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  — 1934

陳少白

Chan Siu-bak

基督徒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的親密戰友,“興中會”重要領袖。

陳少白,原名聞詔,號夔石,於1869年出生於廣東江門市郊外海鎮南華里的一個書香之家。後因參加革命為避清廷耳目,遂改名為白,字少白。其父陳子橋是位思想開明人士,尤好西學,與基督教會人士,如區鳳墀牧師(孫中山的良師益友)等人來往甚密。至晚年時方受洗成為基督徒。陳少白六歲入私塾讀書,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通”。1884年,在華傳教的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Rev. Dr. Andrew P. Happer)和香便文兩位牧師(Rev. Benjamin C. Henry)欲在中國籌建一所基督教高等學校,在討論校址選在何處時,他們最後議決:哪里能夠得到當地多數士紳贊成,就在哪里設立學校。當時廣州長老會教會余錫九牧師和陳子橋等人聞知,就鼓勵當地士紳支持,敦請設校於廣州。終於在1888年由哈巴安德牧師在廣州賃屋,開辦了格致書院(嶺南大學前身)。陳子橋在格致書院成立後立刻督促正在學科舉文的陳少白棄舊學入讀格致書院,陳少白遂成為報讀該校的第一個學生。

陳少白在基督教信仰方面,對西學的向往,及其革命思想之形成,多受其父陳子橋和叔父陳夢南的影響。父子叔侄三人原為舊學學子,卻對基督教和西學情有獨鐘,實屬罕見。陳子橋因此而被鄉人引以為怪,尚未信教之前就被譏為“進教佬子橋”。

叔父陳夢南對陳少白的影響尤深。陳夢南是中國早期傳道人,中國教會早期自立運動的先驅之一。陳夢南原是一傳統儒生,年輕時有志於科舉仕途,30歲那年赴廣州會考時,偶然進入惠愛八約浸信會教會聽道及讀聖經,心靈頓覺豁然,遂決志受洗成為基督徒。但他不愿意從西人牧師接受洗禮:“堂堂中國儒生,怎好在外國人手里受浸?” 稍後聞知肇慶有一中國傳道人冼槐堂,於是特地趕往肇慶請冼槐堂為他施浸。正是這種民族意識促使他後來發起了浸信會教會自立運動。他和區鳳墀亦是好友。

陳夢南每次由廣州返鄉,都會帶些西書給侄兒陳少白閱讀,並向家人傳講福音。他的基督教信仰,民族意識,以及西學書籍對陳少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少白日後常對人說:“革命思想多得自季父。……叔父之恩實不可忘。” 陳夢南於1883年去世。民國後,陳少白在家鄉開辦“念夢學舍”來紀念他。

陳少白在格致書院接受基督教和西學教育,進而認識到二者之可貴,入學次年便“承夢南公之遺訓”,受洗加入教會。不久,在廣州倫敦會做傳道人的區鳳墀見陳少白與眾不同,交往中又得知他抱有救國之志,就很賞識他。一次陳少白要去香港,區鳳墀為他寫了一封信,推薦他去見孫中山。陳少白持信到香港後,直奔道濟會堂王煜初牧師那里,由王帶他到醫院去見孫中山。據陳少白憶述:“兩個人坐下,談談時局,覺得很入港,談到革命的事,也很投機”,二人頗有相見恨晚之感。自此,孫中山又得一基督徒革命同志。日後,他和鄭士良一文一武,成了孫中山的左右手,興中會的重要領袖。

不久,陳少白到香港去讀書,為了可以常有機會談論革命,孫中山介紹他入讀香港西醫書院。陳少白於1890年1月入學,比孫中山低兩級,寄宿於隔鄰道濟會堂。二人經常去找該堂牧師王煜初,在教會中“互相研討耶穌與革命之理想”。他們的結論是:耶穌舍己救人,革命舍己救國,“其犧牲小我,謀求大眾福利之精神,原屬一致”。這種以耶穌舍己救人精神來看革命救國的“拯救”意識,原已植根于孫、陳的腦海中,至此得到進一步強化。

1891年3月,孫中山在香港和青年基督徒一起創辦了“培道會”,這是一個青年基督徒互相勉勵,以求在信仰和行為上保持純正的團契,陳少白亦成為該會會員。他們在熱衷于救國革命的同時,也注重自己的基督徒生活。在這一時期內,他們不但招聚了基督徒革命志士,同時也吸引一些非基督徒志士加入他們的團體,如時任香港華民政務司署書記的尤列,楊耀記商店的楊鶴齡。他們在革命救國的理念上非常投契,常在一起談論革命,立誓要“驅除滿人,實行大同、四人一心、復國是從、至死不渝、務求成功”。孫中山說他們四人“非談革命則無以為歡”,因此被人稱為“四大寇”。但與孫中山關系最為密切的還是基督徒,主要有陸皓東、陳少白和鄭士良等人,逐漸形成基督徒革命同志群體。

陳少白雖在西醫書院學醫,但因其性情不適於醫學事業,又熱衷于和孫中山搞革命,故當孫中山畢業離校時,他也就自行輟學,“隨中山奔走”。他常和孫中山來往於香港、澳門、廣州之間,並幫助孫經營藥局的業務。

1894年,孫中山在其故鄉翠亨村撰寫出八千余字的“上李鴻章書”,再由陳少白修改後定稿。書中提議當政者仿效西方,改革中國教育,采用先進科技以發展工農商業等主張。

1895年,孫中山決定以香港作為集結人員和策動起義的基地,並在這里成立了“興中會”,召集舊日同志,作為起義的主要力量。當時陳少白已回廣東,孫中山到廣州與他會面後,一同回港,租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為革命基地,籌組革命組織。陳少白奔走各處,一面尋找舊日同志,一面物色新的同志,準備於是年的“九九重陽節”舉行起義。當時的領導人包括孫中山、楊衢雲、鄭士良、陸皓東、陳少白、鄧蔭南、黃詠商和謝纘泰等,全是基督徒。

廣州起義不幸因泄密而失敗,陳少白等革命志士均遭通緝,遂與孫中山和鄭士良一道逃亡日本。雖然起義失敗了,但他們的革命意志并未稍減,不久他們又重組革命力量,籌備再次起義。重整後的力量大致分為兩路:一路以孫中山、陳少白和鄭士良為首;另一路以鄧蔭南和宋居仁為首。兩路都在孫中山興中會的指揮下活動,並於1900年發動了惠州之役和謀炸廣州督撫之役。

陳少白在日本橫濱、東京等地聯絡華僑,招攬同志,並在日本人中間宣傳革命,很快在橫濱成立了“興中會”組織。1897年8月16日,孫中山先生倫敦脫險後,經加拿大抵達日本。陳少白徵得孫先生同意,自神戶乘船赴臺灣,成立了興中會臺灣分會。

1899年,陳少白返回香港聯絡會黨,改革了具有革命性質的“中和堂”,使其成為聯絡革命同志之地,為孫中山預備、輸送有生力量;並加入了“三合會”組織,成為其軍師,有策劃指揮之權。“哥老會”也推舉他作為“群龍之首”。這些都是基督徒與地方會黨合作的組織,他們在“推翻滿人政權,重建漢人統治”的共同目標下進行合作。各派系在香港開會議決興中會、三合會和哥老會三會聯合成立一個新的組織”興漢會”,選舉孫中山為總會長。由於當時孫中山遠在日本,故由陳少白和日本革命同志宮崎寅藏把總會長的印章帶往日本給孫中山。

1900年10月,孫中山委派陳少白到香港創辦了中國民主革命派的第一份報紙《中國日報》,宣傳革命,並親自擔任社長和總編輯。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陳少白出任香港分會會長。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廣東宣佈獨立,陳少白受任為軍政府外交司司長。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外交權歸中央。陳少白隨即辭去外交司長職務,致力於發展交通事業,成立了粵航公司,任職總經理,並收回了外商租賃的部分廣州碼頭。1921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陳少白被聘爲總統府顧問和大本營參議,參與國是。次年1月擔任國立中華國民銀行監督。陳炯明叛變後辭職回歸故里,致力於家鄉建設。他帶頭捐資建設校舍,修築公路,為家鄉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居功至偉。

1934年,陳少白因病住院治療,不久病情加重,轉入北京一家德國醫院救治。同年12月23日,因醫治無效而逝世,終年65歲。他的靈柩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派代表親自護送到廣東外海,葬於故鄉茶庵寺山腰。陳少白的遺著有《興中會革命史要》和《興中會革命史要別錄》等重要文獻。

資料來源

  • 梁壽華著,《革命先驅——基督徒與晚清中國革命的起源》。香港:宣道出版社,2007年。
  • 相關網絡資料。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