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年生平
林子豐在1892年11月6日生於廣東汕頭揭陽縣金坑,其父林紹勳在鄉村教書,後來成為浸信會牧師。14歲時,林子豐成為基督徒。他早年就讀於浸信會揭陽真理中學,其後轉讀汕頭礐石中學。1911年,他前往北京協和醫學堂學醫,但後來回廈門同文書院修讀外語和商科。1920年,林子豐於家鄉揭陽縣娶陳植亭為妻,婚後兩人育有七子兩女。
2. 事業生涯
1916年,林子豐加入伯父在潮汕經營米業的廣源盛行,任職英文書記;不久被派往香港協助米號開拓市場,擢升為司理。林子豐後來自組四維公司,出任總經理,進口代理越南無煙煤,並擴充至米業和船務。1926年,林子豐與潮商陳子昭等創立眾益輪船公司,業務遍及澳門、廣州、湛江、汕頭和越南等地。
1922年,林子豐在廣州創辦嘉華銀號,同年6月改組為嘉華儲蓄銀行。1924年至1931年間,他在上海開設分行,股本增至100萬港元。1935年,因為政局動盪,加上日本開始對中國展開侵略行動,林子豐被迫關閉上海和廣州的分行。
1935年,林子豐協助促成國民政府與法屬越南政府簽訂《中法越南商約》乙部份。1936年,他獲越南皇室頒授龍紋寶星勳章以示肯定。1937年至1939年,林子豐當選香港潮州商會會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林子豐的銀行業務受到很大打擊。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林子豐的全數業務便告停頓。1945年,香港重光後,嘉華儲蓄銀行才於香港重新開業。1949年1月,嘉華儲蓄銀行易名為有限公司。林子豐重整嘉華業務,並一直擔任董事長至1971年逝世為止。
1947年,林子豐創立以生產電筒為主的捷和製造廠,其後又成立植豐置業有限公司,並擔任兩家公司的董事長。林子豐在五十年代開始淡出自己的商業業務,專注於教會和教育工作。他把家族生意交給林思顯和林思進等兒子打理,但他仍留任嘉華銀行、捷和製造廠和植豐置業三家公司的董事長,直到去世。
3. 教會事奉
1928年至1932年間,林子豐因一場大病,獲得神的醫治,徹底改變得了他的一生。他省悟到金錢並非一切,他看到神的恩典彰顯在他的身上,改變了他對生命的看法。他隨即積極參與教會事奉和公益工作,減少追逐名利金錢。
林子豐熱衷於浸信會教會事工,1939年,他參與創立了九龍城浸信會。他與妻子成為該會第一屆執事外,他還終身出任該會執事會主席。他曾在堅道浸信會主持該會的財政部和傳道部。他亦曾出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及九龍城浸信會執事會主席。
1962年,林子豐夫婦捐出12萬港元用來興建九龍城浸信會新堂。林子豐在1938年參與創立基督教蒲崗福音堂,並當選值理會主席,後來福音堂改組成為九龍城潮語浸信會。同年3月,香港浸信會聯會成立,林子豐獲邀出任執委之一,負責主持戰時救濟工作。1941年,他獲選為終身浸聯會主席,指導並見證著二戰後浸信會在香港的急速擴展。
從1930年至1932年,林子豐擔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會董。1933年至1934年間和1939年至1956年間,他兩度出任青年會會長。1938年,他兼任粵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隨軍服務團的港方主席,並在1947年一度兼任青年會總幹事。1956年至1959年,他再獲邀出任名譽會長。1936年6月14日,宋尚節博士到達香港佈道時,就住在林子豐家中。當時香港成立了五十隊佈道團輔助,林子豐被選為佈道團團長。
林子豐是香港與美國和海外浸信會的重要溝通橋樑。1955年,他首次以香港代表身份到英國倫敦出席第九屆世界浸聯會大會,當選為大會副會長,並獲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浸會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60年,他連任第十屆世界浸聯會大會副會長,並於巴西出席大會期間榮獲巴西榮譽公民及里約熱內盧城市之鑰兩項殊榮。當他轉往美國訪問時,又獲頒德州榮譽市民和北卡羅萊納州榮譽公民及城市之鑰等殊榮。1965年,他到美國出席第十一屆世界浸聯會大會時,分別獲得貝勒大學 (Baylor University) 和史丹森大學(Stetson University)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他還成功籌得20萬美元用作支持浸會書院的建設。
4. 慈善工作
林子豐積極參與社會公益,1935年,他為家鄉揭陽縣出資修建引水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透過教會作了許多救濟工作,1940年,他為國民政府號召在港澳地區為救國公債籌款,超額籌得超過200萬圓法幣,獲國民政府授予「忠義為懷」牌匾一塊以示感謝。
逃避大戰居住澳門期間,林子豐出任澳門糧食管制委員會常務委員暨國際難民賑災會委員,協助當局應對戰時大批難民湧入當地的挑戰。1945年,香港重光後,林子豐從澳門帶了大批無煙煤到香港,協助解決煤炭物資不足的問題。
林子豐在戰後也關注香港的居住問題,當時中國大陸大批難民為逃避國共內戰而逃難來港。1950年1月,難民在九龍城東頭村搭建的木屋區發生大火,燒毀木屋6,000間,20,000多人無家可歸。當時的香港政府未有全面的公共房屋政策,林子豐便成立參與港九各界聯合救濟九龍城火災難民委員會,並捐出1,000港元接濟災民。期間,他多次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身份,在電台呼籲市民響應捐款賑災工作。他又出任九龍城火災善後建設委員會副主席及建設小組委員會,在火災原址設立了「博愛村」以安置災民。
1946年,廣東省水災慘重,林子豐召開緊急會議發動各堂會及學校捐款救濟,結果籌得款項港幣$1700元賑災。
林子豐不忘關注救濟工作,並洞悉社會上不足的福利醫療事業。50年代香港人口急劇上升,然而本地政府的醫療服務卻未足以應付。1952年,林子豐「寓道於醫」,提議成立醫務部,籌備浸信會診療所。為了興建更大規模的浸信會醫院,林子豐多番游說後獲政府撥地興建浸信會醫院浸會學院。1963年,香港浸信會醫院正式建成開幕,令更多人得到醫療保障。
5. 教育工作
在教育方面,他於三十年代擔任廣州浸信會培正中學校董,並協辦廣州培正中學香港分校。1933 年,他在香港何文田創辦香港培正小學,亦於1935年開辦初中。1941年香港淪陷後,1944年,林子豐在澳門義務擔任廣州培正中學和廣州培道女子中學兩校校長,接濟不少落難師生,並協助兩校渡過戰時的困難日子。
戰後,林子豐返回香港重整浸信會的教育工作。1946年,他出任香港培道中學校長、校董及監督,並協助向港府爭取撥出土地興建校舍。1950年,他義務出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成功遊說港府答應批出毗連原校舍旁的大幅土地作擴充之用。林子豐在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15年,1958年至1959年,他兼任校監,期間學校獲得各界不少捐助,中小學部學生人數達數千人之多,成為香港著名的中文學校。1965年,他卸任校長後,獲邀出任香港培正中學校監一年。1963年至1970年,他又出任澳門培正中學校監。另外,林子豐自1926年起出任九龍城民生書院校董,1955年5月起出任校監兼校董會主席。
1950年,林子豐出任浸會神學院籌委會主席。1951年,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正式成立,他更出任董事會主席及神學部部長一職。1959年,港府在林子豐推動下同意在窩打老道浸會書院校舍旁邊興辦一所香港浸信會醫院。
林子豐對教育事業的專注,使得香港政府邀請或委派他作多個團體機構的領袖。他在1951年獲邀出任香港大學中文學會副會長;1952年,他當選香港教師會歷來首位華人會長,以及在1954年出任港府教育委員會委員。1951年,林子豐被港府委派為香港高等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參與檢討香港的高等教育發展。1955年,林子豐為了發揚浸信會的辦學精神,向浸聯會建議倡辦一所浸信會專上學院,並由他出任香港浸會書院籌委會其中一名委員。1956年3月5日,浸會書院正式成立,他義務擔任校長至1971年逝世為止。1970年,林子豐在慶祝與妻子的金婚紀念時,捐出港幣50萬元興建大專會堂,讓書院有舉辦典禮的場地。
林子豐為了香港浸會書院和香港培正中學的發展,成功地為兩校爭取香港政府撥出土地以作擴充,並促成港府在1970年認可浸會書院為註冊專上學院。浸會書院後來於1972年改名浸會學院,更於1994年獲港府批准正式升格成為香港浸會大學。
林子豐着重靈性之薰陶和訓練來達到理想的教育。他認為一個人除了擁有學問之外,亦需要有良善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他相信基督信仰就是導人向善的最理想方法。對林子豐來說,最理想教育方法是「寓道於學」,學識與靈性互相配合,人除了擁有學問之外,亦需要擁有品德上的修養。傳道與學校教育在林子豐眼中有着密切關係,不可分離,「寓道於學」不但可以使學生靈智並重,更能傳揚福音,使學生加入教會。林子豐主張以啟發性的教育方法取代傳統的灌注式教育方法。他着重啟發式教育,專心啟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步入自學的道路。林子豐認為教材應該與學生日常生活及環境互相聯繫,使學習與日常生活距離拉近,刺激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學以致用。
1971年4月17日上午,林子豐因為中風病逝於香港浸信會醫院,終年78歲。林子豐是一位傑出的華人基督徒,他雖然離開了,但他對教會、教育和社會的貢獻卻是極為寶貴,他的成就大大造福了後人。林子豐是20世紀香港教會及社會的傑出人物,他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愛主愛人,是眾人的典範;他一生永不言休的精神永遠受人記念。
資料來源
- 李景新主編,《林子豐博士言論》。香港:培正中學,1965年。
- 曾向榮畢業論文:“香港華人傑出信徒之研究--林子豐(1892-1971)”。香港:香港浸會大學,2003年4月。
- 利未,《靈歷集光—主僕宋尚節日記摘抄》。恩雨出版社,1995年。
- 佚名,〈林子豐〉。維基百科。2021年12月30號更新。https://zh.wikipedia.org/wiki/林子豐。
關於作者
作者系美國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碩士班學生,在李亞丁博士指導下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