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世华中国研究中心 主页 主页
Mountains

1921 — 2005

许乐宾

福州基督教天安堂主任牧师。

  基督教卫理公会

  福建

许乐宾,又名许约瑟,祖籍兴化,于1921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四日)生于福州。其曾祖父许播美牧师是中华美以美会第一位华人牧师,同其曾叔祖父许承美,许扬美,以及林振珍、谢赐恩、李有美和叶英官共用中华美以美会“七金灯台”的美誉。许乐宾的祖父许则雅,从医;父亲许世馥,解放前被中国政府派驻南沙从事气象观测。许乐宾共有五个兄弟,他排行第二,自幼受其浓厚虔诚的基督教家庭氛围影响,熟读圣经、渴慕真道、品学兼优。

1942年许乐宾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元月30日晚于上海麦家圈天安堂尚未听道之前,得到圣灵初次浇灌。他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他抓住,内心觉得悬悬无定,好像一种极大的饥渴得不到饱足一样,使他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随后他极其渴求得到真理,尤其是有关上帝存在的问题困扰著他,于是他约见当时著名的满有圣灵能力的赵世光牧师。3月6日下午在赵世光家里(上海王家沙花园14号)经历了决定他一生的蒙恩过程,圣灵大大充满他,使他得到完全的重生,真正得著了耶稣基督,从前对神的许多疑惑荡然无存。赵牧师送他希伯来书3章14节,他牢记一生。他认为,得救固然是神的恩典,但罪人的主观意愿也相当重要。他得救之后有三个明显的感觉:渴慕真道,对罪敏感,有爱心。还有,他得救之后,足有两个月的时间里,圣灵无间断地在他心里向他说话;以后还有几次圣灵恩膏的浇灌,那种涌流几乎叫他承受不了。

1944-1948年,他先后在苏州永丰商行和上海救济总会当职员。1950年秋在当时特殊困难的处境下,他决意做传道人,入学福州仓山麦园路的福建协和神学院。1952年赴南京就读金陵协和神学院。1954年毕业,回到福州,最早在南郊义序乡村传道,后到台江尚仁堂做传道。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但他坚守正道,为主作了美好见证。1968-1978年被迫在台江无线电八厂任电工,但他恪守职务,勤奋工作,受到工厂表彰和众人称讚。文化大革命后他重新走上教会工作岗位,1985年2月他被按立为牧师,历任福州市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福州市基督教天安堂牧师、主任。神给他祷告的能力和讲道的恩赐,在福州教会中颇有影响。

许乐宾有祷告的见证,比如,他曾使一位弟兄的肿瘤消没;在义序使一位垂危病人从濒死的境地被救活。他也精于圣经研读,善于发扬运用圣经真理,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在五十年传道生涯中,主使他所传的道满有能力,他讲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信徒特别喜欢听,尽管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大家都能听得明白扎心,促人心灵苏醒,生命得到造就更新。他尽心尽职的宣讲福音,使许多慕道友悔改归主。

许乐宾为人态度诚恳谦和,他的言语举止给人温暖可信赖的感觉,因而成了广大信徒的知心朋友。不管在什么处境下,他对信徒都热心牧养,谆谆教导,特别是对青年人更是倍加关爱,精心呵护,常加班加点地在真理上栽培那些青年团契,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信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培养造就他们成为主的门徒。

许乐宾被称作“劳苦传道教导人的”牧者 。他经常深入信徒家庭探访、传福音、慰问信徒。农村教会经常请他去讲道,他不辞奔波劳苦。有一次他去闽侯南通讲道,路上翻车摔伤了腰,他仍然坚持到教会把道讲完。在义序传道时,他从福州城区步行前往乡下,他乐此不疲,跋涉往返于田野与百姓之家的阡陌之中。他的生活非常节俭,由于他是独身,经常是白开水配干粮,或者囫囵饭菜一锅煮,焦味夹生凑著吃。他轻看财利的享受,淡泊各种名誉地位,一心扑在传福音的事工上。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经常提醒自己行为当与蒙召的恩相称,不失牧者风范。

许乐宾对同工热情相待,真诚相助;对长辈尊敬有礼;对晚辈谦虚关怀。福州天安堂前主任牧师杨昌栋在世时,经常夸讚他的事奉,与他交为知己,共做主工。对堂会年青的传道同工,他热心栽培,放手使用。晚年退休后,他积极启用年青传道挑大梁,出于公心热情扶持,不随便干预。

在21世纪头3至4年的时间里,许乐宾罹患老年痴呆症。自2003年起,因大脑萎缩逐渐丧失记忆和思维。2005年秋,他卧床一个多月后,于11月14日安息主怀。

资料来源

  • 林祥明,“许乐宾牧师生平介绍修改稿”,2006年3月16日。
  • 许乐宾,《蒙恩见证》,1982年1月25日,福州天安堂 。
  • 许乐宾填写的“宗教界人士登记表”。

关于作者

黄时裕

福建神学院教师、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