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Xu Baoqian

1892 — 1944

徐宝谦

民国时期著名基督教教授、作家与学者;农村社会工作者;平信徒领袖。

  燕京大学

  北京

徐宝谦,字六吉,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3月12日生于浙江绍兴地区上虞县,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耳熏目染儒家与佛教礼仪,学习中国的古典诗文与哲学。年少时,进入绍兴府中学堂就读,至1910年毕业。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北京税务学校。临行前,伯父(父亲已亡故)与其约法三章:一不可信“洋教”;二不可加入革命党;三不许剪辫子。不想他此去竟事与愿违,反其道而行之。

1913年,当他在税务学校读二年级时,有美国著名布道家穆德(John R. Mott)和艾迪(Sherwood Eddy)两位博士到北京来布道,徐宝谦前往聆听,大受感动。此后他参加了圣经研究社,开始查考圣经,并不时向查经班主领人步济时(Stewart Burgees)请教。求学问道之心促使他前往米市胡同伦敦会礼拜堂参加聚会,或有不解之处就向该堂主任牧师诚静怡博士求教。经过一年多的追求,他深觉基督教信仰与儒家教训并无冲突,遂决志成为基督徒。1914年,诚静怡博士为其施洗。

与同时代基督教学者相比,徐宝谦是一实干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介入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早在1914年, 他就和步济时一道发起“社会进步社”(Social Progress Club),有三百多名学生参加这个团体的各项服务, 如兴办平民夜校, 进行社会调查, 对大众演讲, 救济灾荒等。

1915年,徐宝谦从税务学校毕业。面临选择,他毅然放弃优厚的海关职业,却遵循耶稣基督“我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教训,接受了收入菲薄的北京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干事之职。当时他已与吴洁女士结婚成家,还要偿还过去四年税务学校全免之学费,经济负担可谓不轻。但夫妻俩志同道合,轻看钱财,顶住压力,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徐宝谦担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生干事之职约六年之久(1915-1920),工作十分出色,使青年会成员数目大为增加。1919年他又与胡学诚一起发起“基督教新文化运动”,创建“生命社”,创刊并主编《生命月刊》。

1920年,徐宝谦赴美国求学深造,进入纽约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攻读宗教与哲学课程;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进修教育学。在此期间,形成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爱主义思想。1924年学成回国,应聘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任教,主授宗教与哲学等课程。同时仍在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并兼任“唯爱社”总干事职。1926年燕京大学自北京城内迁往郊外校园新址,他参与创建了“燕大基督徒团契”。1932年他出任燕大宗教学院代理院长,主编《真理与生命》刊物。徐宝谦在燕京大学执教十一年,这一阶段可谓他人生的黄金时期,学术成果累累,且桃李满天下。

1930年至1931年, 徐宝谦任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特别干事,曾去欧洲小住。1931年,他再度赴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终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是《新儒家思想的伦理现实主义》(Ethical Realism in Neo-Confucian Thought),旨在探讨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之沟通。

完成博士学位后,徐宝谦仍旧回到燕京大学任教,但此后他越加看到中国农村教会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他视乡村服务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觉得要改变中国,首先要改变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多的农民的生活状况。所以他经常带领学生下到农村,深入民间去了解农民,帮助农民,把耶稣基督的爱实践出来。

1935年,江西黎川县邀请徐宝谦出任该县实验区的总干事。为实践自己多年来服务乡村的意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在燕大令人羡慕的教职、高薪和优裕的生活,将家眷安置到浙江上虞老家,自己前往黎川就任。他在黎川工作一年多,致力于建设一个基督化的农村社会。事后他写岀《江西黎川实验区工作报告》一书,留与后世。

1936年,徐宝谦重返学术圈,先后任教、服务于上海沪江大学和震旦大学。抗战爆发后,他几经辗转去到四川成都,在华西大学神学院任教。当时,金陵神学院章文新(Francis P. Jones)教授正在华西坝推动和筹备一项文字事工,即计划把基督教历代名著翻译成中文。文字工作历来是徐宝谦所擅长和所锺爱的工作。他过去除主编过《生命》和《真理与生命》等基督教刊物外,也曾翻译过奥古斯丁的《上帝之成》和《忏悔录》等名著。故此,当章文新于1942年招集人才,欲将译书计划付诸实施之时,徐宝谦众望所归地应邀出山,主持实际翻译工作。他随即成立了“载社”机构,主持商订岀应译书目,以及翻译方法等细则,从而正式启动了这一宏大的翻译工程。

1944年,公理会在重庆召开伤兵救护队研讨大会,邀请徐宝谦做大会讲员。他向来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故欣然应邀赴渝。那时,成都与重庆之间交通十分不便,他只能搭乘邮车前往。不幸的是,这趟邮车途中翻覆,徐宝谦被邮包所压致伤,虽被送往医院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而逝,年仅53岁,时为1944年1月2日。

归属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A Dictionary of Asian Christianity, copyright © 2001 by Scott W. Sunquist,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资料来源

  • 查时杰,《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
  • 谢扶雅“忆徐宝谦――纪念他殉公三十周年”《谢扶雅晚年文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7年。
  • 章文新《岁月如流――章文新自传》,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9年。
  • 沈宗瀚“忆徐宝谦博士”《传记文学》第62卷第2期,1971年。

关于作者

李亚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