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涯
郭實臘(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又譯郭實獵、郭士立等)於1803年7月8日出生於普魯士波美拉尼亞省(Pomerania)的比列玆鎮(Pyritz)。父親名叫約翰·雅各,以裁縫為業,家境清貧。郭實臘為家中獨子,四歲時就失去了母親,後來由繼母撫養。
比列兹镇属於信義宗教會的教區,富有敬虔主義傳統,郭實臘自小深受熏陶,且天資聰慧,勤奋好學,因而備受師長的讚賞。因得獲商人贈閱的《巴色雜誌》(Basle Magazine),讀後深為其中所載的傳教士事蹟所感動,於是在1818年他年僅十五歲時,就决志獻身於海外宣教事業。17歲那年,適逢普鲁士國王弗雷德里克三世(Frederick William Ⅲ)訪問斯德丁(Stetin),郭實臘向其呈獻一首詩,並表達了自己想成為一個宣教士的心願,從而獲得國王的承諾,資助他進入柏林的仁涅克宣教學院(Janicke’s Mission School)讀書。
1821年1月19日,18歲的郭實臘開始接受神學訓練,院長仁涅克牧師(Rev. Janicke)是一位備受各地教會推崇的敬虔主義者。郭實臘同時還在柏林大學(University of Berlin)選修其他課程,包括學習六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在學期間,他廣受敬虔主義、莫拉維弟兄會、福音主義,以及浪漫主義等思想的影響。由於仁涅克院長與倫敦傳道會、聖公會傳道會,以及荷蘭傳道會多有聯繫,歷屆畢業生多供各傳道會派遣。於是當郭實臘於1823年6月畢業後,再入荷蘭傳道會所辦的荷蘭傳教學院(Netherlands Missionary Society Seminary)深造,以備日後由該會派往他國做宣教士。1825年,郭實臘專程前往法國巴黎,搜集有關東南亞宣教的資料。隨後他又遠赴英國倫敦,探訪當時正在休假的對華宣教先驅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博士。從馬禮遜口中,郭實臘得知很多有關在中國宣教的信息,自此他便心儀於中國的宣教事工。1826年,郭實臘畢業於荷蘭傳教學院,同年7月20日,由荷蘭傳道會按立為牧師。隨即於9月11日,被派往爪哇(今印尼)宣教,由此開始了他傳奇的宣教人生。
獻身宣教
1827年1月6日,郭實臘乘船抵達巴達維亞(Batavia,今雅加達)。在此工作期間,郭實臘結識了早於1820年即已來該城的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宣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郭實臘從麥都思進一步暸解到中國的情況,同時也開始努力學習馬來語、閩南語和廣府語。郭實臘和麥都思由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麥都思曾在一封寫給倫敦傳道會的信中,稱郭實臘為“非常親密的朋友”。
不久,郭實臘到廖島(Rhio)、新加坡,以及婆羅門洲等地,派發福音單張和書刊,藉此向華人宣教。1828年8月4日,郭實臘與倫敦傳道會的另一位宣教士湯雅各(Rev. Jacob Tomlin)一道搭乘中國帆船沿馬來半島西岸北上暹羅(今泰國)的曼谷佈道,成為基督教進入暹羅的第一批宣教士。為著宣教上的方便,他入籍福建同安的郭姓宗祠,取名郭實臘(Kwo Shih-lee),此即他中文名字的由來。
1829年,郭實臘被派往蘇門答臘工作。由於“荷蘭傳道會在中國事工上的怯弱,以及無法忍受外來的壓力”,且因與他專向華人宣教的志趣相違,遂決定脫離荷蘭傳道會。此後,他便以獨立宣教士的身份在東南亞宣教。同年,郭實臘在前往馬六甲工作期間,認識了倫敦傳道會的首位女宣教士紐惠露(Maria Newell)小姐,二人相愛而結為夫婦,並同往曼谷宣教。
沿海旅程
1831年2月16日,夫人紐惠露不幸難產,母女二人先後去世,這一打擊令郭實臘的內心極其悲痛。然而,喪失妻女之痛並沒有動搖郭實臘的傳福音心志,同年6月3日,他便乘坐中國帆船“順利號”從曼谷出發,沿海南島、南澳、澄海、廈門等地北上天津;10月抵達遼東,沿途派發福音單張,並施醫贈藥。直到12月13日,郭實臘返抵澳門,受到馬禮遜夫婦熱情款待。
1832年2月下旬,郭實臘以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譯員身份,搭乘該公司的“安默士號”(Lord Amherst)船,由澳門啟程再次北上,途經廈門、台灣、福州、高麗和琉球等地,並於9月5日返回澳門。同年10月12日,該公司再次邀請郭實臘跟隨其運載鴉片的“施路夫號”(Sylph)船北上,並許以宣教之需用。郭實臘初時對此行躊躇不決,但為便於深入中國沿海各地宣教,最終他還是接受了邀請。此行沿海北上直抵遼寧奉天,後因清廷得悉禁止,只好折回上海,經舟山、金門、廈門,於1833年4月29日回到澳門。
1833年5月,郭實臘又隨鴉片船“約翰碧嘉號”(John Bigger)前往福建泉州;同年的11月12日,他再隨鴉片船“科隆楊格號”(Colony Young)進入福建各地,直到1834年3月23日,才完成這次行程。郭實臘自認為無論通過何種途徑,只要便於深入中國內地宣教即可,故此他多次乘坐鴉片船出入中國沿海和內地,並充當譯員。此舉為後人留下攻擊的把柄,且殃及到其他宣教士。這或許是他始料不及的,他也因此成為基督教宣教士中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文字著述
1834年3月,郭實臘啟程前往新加坡,隨即轉往馬六甲。在馬六甲期間,他結識了倫敦婦女教育會(The Ladies Society for Native Female Education, London)派往馬六甲英華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工作的溫施娣(Mary Wanstall),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結為夫婦。同年6月郭實臘攜妻子移居澳門。郭夫人於翌年9月30日在澳門開設一所女校,此為中國女子教育之先河,郭實臘則在校內兼任中文老師。郭夫人亦收養並教育多位盲女,堪稱“中國盲人教育之母”。郭實臘在澳門期間,多次來往於福建各地,從事個人佈道,派發宣教單張和書刊。
1834年4月,郭實臘南返馬六甲,把自己過去數年間,在中國沿海一帶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寫成遊記《中國沿海三次航行記》(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以荷蘭文、德文、法文和英文在世界各地出版,引起歐美各國教會對中國宣教的極大興趣。郭實臘可說是一位多產作家,根據偉烈亞歷(Alexander Wylie)的資料,從1834年開始,郭實臘的著述便陸續面世,共有85部之多。其中以中文寫成的有61部,以日文寫成的有兩部。此外,用其他語言寫成的著作分別有泰文著作一部,荷蘭文著作五部,德文著作七部,英文著作九部。內容涉及的範圍也很廣泛,包括各國的歷史和地理、基督教教義、教會歷史、人物傳記、月刊、雜誌、衛道集、貿易通志、文法書和字典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开放的中國——中華帝國概述》、《中國史略》、以及《道光皇帝傳》等。在郭實臘早期著述中,他經常以“愛漢者”(Lover of the Chinese)自稱。
1837年6月24日,郭實臘與宣教士伯駕(Peter Parker)和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等人,乘船前往日本探求宣教的可能性。當他們到達鹿兒島時,因遭日本軍艦攔截,只得折返澳門。
聖經翻譯
郭實臘極具語言天賦,在華語方面他能流利講說官話、閩南語、廣府語、潮州語和客家語。早在曼谷宣教期間,郭實臘即已開始進行聖經翻譯的工作,只不過所翻譯的不是中文聖經。1831年4月1日,郭實臘寫信給倫敦傳道會說:“在暹羅差不多三年後,……完成了暹羅文(即泰文)、高棉文和老撾文的新約譯本,以及一些小冊子和字典。” 1833年,荷蘭傳道會資助其泰文《路加福音》修訂本的出版。此外,郭實臘也將《約翰福音》翻譯為日文,於1837年出版。
在中文聖經翻譯方面,他首先參與修訂了馬禮遜的《神天聖書》,結果產生出一部全新的中文譯本。在1834年馬禮遜逝世後不久,這項修訂計劃便告展開,參與修訂工作的共有四人,除郭實臘外,還有倫敦傳道會的麥都思、美國公理會的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和馬禮遜的兒子馬儒漢(John Robert Morrison)。在整個修訂過程中,郭實臘是最積極的參與者。他們分工合作,譯事進度順利而迅速。到1836年,新約的譯事宣告完成。然而,英國聖經公會由於不認同四人小組的譯經原則,以及反對麥都思對《神天聖書》的嚴厲批評,所以拒絕資助新約譯本的出版。郭實臘等人惟有自行在巴達維亞印行這部新約聖經,並把它訂名為《新遺詔書》。
新約出版後,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從事舊約的翻譯。中途由於麥都思的退出,舊約後半部書卷幾乎由郭實臘一人獨力完成。1838年,舊約的初版在新加坡印行,訂名為《舊遺詔書》。隨後,郭實臘還對《新遺詔書》進行多次的修訂,最後改稱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
從政與外交
1839年8月,清廷欽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之命到廣東實施禁煙,將僑居澳門的二百多名英國人驅逐出境,郭實臘與家人逃往香港急水門暫避。同年9月4日,英國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派遣郭實臘到九龍,負責食物和淡水的補給工作。1840年7月,英國海軍提督懿律(George Elliot)在天津與清廷交涉時,郭實臘等人也曾擔任英方的翻譯官。
1841年,郭實臘返抵澳門。同年8月,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繼義律就任英國全權特使兼駐華商務監督,郭實臘又受聘為翻譯官,而郭實臘在澳門的宣教工作,則交由美國浸禮宗的宣教士羅孝全(I. J. Roberts)主理。同年10月,英軍攻陷寧波,璞鼎查以寧波為駐軍總部,並委任郭實臘為舟山行政長官,管理該地的華人事務,歷時七個月之久。1842年8月12日,當滿清政府與英國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時,郭實臘也是英方的主要譯員之一。在條約談判過程中,郭實臘不時伺機向滿清官員贈送聖經。
1843年8月,擔任香港“撫華道”(Chinese Secretary)的馬儒漢病逝;9月郭實臘接任為香港撫華道,專責香港華人事務兼辦满清官方事務。1844年,當清廷代表耆英到香港簽約時,郭實臘正是當時的港督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的華文翻譯。自此以後,郭實臘一直擔任華文翻譯一職,直到1851年逝世為止。
創立“福漢會”
郭實臘雖然在香港殖民地政府中身居要職,但他沒有忘記傳福音的使命。每天早上七時至八時,他都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以福建話向前來聚會的華人講道。早飯後,他再用客家話或其他方言傳講另一篇信息,然後才開始處理事務工作。
正當此時,郭實臘開始推行一個新的宣教理念,他認為要将福音傳遍中國,“只能由中國人自己勸導,來歸信基督教”。他希望華人自己的傳道人進入内地,在各省建立基督徒團體,而由歐洲基督教差會派遣宣教士來華訓練中國傳道人,並予以經濟援助。郭實臘將這一理念付諸實施,於1844年2月14日在香港創立“福漢會”(The Chinese Union),即“慾漢人信道得福”之意。福漢會創辦時有會員21人,除郭實臘和羅孝全外,其餘都是華人,並由華人擔任主席,實為基督教在華最早由華人主事的組織,體現了郭實臘本色化宣教理念。這組織並非一所傳統的教堂,而是一個傳道員訓練中心,所採用的方法是教導與實踐並重。經過培訓的傳道員考試合格後,被差往遠近地區從事佈道和散發福音單張與書刊等工作。福漢會發展迅速,會員人數逐年增加,從1844年的21人,增至1850年的1871人,其中有傳道員20人。傳道員的足跡遍及浙江、江蘇、山東、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而且在許多地方設立了傳道分站。在郭實臘的呼籲與求助下,1846年,先有德國巴勉傳道會(Barman Missionary Society,日後的禮賢會)的宣教士柯士達(Heinrieh Kuster)和葉納清(Ferdinand Genahr)來到香港,協助郭實臘培訓傳道員工作。1847年,再有巴色傳道會(Basel Missionary Society,日後的崇真會)的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和黎力基(Rudolph Lechler)應邀來港。1851年,又有巴陵傳道會(Barlin Missionary Society,日後的信義會)的那文(Robert Neumann)前來相助。
由於郭實臘一向以“來者不拒”的原則吸納新會員,致使會員良莠不齊,許多會員甚至是吸食鴉片和行為惡劣之人。有些會員在取得傳教書冊後,並沒有前往指定地點分發,卻回來白領薪金;也有些會員出售書冊為自己圖利。郭實臘由於工作繁忙,沒有及時察覺到這些不良行徑。然而,外界的反應卻非常強烈。1849年10月1日,郭實臘專程前往歐洲,向當地的差傳機構和支持者報告福漢會的進展情況,並就許多問題作出解釋。在旅途中,郭實臘的妻子溫施娣不幸因病離世。同年11月24 日,郭實臘抵達英國,獲得坎特伯雷大主教、普魯士駐英大使和英國國會議員們的熱烈歡迎。其後,郭實臘再前往歐洲十多個國家演說,宣傳福漢會的工作,並且組織中國傳道會(Chinese Evangelization Society),鼓勵各國基督徒青年獻身到中國宣教。1850年11月,郭實臘在倫敦認識了中國婦女會(The Women’s Society for China)的加百利(Dorothy Gabriel)女士,相處不久即結為夫婦,並於1851年3月28日一同回到香港。
在郭實臘前往歐洲期間,他把福漢會的工作,交由巴色傳道會的宣教士韓山明負責。然而,由於韓山明、葉納清和黎力基等人早已對郭實臘的某些做法不滿,所以在郭實臘離開後,他們便對他作出嚴厲的批評,並打算集體脫離福漢會。當郭實臘攜妻返回香港時,事情已沒有挽回的餘地,福漢會遂正式分裂,郭實臘為此深受打擊。1851年8月9日,郭實臘在香港因痛風病逝世,年僅48歲。此後不久,福漢會便告解散。
郭實臘的安息禮拜在聖約翰大教堂舉行,其遺體最後安葬於香港跑馬地墳場。香港總督和港府高級官員皆出席了葬禮。香港中環的吉士笠街(Gutzlaff Street),就是為紀念他,以其姓氏所命名的。
對太平天國之影響
1. 福漢會與太平天國:郭實臘與洪秀全是否直接接觸過,無可查考。然而,郭實臘的福漢會卻與太平天國有著一定的關係。1853年,太半天國後期名臣洪仁玕,曾在香港跟隨韓山明學道。1854年5月,當洪仁玕準備前往南京投靠洪秀全時,韓山明曾贈其現金二百元、聖經三本和衣物一批。而韓山明本人也曾在洪仁玕的協助下,寫成了《太平天國首義記》(The Visions of Hung Siu 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一書。此外,1860年10月13日,當福漢會成員羅孝全前往南京拜會洪秀全時,洪秀全親自邀請他出任太平天國的“洋務丞相”。由此可見太平天國與福漢會之間不同尋常的關係。
其實,郭實臘和不少西方宣教士曾對太平天國寄以厚望,因為他們想“藉太平天國,使中國成為基督化的國度”。而福漢會成員更是直接參與了太平天國運動及其改革與建設,並具有一定的影響和貢獻。
2. 郭實臘聖經譯本與太平天國:郭實臘等人所翻譯的中文聖經,其重要性不在於它對中國教會的影響,而在於它是太平天國所採用的譯本。
1847年,太平天國創立者洪秀全曾前往香港,跟隨宣教士羅孝全學道(按:羅孝全是福漢會的成員,曾跟隨郭實臘學習)。王元深在他的著作《聖道東來考》中,如此記述洪秀全與羅孝全二人接觸的經過:“翌年羅教士回國,數年後,復來羊城東石角傳道。花縣人洪秀全,涉獵書史,來省應試,偶得耶穌小書數本,週覽後,始知偶像菩薩之謬,不應奉拜,乃往東石角禮拜堂聽講福音,交識傳道者周道行,供給其學道。閱三月,求羅教士與施浸禮,又求借銀五元,羅見其有異志,故卻之,謂其道味尚淺,須再研究。秀全以所求不遂,離羊城回家,一去無復回,道行所供秀全三月之需,亦無歸款,此是周道行自述之言。”
在洪秀全學道期間,羅孝全曾送他一部中文聖經,即郭實臘等人翻譯的《新遺詔書》。若將後來太平天國印行的聖經與《新遺詔書》作一比較,即可看出它們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麥都思在1853年12月29日寫給倫敦傳道會的信中,曾這樣評述太平天國聖經的由來:“舊約方面,他們採用郭實臘的譯本,沒有做出只字片語的改動……。新約方面,他們採用我和郭實臘在1835年的譯本……。那是這些譯本的最早版本之一,是起義者按他們所得到的原原本本的採用。”
爭議與評價
郭實臘是一個集敬虔主義和浪漫主義於一身的人,這使他經常受到較為保守和傳統的宣教士所攻擊。在其二十多年的宣教生涯中,郭實臘的宣教策略與處事風格,顯然不被其他宣教士和後世的人認同,甚至遭人詬病。以他在中國沿海佈道旅行時搭乘英國鴉片船一事為例,就連他的親密同工麥都思,都不同意他的做法。儘管事實上他對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東西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正如盧杰西(Jessie G. Lutz)在其文章中所說的:“‘別人’對他的讚譽,總會被對他的批評所沖淡。” 在“福漢會”這件事情上,郭實臘也飽受指責。雖然該宣教組織曾經引起歐洲國家對中國宣教的極大興趣,但因郭實臘濫收會員,以致造成惡劣影響,最後導致工作失敗。正如蘭伯特(Tony Lambert)在其文章中所說:“無論一項任務或企劃設計得如何完美,如果不用恰當的規則和管理方法予以實施,結果一定無法達致成功。”
雖然郭實臘在許多事情上飽受非議,但他在宣教事業上所做的貢獻仍是不容抹煞的。如果沒有郭實臘牧師所創立的福漢會,可能就不會有今日的禮賢會、崇真會和信義會的存在。後來的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就是受當年郭實臘親手創立的中國傳道會的派遣來中國的。他的宣教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了戴德生,以致戴德生尊他為“中國內地會之父”。縱觀其在華二十年之生涯,無論從事宣教佈道、翻譯聖經、著述出版,還是從政傳譯、協力外交等方面,均有重要貢獻,為中外史學家所肯定。尤其在宣教理念與策略上,更具突破與創新意義,成為普世宣教史上的寶貴遺產。
資料來源
- 趙維本著,《佳蹤重尋——譯經先鋒列傳》。新加坡神學院,2007年。
-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6年。
- 湯清著,《中國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聲出版社。1990年2月再版。
- 李志剛著,《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 李志剛著,《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二)》。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