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主頁 主頁
Mountains

1877 — 1922

柯維忠

中華內地會醫療宣教士,服務於山西平陽府基督教善勝醫院長達16年之久,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中華內地會

  山西

柯維忠於1877年生於英格蘭北部的加利斯勒城(Carlisle,England)。其兄柯維則(Dr. Sidney Herbert Carr)早於1901年作為中華內地會醫療宣教士前往中國宣教,服務於河南福音醫院;1914年因搶救病人而感染傷寒而逝。柯維忠步其兄之後塵,於1906年1月9日毅然離開英國,遠赴中國,踏上醫療宣教之征程。同年2月17日抵達上海,隨即轉往安徽省安慶語言學校學習中文。通過初級語言關之後,被派往山西平陽府(今臨汾)宣教站工作,與李鴻懿教士夫婦(Mr. & Mrs. Henry Lyons)和白淑貞姑娘(Miss C. F. Tipper)同工。在參與傳道工作之同時,柯維忠照顧山西境內三、四十位宣教士的健康。此外他還擔負著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負責籌建一所威爾遜紀念醫院(Wilson Memorial Hospital)。

平陽府是山西南部的重鎮。早於1895年,威爾遜醫生(Dr. William Millar Wilson)就來到這里,租屋開設了一所臨時醫院和戒毒所,並附設了一所小型醫學院,邊行醫,邊傳道,同時培訓二、三位中國醫學生。1900年,義和團亂起,威爾遜醫生和夫人克莉絲汀(Christine),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亞力(Alexander)一起,被義和團民殺害。亂定後,威爾遜之弟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本著耶穌基督的愛與饒恕之心,以德報怨,捐贈一筆巨款,要求在平陽府興建一所醫院來紀念其兄長一家。為此,李鴻懿教士購置下一塊地,其上是一些殘舊寺院和破爛房屋。但苦等多時,沒有合適人選前來建院。直到柯維忠到來後,他們才於1907年秋正式開始籌建工作。翌年5月7日,山西省內地會監督陸義全牧師(Rev. A. Lutley)主持了奠基典禮,基石上以中英文鐫刻著:“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約翰福音10:10)。

醫院開工興建後,由文望道教士(Mr. Samuel G. Wiltshire)負責監工。一切工作就緒後,柯維忠得有時間前往上海,於1908年6月24日,與胡如芳姑娘(Miss Dorothy M. Hunnybun)結婚。胡姑娘也是來自英國的內地會宣教士,於1904年11月到達上海,在揚州語言學校經過半年的語言訓練後,被派往山西省大寧宣教站工作。因其生病,柯維忠曾多次前去為她治療。二人因此相識相愛,遂結百年之好。

1909年2月,威爾遜紀念醫院落成,取中文名“善勝醫院”,正式開業。該醫院包括診療中心、大禮堂、可容納120至130人的候診室、診療室、手術室和藥房等。此外,還有多個病房,以及專為戒毒者設立的兩個禁煙房。開業時,山西省各地宣教士和信徒,以及平陽府縣長、士紳及工商各階層人士,皆前來觀禮恭賀。

善勝醫院是當時平陽府一帶唯一設備完善的醫院,其服務範圍涵蓋三百萬人。醫院開業後不到兩個月,醫院就已人滿之患。但整個醫院的的醫護人員卻只有柯醫生、護士白淑貞和助護柯師母三人,此外還有幾位中國醫護人員助手而已。他們每天早上六點半齊聚在柯維忠家里,舉行晨禱會。九點,醫院開始營業。上午門診,每周四次;下午施行手術,處理其它醫療事務。當病人候診時,他們就以圖文並茂的福音單張向病人及其家屬傳福音。院內設有中國男女傳道人。

1909年秋,柯維忠由於工作過勞,體力透支而病倒,同時伴有心臟病癥狀。因此他不得不放下工作,於1909年10月18日回英國休息治療。1910年4月19日,在內地會年會上,柯維忠報告了善勝醫院的情況,呼籲更多的醫療宣教士獻身於中國宣教。金品三醫生(Dr. George E. King)即回應他的呼籲而踏上中國宣教之途的,並曾一度到善勝醫院協助柯維忠。

柯維忠康復後,與夫人一起於1911年9月11日返抵上海。在去平陽府途中,特意取道河南開封府,探望在開封福音醫院工作多年的哥哥柯維則醫生。沒想到,此次相見竟是他們在世時的最後一面。

柯維忠返抵平陽府之時,正值中國革命風起云涌之際,到處兵荒馬亂,生靈涂炭。在安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柯維忠曾與其他宣教士一起撤退,以避戰亂。當1912年2月再次回到山西後,他隨即主持紅十字會工作,救治傷兵及災民。由於宣教士在戰亂中極力保護難民和救死扶傷,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信任與愛戴。

1912年3月,善勝醫院重開。由於前來診病的人太多,醫院於1913年進行了擴建。柯維忠每日忙於醫療和傳道工作,不堪重負。直到是年秋天,季履義醫生夫婦(Dr. & Mrs. William Kelly)受派前來協助,才有所緩解。1914年,侯文輔醫生(Dr. Stanley Hoyte)也前來加入他們,此後長駐善勝醫院。這樣,柯維忠可有多一些時間培訓中國醫學生。

1916年12月,柯維忠攜全家第二次返英述職,直到1919年10月才再次返抵平陽府。從柯維忠當年的報告中可知,當時他培訓著九位男醫學生,而且開始培訓中國女護士。在柯師母所帶領的查經班里,有一位年輕人竟是原來義和團里的頭目!從一個義和團員到基督徒,這是何等大的改變啊!

1921年初,直隸(今河北省)、山東、河南、山西和陝西等北方五省發生嚴重旱災。一個冬日的黃昏,康富德教士(Ford L. Canfield」外出散步時,看見一個衣衫襤褸、因病餓而至半死狀態的災民躺在路邊,他馬上跑回醫院告訴柯維忠。柯聽後立刻打發幾位護士將病人抬回醫院救治。在柯維忠的精心治療下,那人活了過來,在康復期間,他每次見到宣教士時,總是打躬作揖地說:“老爺,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雖然宣教士們很不習慣“老爺”這個稱呼,多次糾正他,但他仍堅持如此說,因他是出於內心的敬意。

柯師母還記述了這樣一件事:“我們在城北小山上的茅舍休假,正準備回家的前一天,發生了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當我們正在欣賞景色時,忽然,一位婦女跑到我們面前,非常興奮地,像發現寶藏似的,抬頭望他一眼,回頭又望我一眼,然後對隨著她跑來,比她鎮定得多的男士高興地說:‘真的! 一點沒有錯,就是你們!他看來蒼老一點,你也消瘦了一些,但就是你們!’ 當時,我們實在想不出她是誰,但她伸出她的手來,指給柯醫生看,在八、九年前為她動過的手術,早已完全康復。從那時起直到今天,她沒有忘記在醫院所聽過的道,所學過的詩歌。她一首一首的唱給我們聽。……她聽說我們在附近,就匆匆忙忙地來尋找我們。歡天喜地談了一大堆家事後,她叫那位和善的丈夫拿一籃雞蛋送給我們,說:‘如果早知是你們,我就做個大蛋糕讓你們享用了。’ 從這件事證實多年在醫院所撒的種子,沒有白撒,一定有結果收成的”(《捨命的愛》,262頁)。

1922年5月初,柯維忠作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基督教會議(Chinese National Christian Conference)。會議期間,因突發心臟病,經過兩天搶救無效,柯維忠於5月8日逝世於師母的懷中,年僅45歲。他留下最後的一句話是:“我先去見主了!。” 在追思禮拜中,海恩波教士(Marshall Broomhall)如此評價柯維忠說:“他是一位穩重、靈裡長進的基督徒。當我到平陽府探訪的時候,有兩件事他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屬靈追求和敬虔崇拜,在這方面他都直接影響了當地教會。二是他甘心隱於幕後和提攜中國同工,這正合乎此次大會所討論有關中國教會領袖的主題。他總是設法讓傑出的中國同工展露發揮其才智,自己卻從不居功。最近我整理以前探訪山西省的照片,柯醫生被選為全省同工會議的大會主席,但拍團體照時他卻站在最後一排”(同上,263頁)。

資料來源

  • 黃錫培著,《捨命的愛——中國內地會宣教士小傳》,美國中信出版社,2006年。
  • China’s Millions, China Inland Mission, North American Edition. 中華內地會月刊北美版《億萬華民》1908年第109頁;1910年第76-77頁;1911年第122-123頁;1914年第132-134頁;1920年第54-56頁;1922年第9-10,24頁。
  • China’s Millions, 英國版(London Edition)1900年第190頁;1904年第144頁;1905年第18,61-62頁;1906年第48,77頁;1907年第71,113,122,139,160頁;1908年第142,161頁;1909年第119,169頁;1910年第58,85-86,102-104頁;1911年第121,127,152,187頁;1912年第10,13-14,56-57,63,73,115頁;1913年第26-29頁;1914年第71頁;1915年第99,121-123頁;1917年第11,91,128-129頁;1919年第94-95頁;1922年第96,138-139頁。
  • The Register of CIM Missionaries and Associates 《內地會宣教士及夥伴宣教士名錄》。
  • Taylor, Mrs. Howard, Guinness of Honan, 1928.
  • CIM List of Missionaries and Their Stations, July, 1892, 1900, 1905.
  • >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 1913.
  • Direc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916, 1919, 1924.
  • MacGillivray, D.,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807-1907.
  • Stauffer, Milton T., 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 (1918-1921) 《中華歸主》 Shanghai, 1922.
  • Stanford, Edward, Atlas of the Chinese Empire for CIM, 1908.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