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字汝鼇,于1860年(咸丰十年)岀生于广东省高要县蟠龙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少年始,酷爱读书。白日在田间劳作,夜晚秉烛苦读,终于学有所成,于1881年考中秀才而成为体面的乡绅。此后,他在乡塾里面教书。
是时,基督教经西方传教士努力,已传入其家乡多年。杨海峰是从一位名叫张玉屏的基督徒口中听闻到基督福音的,并对之深感兴趣。经认真研读圣经及基督教教义后,内心深受感动,遂决定接受福音,作耶稣基督的门徒。但因其父母反感“洋教”,又因他是一个大孝子,不愿因信仰缘故与父母冲突,故拖延五年之后,才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
杨海峰归信基督之后,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他不但不再拜偶像,而且不顾家人反对,尽毁家中偶像牌位,因此为族人所不容。无奈离家去大塘山,在那里一边教书,一边传福音,不久带领多位乡人归主。
1888年,浸信会美籍传教士士文牧师(E. Z. Simmons)看中杨海峰的学识与才干,又见其有宣教之热忱,即认定他为可造就之材,于是邀他到广州,一边在研经班学道,一边在广州宣道堂传道。经过一年时间造就后,他先赴肇庆担任浸信会传道之职,不久受聘于广州宣道堂担任牧师。从1904年起,杨海峰到广州惠爱八约浸信会教会牧会七年之久。
杨海峰是早期基督教教育的先驱者。早在1889年,为使教会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广东浸信会教会召集会议,商讨建立教会学校事宜。杨海峰应邀参加,并被推举为华文书记,负责起草学校章程。此后他协同负责同仁,积极投入到建校工作中去。1890年,学校建成并开始上课,定名为“培正学校”。杨海峰除担任国文、史地等科目的教授外,还兼任学校的行政工作。此后十几年中,虽然校址几度迁移,他始终参与校务工作。1900年义和团之乱时,中西传教士、牧师多撤往他处避难,培正学校也一度因师生四散而停办。杨海峰却坚持留守在学校,使之免遭劫掠。乱定后,培正学校能够迅速复校,并得以发展,杨海峰功不可没。
除了在培正学校培育人才外,杨海峰亦于1911年受聘为广州东山神学院教授。该神学院前身是美籍传教士纪好弼(Rosewell H. Graves)牧师在广州五仙门所创办的圣经研讨班。杨海峰是华人牧师中受聘为该神学院教授的第一人。此后他在这里执教16年之久,为教会培养众多人才,直到去世时为止。
杨海峰在基督教文字事工方面也颇有贡献,著有《教会学》、《基督教历史》、《浸会体制》等著作。在他去世前数小时,还在编写《启示录注释》,其勤辍笔耕,由此可见一斑。杨海峰于1927年2月15日逝世于广州,享年67岁。
资料来源
- 查时杰,《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
- 欧阳佐翔,“杨海峰牧师传略” 《华人浸信会史录,Vol. V――先贤传略》,香港:浸信会岀版部,1972年。
关于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