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蔭南,原名松盛,字有相。因在家中排行第三,故又稱為鄧三。於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出生於廣東開平縣農村。其父鄧善昆務農,且習武,曾為天地會會員。他為人正直,行事頗有遠見,常勉勵兒子做一個有志氣的人。在父親的教導下,蔭南從小就養成剛毅之性格,且具有遠大抱負。
鄧蔭南年幼時入開平公學堂讀書。1871年隨伯父和長兄遠赴檀香山謀生,與孫中山的長兄孫眉同船,自此二人成為好友。鄧蔭南到檀島後,接觸到基督教,不久便決意歸信,並受洗成為基督徒。經多年苦心經營,他先後在檀香山辦起農場、蔗園和糖廠,成為當地的富商。由於他慷慨豪爽,樂善好施,深得當地華人僑胞和土人的尊重。他雖然在事業上非常成功,卻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祖國的貧窮落後深感恥辱。因此和哥哥鄧燦參加了“三合會”組織,從事反清活動。
1894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和澎湖給日本,鄧蔭南為之憤慨不已。適逢孫中山於同年10月到檀香山宣傳革命,鄧經孫眉介紹,得與孫相識。雖然他比孫中山年長二十歲,但他深為孫的革命主張和膽識所折服,遂與孫結為生死之交,並甘心樂意傾財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且追隨他奔走於革命。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鄧蔭南率先加入,並參加了在何寬家里舉行的興中會成立會議。會上,他當選為興中會副主席,當時他48歲。在興中會所有會員中,他所交的會費最多。其後,他積極在華僑中間工作,先後介紹多人入會。鄧蔭南平時喜歡打獵,槍法很準,又能自製炸藥、炸彈,故被孫中山視為興中會員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甚為賞識。
1895年春,孫中山回國醞釀起事。不久,鄧蔭南等檀香山興中會志士也先後到港。起義需要大筆經費。鄧蔭南慷慨變賣了自己的產業,將所得之款充作起義經費。據孫中山《建國方略》一書所記,他早期籌組革命時,經費多得自鄧蔭南與胞兄德彰(即孫眉)二人之傾家相助。
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設總部於中環士丹頓街13號,以“乾亨行”招牌為掩護,秘密策劃起義。第一次廣州起義的領導人包括鄧蔭南在內,全是基督徒。鄧蔭南出巨資購置彈藥槍械,與陸皓東一起,來往於香港和廣州之間,負責聯絡和運送槍械彈藥。最後,這次起義因泄密導致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孫中山等人逃亡日本。鄧蔭南先逃到香港,再轉赴檀香山做工經營,起義“雖失敗,然公猶不懈其志”。後重組革命力量,除了以孫中山、陳少白和鄭士良為中心人物的一路外,另一路的召集人即為鄧蔭南和宋居仁。鄧在二、三年間又積攢一筆金錢後,遂潛返廣州,重組廣州一帶的興中會,為再次起事做準備。他和宋居任以廣州西關存善大街的一個附有教堂的基督教書室“志道書樓”作為基地,該書樓是巴陵會的教會機構。他們再度招攬同志,當時最為相知、也最為可靠的就是主內同道。他們第一個招攬加入興中會的是志道書樓禮拜堂的會友蘇焯南,鄧蔭南與他同為主內教友,且早已彼此相識。第二位被招攬加入興中會的是黃大漢,也是志道書樓禮拜堂的會友。黃是廣東南海縣人,其世伯林信賢是巴陵會的信徒兼“教會的革命同志”,對黃大漢的影響很大。蘇、黃等基督徒就此成為志道書樓興中會的骨干分子,再經秘密招攬,不少基督徒都相繼投入到革命活動中。這個由廣州興中會所形成的革命集團,在鄧蔭南的領導下籌備起事。1899年,鄧蔭南又與日本志士宮崎寅藏等人在廣州成立了“東亞同文會廣東支部”,由日本學者高橋謙擔任會長。東亞同文會成立後,鄧蔭南就將興中會的會址從志道書樓遷移至那里。該會表面上旨在聯系中日韓三國人民的感情,實際上卻是作為興中會的秘密機關。不久,這個組織被清吏破獲,日本志士被遞解出境,鄧蔭南等人只得在沙面附近另設機關,作為革命黨人聚會之地。同年他還協助陳少白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以宣傳革命。
1900年,興中會重新集結革命力量,準備發動第二次武裝起義。他們計劃分兵兩路起事,一路由鄭士良在惠州三洲田發動起義;一路由鄧蔭南擔任總司令,在廣州謀炸巡撫兼署理總督德壽,牽制廣州清軍兵力,以作策應,史稱“謀炸德壽之役”。參加此役者除鄧蔭南和史堅如外,還有李植生、蘇焯南、練達成、宋少東和宋居仁等基督徒革命志士。他們挖地道,埋炸藥,苦干多日,終於在1900年10月27日點燃導火線,然後逃離廣州,搭船去香港。因炸藥未炸,史堅如堅持讓其他人先走,自己則折回廣州,潛返撫署,重新點燃藥引,然後躲入寶華大街長老會教會等待。未幾,聽聞轟然巨響。後據消息稱,此爆只炸毀撫署部分圍墻,督撫德壽也只是從床上被震落在地,有驚無險。29日,史堅如欲搭船去香港時不幸被捕而殉難。
事敗後,鄧蔭南悲憤不已,避居於香港新安屯門,一度以農為業。後又在九龍青山囿開設一農場,作為聯絡、接待和訓練興中會會員的據點。1903年初,他和謝纘泰、李紀堂,以及太平天國舊部洪全福等人,密謀在廣州再次起義,並在其農場制造炸彈,終因泄密而再告流產。
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發起組織了中國同盟會,並出任總理。隨即委派馮自由和李自重二人到香港、廣州和澳門等地聯絡同志以成立分會。孫還寫信給鄧蔭南和孫眉,責成他們在香港發展同盟會組織。他倆遂以香港興中會成員為骨干,招攬志士仁人入會。1905年底,香港同盟會成立,陳少白任會長。年已六旬的鄧蔭南雖然沒有擔任同盟會的領導職務,但同盟會的人都很敬重他,稱他為鄧三伯。他仍以經營農場和經商為名,籌款支持同盟會的革命活動。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即黄花崗之役),鄧蔭南在香港負責軍火槍械,由黃興率領進攻兩廣總督衙署的先鋒隊所使用的槍支,就是鄧蔭南所購買提供的。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鄧蔭南組織民軍響應,並親自沖鋒陷陣,率領民軍攻取新安(今寶安)縣城。11月9日,廣東宣告獨立,鄧蔭南被委任為新安縣民軍總監督。翌年1月,鄧回到故鄉開平縣,擔任民團總長。
1912年6月,鄧蔭南辭去民團總長職務,移居廣州。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對國民黨人進行排擠和打擊。鄧蔭南支持孫中山,參與討袁運動。1917年夏,鄧蔭南追隨孫中山掀起護法運動,9月在廣州建立政權,孫中山出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並委任鄧蔭南為大元帥參議、陸海軍大元帥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1年5月,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第二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鄧蔭南歷任總統府咨議、內政部農務局長、石龍犁廠總辦等職。10月,出任開平和東莞兩縣縣長。
1922年,陳炯明背叛孫中山,舉兵圍攻總統府。孫中山避居於永豐艦,調動軍隊討伐陳炯明。正當餉盡援絕危急之際,鄧蔭南聞訊後,當即在香港籌款萬余元,派人送給正在永豐艦上指揮平叛戰斗的孫中山。當孫中山脫險到上海後,鄧蔭南還特地趕去上海,謁見孫中山。
鄧蔭南晚年退居澳門,因目睹各派勢力權鬥不斷,對革命前途極為憂慮,終至憂憤成疾,一病不起,於1923年2月5日在澳門居所中溘然長逝,享年78歲。這位追隨孫中山近30年的老人,彌留之際仍諄諄教導兒女,要努力革命。
孫中山得悉鄧蔭南病逝消息後,心情極為沉痛,賜銀一千元為其治喪;追授其為陸軍上將,並親筆題詞曰:“愛國以命,愛黨以誠。家不遑顧,老而彌貞”。同年10月,興中會元老陳少白、宋居仁等偕鄧蔭南長子鄧植卿,遵照鄧蔭南“死後當與興中會同志共葬一處”的遺囑,將其遺骨運回廣州。孫中山下令在廣州東郊大寶崗(今先烈南路)撥給墳地,予以國葬。其墓碑上,鐫刻著孫中山親筆題寫的“陸軍上將鄧蔭南之墓”字樣。1929年6月,檀香山華僑捐款重修墓園,豎起一座10米高的紀念碑,上書“鄧上將蔭南紀念碑”。墓側刻有胡漢民親撰之墓誌,詳記鄧蔭南舍家為革命之生平。
資料來源
- 梁壽華著,《革命先驅——基督徒與晚清中國革命的起源》。香港:宣道出版社,2007年。
- 相關網絡資料。
關於作者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