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 1965
英國中華內地會宣教士。1930-51年間,先後在中國的山西、陝西、甘肅和浙江等地宣教;1953-63年在臺灣南部宣教。以擅長帶領退修會和查經班著稱,教導和造就了很多臺灣牧者及信徒。
1887 — 1913
立志來華向穆斯林宣教,卻“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內地會宣教士。他雖未踏上中國的土地,卻在甘肅蘭州留下了一座“博得恩福音醫院”,造福一方百姓至今。
1838 — 1923
美國醫療女傳教士,奉派來華二十餘年,在廣東揭陽創立“真理醫館”,行醫宣教,治病救人,培養醫護人員。
1862 — 1949
英國“中國內地會”女宣教士;戴德生的兒媳。她是個文字宣教士、作家,曾在中國河南從事宣教工作多年;一生撰寫了二十多部著作,包括多部詳盡的歷史與傳記。
1895 — 1986
美南基督教浸信會宣教士,先後在中國山東、香港和台灣從事宣教和基督教教育達42年之久。在山東期間,見證並親身經歷了山東教會的屬靈大復興;在台灣創立了台灣浸信會神學院。
1896 — 1988
英國聖公會在福建寧德創立的“聖教婦幼醫院”(永生醫院)的首任華人院長,為發展寧德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當地百姓,默默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1867 — 1926
潘美顧系英國聖公會醫療傳教士,先後在福建古田、屏南、湖南湘潭等地從事醫療宣教逾二十載。特別在屏南棠口村留下了潘美顧教會醫院、學校和教堂建築群。
1869 — 1931
宋嘉澍牧師之賢妻;“宋氏三姐妹”之良母;孫中山、蔣介石、孔祥熙之岳母。
1871 — 1922
倪爾生,挪威信義會醫療傳教士。在湖南益陽桃花侖創建了益陽歷史上第一所西醫院,還先後建立了一所初中、一所盲人學校、一所殘障兒童學校和一所孤兒院。
1886 — 1959
麥克樂,美國基督教青年會傳教士,是中國近代引進美國新體育觀念的重要人物。他在中國從事體育教育十三年,是中國第一個高等教育體育專業的第一任系主任;中國近代體育事業的奠基人。
1884 — 1953
約翰·馬吉,美國聖公會牧師、傳教士,在南京勝道堂從事宣教工作多年。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參與救助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平民和傷兵;他拍攝的膠片成為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鐵證,他也是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有力證人。
1901 — 1997
基督徒外交官,“中國的辛德勒”。二戰期間任中華民國政府駐維也納領事館總領事,期間他向數千猶太人簽發了前往上海的簽證,使他們免遭納粹的迫害和屠殺,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尊敬與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