未满11岁的儿子。沈保罗和另外一位青年传道人将他安葬,并在墓前立了一个木制十字架,以纪念这位为主摆上、为中国献上生命的传教士。多年以后,沈保罗在各种福音大会上,多次作见证说:“我站在这位西方宣教士墓旁举目仰望,似乎在灵里我已经身在天庭,面对面对父神说‘父啊! 一个白人弟兄,远渡重洋万里来到中国,为我们的同胞而死。我是中国人,父啊,虽然我已奉献过,但我愿意第二次再奉献给天父……。只求你使用我去传福音,不敢离开你的呼召,不敢怠慢!’”

由于水土不服,加之难以适应当地不合卫生的生活习惯,沈保罗患上了肠胃病,最后不得不离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前往中国内地会语言学校疗养。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女护士长黄从洁,在接触与交往中很快地赢得了她的芳心。当他们结婚时,沈保罗亲手用蚊帐为新娘缝制了婚纱。

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宗派或团体支持,生活一度十分艰难。更为不幸的是沈保罗染上了肺结核,在卧床四个月中,他不但面对死亡威胁,又担心留下身无分文的年轻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背诵圣经。有一天晚上,当他默诵约翰福音3:16节时,感到自己被提到天庭,彷佛看到神和祂儿子谈论对世人的爱。这一属灵经历使他重新认识到神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帮助他突破了沮丧的心境。

康复后,沈保罗夫妇又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家庭再添欢乐。然而好景不长,欢笑便变为哀伤。由于缺乏营养,孩子诞生后不久便夭折了,夫妻俩在悲痛中安葬了小孩子。此后二人同心,相扶相偕,把前路交托神手中,靠主重拾事奉的喜乐。神恩待、怜悯他们,再赐给他们两个女儿。

1940年代末,沈保罗曾服务于上海青年归主协会,担任区域总监,兴旺青年事工。他还与计志文牧师创办了中国布道会,传扬福音,建立新的教会。

1948年,沈保罗奉派到台湾植堂。他偕妻带著四个年幼的子女去到台中,始建新的教会。除了牧养教会外,他还建立起一所圣经学校,并且开始在台北及其它城市建立教会。不久,他又与妻子在台北为有需要的孩子建立了“颂主儿童之家”,使许多孩子在他们夫妇二人的护荫下成长。过多的劳累令沈牧师再次病倒,这次是严重的心脏衰弱,虽然神医治了他,但却给他留下“肉身上的一根刺”(心脏一直不好),必须时刻倚靠主。

1949年,在美国联合弟兄会赞助下,沈保罗到美国进修。深造期间,他有机会在西方人中间布道,随后英国及欧洲城市宣道之门也为他打开。1955年福音联合弟兄会进一步赞助他们整个家庭移居美国俄勒岗州。之后他们整个家庭曾穿越多州旅行布道。在布道会上,沈保罗时常安排孩子们在说英语的教会中献唱中文诗歌。

1950年代后期,沈保罗来到香港,后于1968年创立了基督教颂主堂,并担任主任牧师。后来他又用了三年时间进修,在58岁时获得教牧学博士,并参与训练年轻一代的传道人。

沈保罗先后在台、美、港多地植堂牧会,教授神学课程,从事写作,并经常开办释经讲道研习会。他曾经服事过的福音与教育机构和教会计有:上海青年归主协会、中国布道会、中华基督徒福音传道会、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西雅图证道堂、康郡福音教会,以及香港与台北等地的基督教颂主堂。

在文字事工方面,沈保罗牧师除了主编《讲坛分享》外,还写下了不少释经作品,其主要著作包括:《超越的追寻--腓立比书讲解》、《天窗--以弗所人书讲解》、《真知的灼见--歌罗西书讲解》、《确凿不移的真理--罗马人书讲解》、《基督徒生命的特征--八福的讲解》、《主的面容》、《神心意内在的奥秘》、《如何可以不忧虑》、《释经讲道回忆录——六十五年释经讲道经验谈》及《释经讲道讲章操练——沈保罗牧师精选讲章三十二篇》等。

沈保罗70岁时,不得不面对他人生最大的功课,就是他挚爱的妻子、生命的伙伴、最忠实可靠的同工病了,需要他常常陪伴在身边。1997年6月6日,这位与他共度了56年又三星期的伴侣,被主接返天家。妻子离世后,他仍继续不断地讲道、写作。虽然年迈体弱、多病的身体,有时会影响他的情绪,分散他的专注,但他仍常常勉励自己说:“何必为明天担忧呢?好好过完今天吧!”他在书房中写下这样的祷告:“主啊,祢把我带来不会没有目的的,我只要谦卑顺服在你的手下,安静地看祢如何行事。我得承认,有时我仍有软弱,盼望看见工作的果效。但求祢保守我,在没有什么果效时仍然忠心。在工作孤单时,体念你在世的光景,好让我忍受环境的一切。在身体软弱时不自怜,反而肯去想到别人,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阿们。”2007年7月,一群在香港的弟兄姊妹为他庆祝90岁荣寿,同时把这位事主逾六、七十年的神仆的经历写下,作为后辈的激励。

沈保罗牧师最终于2011年12月26日下午在美国三藩市寓所内安息主怀,荣归天家,在世寄居94载。其后于2012年1月7日及9日,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及西雅图的教会为沈牧师举行了记念追思礼拜。

资料来源

  • 香港颂主堂编写小组:“沈保罗牧师的事奉足迹”。2017年8月7日。
  • 黄锡培著,《舍命的爱——中国内地会宣教士小传》。美国中信出版社,2006年。
  • 网络相关资料与报道。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