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  — 1871

何進善

何福堂

基督教(新教)在中國早期名牧;香港首位華人牧師;也是繼梁發之後的第二位華人牧師。

何進善,字福堂,於1817年生於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山。年幼時隨父親移居南洋馬六甲,在那裏有機會接觸到基督教。

當時基督教倫敦宣道會來華宣教的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牧師和米憐(William Milne)牧師爲了克服文化上的差異,更有效地向中國人傳福音,在英屬馬六甲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英華書院。該書院向馬六甲的華人傳播西方先進的科學和文化知識的同時,也以教育帶動福音的傳播。更爲重要的是,馬禮遜和米憐嘗試培養中國自己的傳道人,以便向中國同胞傳福音。

何進善20歲時進入英華書院學習,入學前他已經略通英文,對中國古代的經典作品也有一定的瞭解。當時學校開設的課程除神學外,還包括地理學、幾何學、天文學、倫理學、英文和中文等課程。何進善天資聰穎,學業進步很快,尚未畢業就已經能夠讀懂新舊約原文,並且能用希伯來文字作文了。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前他已作爲英華書院的老師參與教學工作。

1843年,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結束後,中英雙方簽訂了《南京條約》。按條約規定,清朝政府割讓香港,並開放廣州、寧波、上海、廈門、福州爲通商口岸。倫敦會在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隨即遷往香港,並改名爲英華神學院。何進善和其他幾個中國學生隨英華書院院長理雅各(James Legge)來到香港。後理雅各主理倫敦會在香港的宣教事務,何進善成爲其得力助手,爲倫敦會在香港的各項事業作出了諸多貢獻。1846年,理雅各因病回英國休假,何進善於香港愉寧堂被按立爲牧師,成爲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也是繼梁發之後中國的第二位華人牧師。

理雅各從英返港後,何進善和理雅各共同主持愉寧堂,後來理雅各專心翻譯中國經典,何進善一人承擔了愉寧堂的傳教事務。

出任牧師的何進善,更是誠心爲主,熱心爲道,傳教的足迹遍及廣東東莞、廣州、佛山等地。1864 年,倫敦會在港的教友奉獻款項,以自治之精神,在佛山成立自立教會,建造禮拜堂。1870 年,一所完全由中國信徒自己捐款、捐工建造的教堂落成。

不幸的是,當時廣東許多民衆對基督教依舊持有敵視態度,經常有教堂被毀、牧師被辱的事件發生。佛山禮拜堂落成前,東莞城內的教堂即被拆毀。佛山的土紳和民衆受其感染,在倫敦會佛山禮拜堂落成慶賀的那一天,聚衆鬧事,毆打牧師。何進善雖然得以脫離險境,但回港後即中風,終因不治,於1871年2月15日在廣州病逝,時年僅53歲。 何進善爲人平和儉樸,從來不議論人之是非。平生著述非常豐富,著有《馬可注釋》、《十誡注釋》和《聖經析義》等書,並且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如刊登在《遐爾貫珍》1855年第2號上的《新舊約書爲天示論》,全文有三千六百多字,全面系統地評價與介紹了新舊約全書的內容。

何進善教子有方,其子何啓,集思想家、律師、醫生、教育家、慈善家和政治改革家於一身,實系中國近代化的先驅。

資料來源

  • 查時傑:《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83年。
  • 簡又文:《中國基督教的開山事業》,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60年。
  • 梁柱臣:“何牧師事略”,《教會新報》,1871年7月1日。
  • 李敖:《孫逸仙和中國西化醫學》,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 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1961年2月。
  • 《國父之大學時代》,香港獨立出版社,1945年。
  • 李志剛:《容閎和近代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2月。
  • 何高俊:《何福堂先生事略》。
  • K.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 in China. London: SPCK, 1929.
  • Choa. G.H.: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Kai Ho.

關於作者

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