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  — 1895

陸皓東

中國近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旗設計者;“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孫中山語)。

陸皓東,名中桂,字獻香,號皓東。1868年9月30日出生於一個商人之家。其父陸曉帆,長期在上海經商,家境富裕。因陸皓東生於中秋節,故取名“中桂”。他與孫中山同為廣東香山縣翠亨村人,兩家相距不遠,又是幼年的同學。陸比孫小兩歲,性情與誌趣相投,故二人自幼便結為摯友,孫中山後來形容二人為“竹馬之友”。陸皓東9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天性聰明沈穩,為人真摯誠懇,且能書善畫。但早在私塾讀書時就已對私塾教育反感,寧願習畫也不願意死讀書。

孫中山於1878年赴夏威夷檀香山讀書,五年後重返故鄉。孫、陸二人“重聚後,契洽愈恒”。孫中山所帶回的西方民主、科學、自由和宗教思想,以及在夏威夷的種種見聞令陸皓東十分向往,他很可能就是在此時從孫中山的言行舉止中得悉基督教信仰之事,並在孫的引領下歸信了基督教,以致他後來願意和孫中山同往翠亨村北帝廟拆毀偶像。自此他成為孫中山的第一個誌同道合的革命同誌。

年少氣盛的孫、陸矢誌從家鄉開始,實施改革計劃。當時其家鄉迷信偶像之風盛行,故此他們認為偶像崇拜乃是使人愚昧無知,阻礙社會進步的禍患之源,視此習俗為眼中釘,稱廟宇為“淫祀”,誓要除之而後快。當他們見有鄉人向偶像叩拜時,就勸戒他們離棄偶像,不要妄信。因見鄉民無動於衷,二人才忍不住采取過激行動。一日,孫、陸二人一起前往翠亨村的宗教中心北帝廟,將北帝木像的手指折斷,並對眾人說:“我折斷了它的手指,它還照舊笑,這樣的神怎能保護我鄉村?” 隨後又將金花夫人的木像面皮刮破,使其一耳墜下。他們破壞北帝和金花夫人神像的行動原是要破除偶像迷信,不想卻引起軒然大波。鄉人對他倆的作為大為震怒,認為是大逆不道之舉,恐遭神明降禍,於是召集會議聲討之,並向他們的家長興師問罪。後經其家長們陪罪和重塑神像,事件才得以平息。孫、陸二人遂被視為叛逆青年,再難立足於家鄉,只好離開翠亨村,遠走香港,時為1883年。那時孫中山17歲,陸皓東才15歲。此後二人更加志同道合,常在一起“同憤異族政府之腐敗專制,官吏貪污庸懦,外人之陰謀窺伺”,常“談傾覆滿清事,情義甚洽”。

到香港後,陸皓東進入香港西式學校就讀,以補村塾舊式教育之不足。每逢主日,到香港綱紀慎會教會做禮拜。該教會是美國宣教士喜嘉理(Charles Hager)所創,是應美國華僑基督徒的要求而設立的。1883年底,孫中山和陸皓東皆在香港綱紀慎會教會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在受洗名冊上,孫中山的名字是孫日新,而陸皓東的名字則是陸中桂。

不久,孫中山到廣州博濟醫學堂讀書。稍後,陸皓東和鄭士良也一起到博濟學習。陸皓東和孫中山是室友,二人經常談論改革中國,推翻腐敗政權之事。鄭士良隨後也加入他們,革命團體初見端倪。

1887年,陸皓東19歲時,赴上海電報學堂讀書。1890年畢業後回廣東與黎小卿結婚。翌年再赴上海任職於電報局,不久擢升為領班。在這一時期內,陸皓東一有機會就去香港找孫中山,商討革命之事。孫中山、陸皓東、鄭士良和陳少白四人逐漸形成基督徒革命同志群體,成為後來興中會的核心人物。他們在一起互抒救國抱負,醞釀進行革命鬥爭。正因為他們都是基督徒,所以初期的興中會具有基督教性質。

1894年,陸皓東隨同孫中山經上海北上天津,為要向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上書,冀求朝廷學習西方,改革政治、經濟、教育制度,以圖國家富強。他們在上海認識了宋耀如和鄭觀應。宋、孫的會面是由陸皓東安排的,見面地點是在上海監理會的慕爾堂,二人在主日崇拜後由陸皓東介紹相識。陸皓東早在上海電報學堂讀書時就已認識宋耀如,曾有一次,上海道臺因事要加害於宋,是陸皓東聯同電報局的基督徒牛尚周救他脫險的。此後二人成為好友,陸皓東常將香港和廣州孫中山等志士的情況告訴他。因此,孫、宋見面後,一見如故,甚相契合。

宋耀如得知他們到上海的目的後,遂引薦他們認識鄭觀應和上海格致書院院長王韜。再通過他們向上引薦,孫、陸才得以北上天津謁見李鴻章。但由於李鴻章當時正忙於中日戰事,無暇理會他們上書之事,以致他們不得要領而轉往北京,正碰上並目睹了慈禧太後的“六旬萬壽慶典”,由此更激起孫、陸對滿清統治者的不滿。從此他們放棄了改良主義的幻想,堅定了推翻滿清統治、創建民主共和國的決心。

上書失敗,孫、陸帶著憤懣的心情回到上海後,與宋耀如一起日夜談論革命和救國之道。三人在宋家進行了立誓反清,創立合眾政府的簡單儀式。因為宋耀如是牧師,故他們采用了手按聖經的方式立誓,這種方式後來成為興中會的宣誓儀式。

1894年10月,28歲的孫中山再赴檀香山,宣傳革命,以爭得華僑的支持,為建立“興中會”做準備。陸皓東則留在國內,從事革命聯絡工作,並利用往來於上海、漢口、廣州之間的機會,考察各地形勢,宣傳革命,結納有誌之士。同年11月,孫中山以“振興中華,挽救危局”,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在檀香山基督徒何寬家中正式組成了革命團體“興中會”,會中並且決定襲取廣州作為革命的根據地。接著,他們移師到基督徒李昌家中舉行入會儀式。所有會員由孫中山帶頭,各以左手按在聖經上,右手舉起向上帝起誓。

1895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陸皓東隨即與其他革命誌士趕赴香港同孫會合。2月21日,陸協助孫成立香港興中會總部,共商舉義大計。3月,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戰敗求和,民情激憤,興中會決定利用這一時機,發動武裝起義,襲取廣州作為革命根據地。陸皓東在興中會幹部會議上指出,起義勢在必行,不能再有絲毫猶豫。並且提出:為了團結同誌,號召天下起而響應,革命派要打出自己的旗幟,以示與清廷決裂。這個建議獲得孫中山和其他革命誌士的支持,並委托陸皓東設計革命軍旗圖案。在3月16日會議上,陸皓東以他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為軍旗,取代了滿清的黃龍旗,結果獲得通過。但此旗後因廣州起義失敗而未被采用,直到1900年鄭士良領導庚子惠州三洲田之役時才第一次在中國大地上飄揚起來。後同盟會將它改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民國建政後,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旗。

起義方針既定,陸皓東和鄭士良等人隨同孫中山到廣州去部署。他們在雙門底的王家祠設立革命總機關,以“農學會”名義作掩護,由陸皓東主持,暗中積極為起義做準備。經過半年多的聯絡與籌措,一切布置就緒,最後選定10月26日(舊歷九月初九,時為重陽節)為起義日期,以便利用重陽節四鄉百姓成群結隊到省城祭祖掃墓的風俗,聚集軍備和革命力量。革命總機關由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協助孫中山在廣州指揮調度,楊衢雲在香港集合會黨。起義計劃分四路進攻廣州,陸皓東任第一路的司令,負責攻打總督府。

不幸的是,起義當日充作主力的香港隊伍未到,致使起義計劃被打亂;又因叛徒告密,致使重陽節起義計劃泄露。同時在槍械運送方面也出了問題,被廣州海關搜獲手槍六百余枝。兩廣總督譚鐘麟緊急調兵千余回城防範,並派出大批軍警四出搜捕革命黨人。形勢急轉直下,陸皓東立刻安排革命同志轉移,自己也和孫中山等人避往別處。但離開王家祠後,他忽然想起黨員名冊可能還留在總機關,未及帶走或銷毀。於是他決定獨自一人返回察看。周圍同志極力勸阻,他說:“黨員名冊最重要,若被搜去,清吏按著名冊株連,我黨豈尚有余類。我個人冒生命危險,去保全多數同志,實份內事。” 言畢毅然前往,剛到總機關,密探跟蹤而至,隨即大批軍警趕到將總機關嚴密包圍。陸皓東緊閉大門,迅速將黨員名冊燒毀,待軍警破門而入時,名冊已成為灰燼。陸皓東因此被捕。

陸皓東等人遂被解至南海縣受審,遭受嚴刑拷打,但他大義凜然,面對指控均直認不諱。在公堂上,他慷慨陳詞,直斥滿人政權的腐敗,痛述民族危機,誓要廢滅滿清,光復漢族。最後說:“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殺盡。……吾言盡矣,請速行刑。” 其後衙役雖多方施以酷刑,甚至將其手腳釘入竹簽,將其牙齒一顆顆敲掉,但陸皓東始終不肯供出其他同黨。

美國駐廣州領事喜默(Charles Seymour)得知陸皓東被捕消息後,親自前往南海縣署說項營救,並擔保陸皓東是上海電報局翻譯員,並非亂黨,同時亦指出他是個基督徒。但縣署拿出陸皓東的供詞,以示當事人既已招供,證據確鑿。事已至此,喜默有心無力,營救陸皓東之舉遂告失敗。惜陸皓東在香港教會的牧師喜嘉理當時不在廣州,未及為陸皓東施以援手,否則陸皓東可能會獲救。

陸皓東被囚禁死牢內10天,期間再遭嚴刑審問3次,終未屈服。1895年11月7日,陸皓東與朱貴全、丘四等三人被綁赴刑場處決。負責審訊的南海縣令對陸皓東頗為欽佩,特命人給他穿上長衣受刑。在屠刀下陸皓東毫無懼色,英勇就義殉國,時年僅27歲。孫中山為損失摯友和得力助手而痛心不已,稱他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犧牲者之第一人”;其“死節之烈,浩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

陸皓東殉國後,其親屬將其兩顆遺齒和衣冠葬於故鄉翠亨村犁頭山麓。1937年,國民政府為陸皓東建立了陵墓。1995年,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斥資重修,現為廣東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烈士墳場由墓道、牌坊、石亭、碑記、雕像和衣冠塚組成。主墓道豎立著陸皓東石雕像,石座上刻有“陸皓東烈士紀念墳場碑記”,記載了陸皓東一生的革命史跡,由陸皓東嗣子陸少東立石。

資料來源

  • 梁壽華著,《革命先驅——基督徒與晚清中國革命的起源》,香港:宣道出版社。2007年。
  • 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李亞丁

作为世华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李亚丁博士现担任《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执行主任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