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靈生(Frank Rawlinson)於1871年生於英國;1889到美國,定居在巴爾的摩(Baltimore)。1899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賓州Bucknell大學,並與嘉莉梅(Carrie Mae)女士結婚;1902年取得美國國籍。不久,樂靈生被美南浸信會派往中國上海,帶著妻兒來華開始傳教事工。初到中國時,他學習中文,並且擔任幾所學校的領導。1916年一家人返回美國休假時,其夫人Carrie女士不幸在冰上滑倒,之後因血液感染在1917年元月去世。同年七月,樂靈生與弗洛倫斯 Florence Lang女士再婚。1918年回到中國,在南京宣教學院任教;1921年後,在北京華北聯合語言學校擔任講師。
樂靈生熱衷於中國文化,他不但讀孔孟之書,也閱讀近代中國學者梁啟超和胡適等人的作品。同時間,也開始對中國的其它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研究。慢慢地,他的信仰脫離了福音派的基礎。他自認他的宣教願景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做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文化運動”宣導用科學方法在政治與宗教上。同時間基督教的傳教士,以樂靈生為領導,成立了“中外基督教建立機制”,致力於中國民族主義與中國基督徒聯手建設國家。
1912年,樂靈生擔任上海基督教出版的英文雜誌《教務雜誌》的編輯,由於他的努力,使該雜誌成為全國基督教的一本權威性雜誌。1919年,他又參與了大型統計資料《中華歸主》的編輯;並曾經擔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中國學校部主任。
從1911年開始到1937年逝世,樂靈生一直擔負著《教務雜誌》的領導責任,這也是他在中國從事的主要活動。對當時出現在中國的社會運動,樂靈生是關切的。樂靈生與在中國出生的第二代傳教士司徒雷登等人向社會表明了教會人士的看法與立場,有益於消除基督教是“洋教”的誤解。樂靈生對於基督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教會本色化的途徑,都發表過重要言論。1926年,樂靈生撰寫並出版了《基督教在華的本土化》(Natur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一書。很顯然,樂靈生認為,基督教並不是一種西方的宗教,它具有普世的意義,在中國的基督教應該有中國的特點,應該讓中國人用自己民族的方式表現基督教的精神。他提到“本土化”( Naturalization)不代表基督教在華事工絕對中國化,儘管中國基督徒已日趨成熟,但仍需要西方同工在精神上和財政上的支持。但中國教會應當跨越領受恩典的階段,與別人分享它的遺產與使命。
樂靈生參與編輯的《中華歸主》一書,歷時三年(1918-1921),有超過150位同工參與,最終於1922出版。該書的目的是報導有關中國基督教教會的現狀,包括社會和經濟背景以及當地條件,為了預備外國傳教士將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基督徒。因為有許多敬虔又有才幹的中國基督徒,希望基督教擺脫“外國宗教”的負面觀感,並且認為外國傳教士扮演主導角色,是基督教在中國宣道上最大的障礙。
因著該書英文名稱為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頗為敏感,引起中國知識界的抗議,並引發1923年強烈的反基督教運動。樂靈生曾建議使用 Christianity Settles Down in China 作為英文標題,可惜沒有被採用。歷史學家章開沅認為,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樂靈生提出的標題《基督教在中國安家落戶》(Settle Down),更含有平等友好交流的精神,並且削弱了過去傲慢的殖民主義姿態。
1937年爆發了中日戰爭,8月13日在上海地區開打淞滬會戰。一架中國飛機在轟炸日本“出雲號”軍艦的途中,遭到日本戰鬥機的攻擊,結果把兩枚本該投在跑馬廳空地的重磅炸彈,誤投在上海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公共租界與法租界交界處,炸死了擁擠在十字路口東南角大世界娛樂廣場前等候施粥的許多難民。當時樂靈生正在十字路口處等紅綠燈,不幸中彈身亡,結束了他來華宣道的一生。
資料來源
- 章開沅、馬敏主編,《貝德士中國基督教史著述選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年。
- 學林出版社,《儒學與21世紀中囯:構建、發展“當代新儒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0年,426-28頁。
- 章開沅, “Chinese Perspective: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Christianity in China” in Uhalley, Stephen & Xiaoxin Wu (2001).China and Christianity: Burdened Past, Hopeful Future. Armonk, N.Y.:M.E. Sharpe. ISBN 0765606615
- “樂靈生”,https://zh.wikipedia.org/wiki/...,Accessed
- “Frank J. Rawlinson”,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J._Rawlinson, Accessed
關於作者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