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Mountains

? — 1917

巴彩英

巴彩英,英國人,“中國內地會”女醫療傳教士。1891年來華後,先後在江西和浙江等地從事醫療宣教26載,最後因感染傷寒病而死,葬於蘭溪。

  中國內地會

  浙江

巴彩英(Eva. J. Palmer),英國人,1891年10月,作為醫療傳教士,加入戴德生內地會宣教團隊來華,先到江蘇揚州語言培訓學校學習中文,接受裝備,然後被派往江西玉山開始醫療宣道。當時玉山內地會佈道所已頗具規模,1890年時已有守聖餐信徒96人;在江西廣信河流域已有8個佈道所,分別由16位未婚女傳教士指導中國助手推展福音工作。

由於巴彩英江西玉山廣信河流域工作成績突出,1894年她被內地會差派來到浙江金華的蘭溪縣。該地地理位置優越,自古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稱。自南宋以來,曾是浙中金衢盆地經濟區中心,延續達800年之久,素有“小小金華府,大大蘭溪縣”之美譽。早在1867年,內地會傳教士童跟福(George Duncan)巡遊傳道至蘭溪;1870年,內地會在此地立會佈道。1871年,寧波內地會牧師王來全在蘭溪設立佈道點,但是有三年之久沒有常駐的外籍傳教士,截止到1876年11月,僅有3人受洗成為基督徒。巴彩英的到來,成為蘭溪佈道所首位駐堂外籍宣教士。直到1897年,才有英籍女傳教士戴瑞安小姐(Miss Tranter)來到蘭溪與巴彩英同工。

經過巴彩英與戴瑞安多年的不懈努力,蘭溪的宣道工作得到拓展,到1899年,從原來的佈道所,建成一所小禮拜堂。同工團隊計有2名助理傳教師,3名女傳道;會眾計有男信徒10名,女信徒8名。累計以往受洗14名,當年5名,合計19名。

1900年7月,義和團運動波及到衢州,發生了令人震驚的“衢州教案”,導致大小11位外籍傳教士及其眷屬被殺。為了安全起見,巴彩英和戴瑞安等同工在當地官府的勸說下,離開蘭溪前往上海避難。雖然教會事工一時受阻,但庚子教案後,蘭溪還是有3人受洗。1901年,巴彩英離華返英休假。1902年5月,戴瑞安攜李小姐(Miss Twizell)返回蘭溪。1902年12月14日,巴彩英從倫敦再次來華,於1903年4月回到蘭溪。1904年,戴瑞安調至永康,巴彩英和李小姐繼續留在蘭溪工作。

巴彩英不僅醫術高明,更以基督之愛服務當地百姓。許多患者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去其診所,她都會手到病除,其醫術和美德在蘭溪城裡有口皆碑。巴彩英也關注到鴉片給當地民眾帶來的毒害,1912年,她引用先進的“馬來療法”,使上千名不同年齡的吸食鴉片者只需交納幾元錢的成本費,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有效地戒除毒癮。

1917年9月24日,巴彩英因染傷寒病而去世,逝後被安葬在蘭溪城北岩頭姚大灣的教會墳山上。因她生前深受教會弟兄姊妹的愛戴,後來有許多弟兄姐妹去世後,都願意葬在巴彩英的墳墓周邊,以陪伴她。

雖然巴彩英的墳墓在非常年代被毀,但除不掉當地人民對她的緬懷。2016年8月,有人在諸葛鎮土泉古玩店發現了巴彩英的青石質的墓碑,據店老闆說,墓碑是在蘭溪永進化工廠附近收來的。2018年春,蘭溪基督教會出資把巴彩英的墓地,以及周邊的墓地都修繕一新,此後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弟兄姊妹紛至沓來瞻仰追思她。誠如聖經所說:“……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示錄14:13)

資料來源

根據尋訪傳教士足跡工作室:“埋骨蘭溪的傳教士:巴彩英”一文,以及網絡相關資料編輯整理。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