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肯約,學名祝路俅。1919年出生於雲南省瀘水縣稱桿鄉大村子(今橄欖村)。他自幼富於同情心,尤其關心那些貧苦兒童,經常把自己家里的食物拿出來與他們分享。路肯約九歲時從西方宣教士那里聽到福音,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1933年,少年路肯約到瀘水縣麻栗坪,參加宣教士舉辦的第一期教牧人員培訓班,一邊學習聖經,一邊做打字工作。由於路肯約讀書認真刻苦,深得美國內地會宣教士楊志英牧師(Rev. John Becker Kuhn)的喜愛,收為義子。從此他經常跟隨楊牧師到保山、緬甸、木城坡等地傳福音。從1941年起,路肯約開始獨立擔任宣教工作,經常到遠近村寨教會傳道。1945年,路肯約再入麻栗坪聖經學校深造。1948年,當西方宣教士將培訓班從麻栗坪搬到橄欖村後,路肯約擔任教員兩年之久。
1950年,路肯約被選為瀘水縣人民代表,到保山參加各民族政協委員會議。會上,他又被選舉為保山專區政府委員。1951年瀘水縣成立聯合政府,因路肯約在群眾中的威望,又被選為瀘水縣副縣長。
1952年,中國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三反運動”,路肯約無法適應這突如其來的政治氣候,遂於同年2月出走國外,定居於緬甸的密支那。由於那里的教會和教牧人員對他不了解,以為他是從中國來的副縣長,故有兩年多時間他不被接納。當地教會不安排他參與教務工作,各地教會也不邀請他講道。每逢禮拜天聚會時,他都是以普通信徒身份,安靜坐在教堂的某一角落參加崇拜。
1955年,楊志英牧師從曼谷經仰光去密支那,抵達時,飛機場過道兩旁站滿了迎接他的人群,他們是來自密支那地區各地教會的負責人。當楊志英在群眾中發現路肯約時,快步趨前把個子矮小的路肯約舉抱起來,當著各部族教會領袖的面說:“這是我養大的兒子,你們為何不讓他講道?” 直到此時,眾人才知道路肯約的真實身份與來歷。從那以後,路肯約在緬甸各地大受尊敬,威望亦與日俱增。作為緬甸大教區的牧師,路肯約努力拓展各項事工,且大有成效。但他仍心系故鄉,總想有機會返鄉服務教會。
1957年,瀘州當地政府為了爭取路肯約回國,特地派了他昔日國內的同工馬可和亞利達古等人前往緬甸,動員他回國。但當他聽到國內階級闘爭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時,既害怕又失望。于是,他只將妻子和兩個女兒送回國內,自己則只身一人回到緬甸。果不其然,他的妻子回到家鄉後不久,因受不了政治運動的折磨,最後懸樑自盡,孩子們也飽受歧視而流落他鄉。
1967年,路肯約再次下決心回國。但當他到達中緬交界處的大壩地河時,得知國內“文化大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不得不再次停下返鄉的腳步。
1976年以後,路肯約擔任密支那地區教會總會會長,在整個緬甸基督教會中頗有威望。1979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路肯約再次萌發歸國效力之心。同年3月,他開始為歸國行程做準備。同時他夜以繼日地趕寫瀘水傈僳族的歷史變遷,打算臨別前留給僑居緬甸的傈僳族同胞。當緬甸各地教會領袖和信徒得知他要回中國的消息後,紛紛前去他家,為他送行。那些天他每日忙於應酬,經常與客人同食共寐。不幸的是,就在他行將踏上回國程途之前,卻不慎因食物中毒而突然去世,年僅60歲。
安葬路肯約牧師的那一天,前去參加葬禮的有來自緬甸各地教會的教牧人員和信教群眾,並國外差會使團的負責人達三千多人。仰光和其它一些地區的政府官員也參加了路肯約的葬禮,足見人們對他的景仰與懷念之情。
資料來源
- 胡保羅著,《怒江情——怒江大峽谷傈僳族的宣教史》,協傳培訓中心出版,2006年。65-67頁。
關於作者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