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 1970
英國傳奇女宣教士、慈善家,以“小婦人”聞名世界。她在中國宣教十八年之久,在山西開設“八福客棧”;收養孤兒;抗戰時帶領百名孤兒“千里大遷移”。
1897 — 1967
英國“中國內地會”女宣教士,在中國山西宣教13年,並影響其兩位弟弟,巴富羲和巴輔勝都加入中國內地會來華宣教。她在中國的事奉也深深地影響了倪柝聲、楊紹唐等中國傳道人。
1851 — 1883
十九世紀英國“中國內地會”醫療傳教士。曾服務於歐洲和中東地區不同的醫院和診所。
1871 — 1960
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山西、甘肅和新疆宣教的英國女傳教士,與蓋群英、姐姐馮貴珠一起被稱為內地會“三女傑”,她們曾多次沿“絲綢之路”穿行於戈壁沙漠,把福音傳給各族人民。
1869 — 1960
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山西、甘肅和新疆宣教的英國女傳教士,與蓋群英、妹妹馮貴石一起被稱為內地會“三女傑”,她們多次沿“絲綢之路”穿行於戈壁沙漠,把福音傳給各族人民。
1859 — 1954
中國內地會的英國宣教士。1896年奉派來華,到山西潞安從事宣教工作。1900年“庚子事變”中,他帶領妻子兒女從山西逃亡到漢口,經歷九死一生。著有《神蹟千里》一書留於後世。
1878 — 1952
20世紀初在中國山西、甘肅和新疆宣教的英國女傳教士,曾多次沿“絲綢之路”穿行於戈壁沙漠,把福音傳給各族人民。她們是最早穿越戈壁沙漠的西方婦女,著有《戈壁沙漠》等書。
1566 — 1640
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1605年來華;1616年“南京教案”時被驅逐出境,後於1624年底返回中國,至山西傳教;1640年4月卒於山西絳州。被稱為“中國山西開教之宗徒”。
1908 — 1939
中華內地會英國醫療宣教士。服務於山西省長治基督教鴻恩醫院(Wilmay Memorial Hospital),任主治醫師、院長。因搶救傷兵感染傷寒而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1861 — 1946
英國著名傳教士,“劍橋七傑”之一,繼戴德生之後的“中華內地會”總主任。在華宣教60載。
1877 — 1922
中華內地會醫療宣教士,服務於山西平陽府基督教善勝醫院長達16年之久,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1905 — 1996
英國的“中國內地會”來華宣教士,在華宣教21年,期間親歷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親眼見證了風雨飄搖中的中國教會的苦難和成長。因其豐富的寫作記錄了中國教會及中國內地會的歷史,故被稱為“中國內地會先生”(Mr. C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