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背景
曹雅直(George Stott),蘇格蘭人。他自幼生活在農村,19歲那年,有一天不小心在路上摔倒,膝頭撞到在石頭上,腫了起來。就是因為這個意外,令他兩年後不得不把左腳截去。截肢之後,曹雅直在床上躺了九個月。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接受了主耶穌作他的個人救主。康復幾年後,他從朋友口中得知中國福音事工的迫切需要,就決定到中國去宣教。可是因為他後天的身體缺憾,幾乎沒有哪一個差會願意接納他——除了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中華內地會。當時戴德生望著拄著拐杖,只有一條腿的曹雅直問:“你只有一條腿,為何如此想前往中國宣教?”“因為我看到那些有兩條腿的人不去,所以我必須去!”戴德生再問:“如果發生暴亂,你要怎麼逃?”曹的回答,成為後世傳頌的經典:“我根本不曾想過要逃。”
二、初到溫州
1866年2月,曹雅直先到寧波用18個月的時間學習當地語言。1867年11月,曹雅直與另一位傳教士蔡文才(Josiah Alexander Jackson) 到達溫州,正式開始了艱辛的宣教路。那時的溫州人對外國人都不太歡迎,他們蔑稱曹雅直為“洋鬼子”、“紅毛番”、“獨腳番人”、“跛腳番人”等。再加上佛教、道教風氣盛行,對曹雅直所傳的福音根本聽不入耳,甚至當曹雅直出外傳道時向他投擲石子。若是曹雅直被圍攻不能逃脫的話,他會把銅錢撒在地上。當眾人爭相搶奪時就乘機逃脫,有一次更要官府派人護送。所以沒有人願意租房子給他住,曹雅直能夠找到棲身之所都是因為房東抽大煙及賭博,令他陷入絕境而需要金錢上周轉。曹雅直好不容易總算找到個地方安頓下來。
三、開辦“仁愛義塾”
曹雅直的第一個宣教事工就是開辦男校。1869年透過內地會成立了第一所男校,名為“仁愛義塾”,這是溫州第一間西式學堂。學校課程包括教授聖經和四書五經。曹雅直租了一所雙層的房子,樓上是自住的地方,而樓下是學生宿舍。起初還吸引了不少的男孩來上學,但後來受到謠言打擊,說曹雅直誘拐孩子來學校,是要挖孩子的心肝來煎藥。所以父母都不敢再送他們的孩子來上學,也沒有人願意來學校打工。這件事對曹雅直打擊很大,信心也變得十分軟弱。後來學校改變策略:提供免費教學,免費食宿,並送上學用品,經濟資助等等,慢慢地吸引學生到學校上課。1902年,學校改名為“崇真小學”。
四、“天津教案”的影響
1870年2月,曹雅直的未婚妻曹明道(Grace Ciggie Stott)被內地會差派到溫州與曹雅直一起同工。1870年4月26日,曹雅直與曹明道在寧波正式結婚,然後用十五天的時間走路回到溫州。同年4至5月發生了“天津教案”,事件起因是由於在天津有兒童失蹤,當地百姓以為是天主教育嬰堂所為。在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暴民對當地的領事官員、修女、天主教信徒大開殺戒,更燒毀了當地領事館、天主教堂及基督教堂。教案雖然發生在天津,但對溫州也有很大影響。曹雅直夫婦在溫州更加不受歡迎,曹明道有三個月之久不敢踏出家門半步;他們辦的學校亦被暴徒圍攻,生命更受到威脅。但神亦很恩待夫婦二人,給予他們額外的平安,面對種種恐嚇及襲擊,亦能慢慢地適應下來。
五、勇往直前,為主作工
1874年,曹雅直與他的同工蔡文才在當地市區成立了“大英聖人耶穌教堂”,同時亦開始了逐家逐戶的探訪,陸續帶領當地人接受耶穌基督。1873年4月,曹雅直與他的同工開始了他們的旅行佈道,他們走到64里外的桐嶺,在鄉間一邊傳道,一邊派發福音小冊子。當地鄉民從未見過外國人,看見曹雅直就丟下田間的工作來聽他講道。曹雅直與他的同工走過了很多的村鎮,每次講道都吸引許多當地百姓前來聽道。1873至1876年間,曹雅直他們在溫州外的鄉間開始建立教堂,並得到了傳道人梁士元,義工吳錫凡的協助。與此同時,曹雅直夫婦二人常常受到謠言攻擊,甚至是恐嚇。當溫州發生任何災禍的時候,總是會怪罪到外國人的頭上。有人甚至指曹雅直是黑社會的頭目,或說他是暴民的首領。但神一直保守他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六、開辦女校,禁止裹腳
1872年,因為曹雅直的一位廚師娶了未信主的女子為妻,兩年後這位廚師靈命急轉直下,最後還不能讓他繼續留下。這事令曹雅直夫婦意識到帶領女孩子信主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就決定開辦第一所女子學校。他們為學生提供免費讀書及住宿,但有一個附帶條件:就是學生不可以裹腳。這是溫州歷史上首次有人向裹腳陋俗發起挑戰。辦學之初,似乎看不到有什麼果效,但後來卻看到大部分學生都接受福音,成為基督徒,使溫州教會大得祝福,大多數畢業的女生都成為當地教會的同工。1877年,曹雅直夫婦意識到擴建女校宿舍的需要,讓年紀較大的女生可以有自己的房間。他們就將這事放在神的手中。同年曹雅直因健康出了問題,不得不與妻子第一次回英國休假,同時亦為女生宿舍籌款。結果主供給了他們建堂的資金遠超過他所想所求的。1878年,曹雅直夫婦返回溫州,女校亦於1879年夏天建成。這所學校於1902年改名為“育德女學”。
七、巡迴佈道
自1875年起,曹雅直開始了他的巡迴佈道工作,他先後到過的地方有處州、平陽和桐嶺等地。雖然生活起居極不方便,但他卻不斷為主收割福音果子。對那些從鄉村來溫州聽道的農民,曹雅直給他們提供免費伙食及發放路費,令信徒日漸增多。之後他再在鄉間成立家庭教會,又派學生信徒到各縣佈道宣教,卓有成效。
八、甲申教案
因中法戰爭之影響,1884年的溫州排外情緒高漲,暴亂連綿不斷,終導致“甲申教案”之發生。同年10月4日,暴民衝入教會生事,放火把燒毀了建於1877年的花園巷教堂。除教會和女子學校外,英國領事館及其他外國人都受到牽連。這場騷亂令海上交通受阻,三個月內沒有信件來往,謠言滿天飛。當時正好曹雅直外出不在溫州。暴亂後不到六週,曹雅直就返回溫州開始重建工作,直至1885年3月完工。
九、人生最後旅程
1886年初,曹雅直常常向神禱告,求神每週都可以透過教會帶領一個人歸主,果然教會到年底真的多了52人。但曹雅直並不因此感到高興,他傷心地對他的妻子說:“為什麼當初我不向上帝多求一些呢?本來上帝可以在我們身上做更大的事,是我們限制了上帝,是我們沒有大膽地開口向祂多要。”
1887年,曹雅直因多年勞累,積勞成疾,不得不返回英國治療。夫婦倆到達英國後,曹雅直病情急轉直下。這場病一直纏擾了他一年零八個月。雖然他的人生已經踏入最後階段,但他依然希望有一天能返回溫州,他的心一直在掛念著中國。1889年4月21日,上帝把他接回天家。直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天,曹雅直都沒有後悔到中國宣教。曹雅直死後,他的妻子曹明道延續丈夫的心志,返回溫州拓展各項宣教事工直到1895年。
資料來源
- 舍禾著,《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基督教歷史【上冊】》。台北市: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15年。
- 莫法有著,《溫州基督教史》。香港:基道出版社,1998年。
- 曹明道著,溫州恩際翻譯團契譯,《二十六年:曹雅直夫婦溫州宣教回憶錄》。台北市: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15年。
- 彭書睿,“差傳換日線---兩條腿的都沒有來///宣教士傳記2‘全球福音之門’的克里斯和妮可”。《宣教日引》。Accessed 2018年1月2日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關於作者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