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樂婷(Mary Geraldine Guinness)於186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國蘭開夏郡的利物浦(Liverpool, Lancashire)的一個宣教世家,是家中的長女。父親亨利·金尼斯(Henry Grattan Guinness)是一位牧師,在東倫敦創辦了一所宣教士訓練學院(Missionary Training College),一生致力於推動宣教,他與“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創始人戴德生(Hudson Taylor)是好友。金樂婷的弟弟金純仁(Gershom Whitfield Guinness)是內地會在華著名的醫療宣教士,在中國河南的開封主持“福音醫院”。她的妹妹露西(Lucy Evangeline (Guinness) Kumm)是一份宣教期刊Regions Beyond的主編。
金樂婷深受父親影響,不僅在孩童時代耳濡目染父親對宣教的熱誠,還將父親的教導“為榮神益人而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金樂婷三歲時,父親與戴德生在家裡分享中國宣教的異象,戴德生將她抱在膝蓋上,告訴她關於基督的愛,讓她印象深刻,沒想到後來她竟成為戴家的兒媳婦。[1]青年時期,金樂婷在倫敦東區給工廠女工教授聖經課。
1888年1月,26歲的金樂婷從倫敦搭船啟航前往中國。在輪船停靠馬來西亞的檳城期間,金樂婷首次接觸到了中國人。輾轉兩個多月後,金樂婷到達上海。在上海作短暫停留後,宣教士們改換了當地中國人的裝束,然後乘船從上海去揚州,于同年3月23日抵達。金樂婷到中國後給自己的妹妹Lucy寫信道:“哦!如果英國基督徒知道這些可愛的靈魂聽見福音的需要和渴望,以及傳教士生活的快樂——無法形容的快樂,他們肯定會從內心深處呼喊說:‘主,我在這裡,請差遣我。’”[2]
在接受過語言訓練後,金樂婷被派往河南省宣教。她才思敏捷,勤于寫作,常將作品寄回英國,在其妹妹主編的期刊上發表。後來她妹妹將她的文章收集起來,編輯成書《中國遙寄》(In the Far East)出版。此書在英國造成轟動,不到五個月就將5千冊售空;後來還被翻譯成法語和瑞典文出版,在歐洲也影響了很多人。[3]
由於金樂婷出色的文字表達,戴德生託付她撰寫內地會近三十年來的歷史。1893年,《中國內地會史記》(The Story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第一冊出版;次年出版了第二冊。該書內容豐富,為內地會早期的工作留下重要的史料。[4]
1894年2月24日,金樂婷與戴德生的次子、同為內地會宣教士的戴存義(Frederick Howard Taylor)在上海結婚,從此成為戴師母(Mrs. Howard Taylor)。戴存義是著名醫師,在河南周家口的東郊作醫療宣教士。因醫術高明,曾被袁世凱請到家裡為他的母親看病。[5]婚後,他們回到河南,但並沒有在河南或任何一個地方長住。其事奉方式有如內地會的巡迴代表一般,參與各地的宣教事奉與活動,也幫助在各地設立內地會的地方分會。雖然他們經常面對艱苦的事奉環境,且常常居無定所,但金樂婷很快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且依然堅持寫作,與夫君一起寫下他們的所見、所經歷的,並為戴德生立傳,完整記錄了戴家前幾代的事奉,以及戴德生早年的生活。
1894年5月,蜜月回來的金樂婷夫婦與第九次來華的戴德生夫婦,以及戴德生的女婿郭豁達(Joe Coulthand,內地會宣教士)一起,進行了一次家庭旅行。雖然每天14個小時的旅程很辛苦,但沿途人們的友善和開放,給金樂婷夫婦留下來深刻的印象。[6]
從1905年4月起,金樂婷夫婦陪伴戴德生,沿長江探訪各地福音站;然後又從漢口轉乘火車前往河南,最後到達湖南省會長沙。6月3日,戴德生在長沙去世,戴存義夫婦陪伴在他身旁。
金樂婷夫婦常年在各地奔走,難免會遇到危險和災禍。1920年12月,當他們在甘肅省採訪報道西北地區的宣教事工時,遭遇了一場8.5級的大地震(海原大地震)。根據金樂婷的描述,地震發生的瞬間,人們先是震驚,然後是恐懼。天空猶如火車從鐵軌經過一樣隆隆直響,大地猛烈地晃動,人們根本無法從房間裡走到外面。等晃動稍稍平穩後,她們才跑到院子。此時的蘭州如同遭遇了海嘯一般,樹木被折斷,圍牆還在轟隆隆地倒塌。她們在災難中不知道等了多長時間,地震終於漸漸平復。這次的經歷讓金樂婷為正在寫作中的《中國大西北的呼聲》(The Call of China’s Great North West)添加了意外的一章,也為中國地震研究留下珍貴的資料。[7]
1922年2月,他們在走訪雲南時,被當地土匪綁架。為要政府妥協,土匪扣押下戴存義,釋放金樂婷去與地方政府交涉。但任憑金樂婷四處奔走,幾經周折,終至心力交瘁也毫無進展。夫君戴存義被扣作人質,在綁匪手中長達五個多星期,最後是奇跡式的被釋放。這段經歷被金樂婷寫成小書《與蒲將軍和他的匪幫》(With P’u and His Brigands),書中對蒲將軍和他的匪幫沒有怨恨,有的只是憐憫和寬恕;但卻批判了地方政府的腐敗和不作為,也由此讓她更加看到中國需要福音,需要基督的救恩。[8]
金樂婷夫婦晚年時住在英國的療養院,他們一生沒有兒女。金樂婷持續寫作,一直到她82歲身體中風後才停筆。
金樂婷夫婦的著作中,已編譯成中文的有:《戴德生傳》、《席勝魔傳》、《忠心的管家——波頓傳》、《掌珠的秘密》、《慷概成仁——師達能夫婦傳》和《大西北的呼喚》等等,這些著作激勵了後世宣教士在中國廣大福音工場上奮勇向前。
腳注
[1]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來華宣教士列傳》(臺北:宇宙光,2006年),352頁。
[2] 維基百科,《金樂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4%B9%90%E5%A9%B7。
[3]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來華宣教士列傳》,352-353頁。
[4] 同上,353頁。
[5] 徐興嫻著,《全然奉獻為中國的戴家:從戴德生到戴繼宗》(臺北:宇宙光,2006年),198頁。
[6] 史蒂亞著,《戴德生-摯愛中華》(香港,證主,1997年四板),344-345頁。
[7] 網易新聞,《親歷海原大地震,女傳教士在蘭州的震後見聞》,http://news.163.com/15/0314/02/AKKPNR8A00014Q4P_mobile.html。
[8]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來華宣教士列傳》,354-355頁。
資料來源
- 魏外揚著,《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來華宣教士列傳》。臺北:宇宙光,2006年。
- 維基百科,“金樂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4%B9%90%E5%A9%B7。
- 徐興嫻著,《全然奉獻為中國的戴家:從戴德生到戴繼宗》。臺北:宇宙光,2006年。
- 史蒂亞著,《戴德生-摯愛中華》。香港:證主,1997年。
- 網易新聞,《親歷海原大地震,女傳教士在蘭州的震後見聞》,http://news.163.com/15/0314/02/AKKPNR8A00014Q4P_mobile.html。
關於作者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