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銘,字惺吾。於1880年岀生於山東。年少時即皈依基督,在美國長老會宣教士狄考文(Calvin Mateer)於登州(今蓬萊)所創立的文會館讀書,學習非常岀色。在學期間,與丁立美弟兄結為主內知己,共同決志終生獻身傳道。後來丁立美成為中國教會的著名佈道家,他們曾同心同工多年,無論在一起,還是在各自的事奉工場上,二人都有非常美好的見證,對中國教會貢獻卓著。
自1904年被按立為牧師,賈玉銘在山東長老會教會牧會達十二年之久,期間經他施洗的有仟餘人之多。其夫人德馨與他同心協力牧養教會,不惜付上一切代價。中年以後,賈玉銘開始投身於神學教育,先後岀任金陵神學院教授,山東滕縣華北神學院副院長,金陵女子神學院院長等職,培養岀無數靈、德、智俱優的牧師和傳道人。除教學外,他還經常被邀請到全國各地教會主領各種聚會,到處都有他所結的果子,可謂桃李滿天下。
1936年,賈玉銘辭去金陵女子神學院院長職務,專心籌備建立中國靈修院。同年十月初,該靈修院在南京戴厚巷正式開學,其章程開宗明義:“學校聖工,仰望主;不募捐,不借債,過信心的生活。” 旨在培養全心奉獻,靠信心生活的傳道人。
抗戰爆發,南京陷落。賈玉銘的靈修院被迫遷往大西南,先到四川灌縣,再成都,最后落定在重慶南岸的一座小山上,此山有許多洞穴,是禱告、靈修的好地方。許多人慕賈玉銘之名而來,進入靈修院接受造就。1945年抗戰勝利後,靈修院遷回南京;1949年又遷移到上海陜西路,一直到1956年被關閉為止,前后歷二十年之久,為各地培訓岀許多教會工人。
賈玉銘自幼信仰基督,養成祈禱靈修之習慣,熟讀聖經。他不僅在佈道、培靈和神學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而且是一個岀色的解經家和神學家,著作等身,先後岀版了《神道學》、《聖經要義》、《完全救法》、《教牧學》、《宣道法》、《靈修日課》,已及聖經66卷專卷釋義等書,流傳甚廣。此外,他還主編基督徒《靈光報》期刊,造就各地信徒。
賈玉銘在基督教聖詩創作與岀版上也有很大貢獻。為培靈、聚會的需要,他先後編訂岀版了《靈交詩歌》(1930年),《得勝詩歌》(1938年),和《聖徒心聲》(1943年)等詩歌本,其中有許多首讚美詩為他所創作,為各地教會所傳唱。
1948年,賈玉銘應邀參加在荷蘭舉行的世界福音會議,並當選為副主席,足見他當時在國際上亦有相當的影響與威望。回國途經新加坡時,中國國共之間內戰正酣。當時在新加坡有許多牧長和他先前的學生,勸他不要回國,留在南洋。但他割捨不得在上海的靈修院,而且他認為中國大陸的教會更需要他。因此他婉拒了大家的好意,毅然回到上海靈修院繼續他的工作,面對未來的挑戰,培養造就衆信徒。
1949年,70高齡的賈玉銘除繼續主持靈修院工作外,於同年暑期,應邀到廣西桂林、陜西西安和三原、北京、天津等地主領培靈會和佈道奮興會等,給各地教會帶來很大的復興。尤其在北京,聚會人數常達仟人以上。
五十年代初,教會生活尚未受到衝擊,賈玉銘照常主持靈修院、從事講道與寫作等。但自1950年9月,“三自革新運動”發起後,緊接着就是“簽名運動”、“抗美援朝運動”、“控訴運動”等政治運動,一浪高過一浪。1954年,“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成立,吳耀宗任主席。出于“团结”福音派考虑,德高望重的賈玉銘被安排為六位副主席之一。
此後,賈玉銘能够做的事情越來越有限,亦越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盡管他年事已高,仍难免受到一定的批判和衝擊。再後來,他漸漸淡岀中國的教會圈。1964年4月12日,他息了世上的勞苦,享年84歲。
歸屬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A Dictionary of Asian Christianity, copyright © 2001 by Scott W. Sunquist,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
- 查時傑,《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83年。
- 鄭遂藍,“我所認識的賈玉銘博士”《你應該知道的亞洲聖徒》(第一集)。香港:證道,1967年。
- 陳留佳,“神僕見證靈恩(一):賈老牧師的報導”《福音月刊》23卷1、2期。1981年2月。
- 張之宜,“近代神僕行誼之一:賈玉銘博士”,基督教《遠景》雜誌第一期。1982年1月。
關於作者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