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生活
馬根濟(John Kenneth Mackenzie)於1850年8月25日出生於英國的亞爾茅斯(Yarmouth)一個基督教家庭裡。父親亞歷山大·麥肯齊(Alexander Mackenzie)是蘇格蘭人,母親瑪格麗特·麥肯齊則是威爾士人。雙方的父母都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當馬根濟還是個嬰兒時,全家搬到了布里斯托(Bristol),父母親皆積極投入當地教會的聖工,也為家庭創造出敬虔的宗教環境。孩提時代的馬根濟比較安靜卻易動感情,富有同情心。他從小進入布里斯托的一所私立學校學習,但他並不怎麼愛讀書,15歲便離開學校到一個商人事務所當職員。這時他也開始有規律地參加基督教青年會的各種聚會活動,其生活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影響。後來他向自己的好朋友鄧肯(Colonel Duncan)透露他要到海外為基督宣教的心志,鄧肯就向他推薦了一本書《雙重醫治——何謂醫療宣教?》(The Double Cure; or, What is a Medical Mission?)。閱讀過後,馬根濟就決定辭掉工作而去讀醫學,預備自己成為一個醫療宣教士,將來到中國去宣教。他的這一決定得到父母的贊同與支持。
1870年10月,馬根濟進入布里斯托醫學院學習,在四年時間裡,先後從倫敦和愛丁堡獲得MRCS和LRCP學位證書。在愛丁堡醫學院讀書時,馬根濟得遇愛丁堡醫療傳道會成員樓醫師(Dr. Lowe)。早前馬根濟已經通過閱讀早期在華醫療傳教士的傳記,萌生了赴華宣教之意,如今樓醫師告訴他中國對醫療宣教士的迫切需要,以及在漢口的一家醫院需要人去掌管等消息,更加堅定了他去中國做醫療宣教士的決心。於是,馬根濟決定加入倫敦宣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簡稱“倫敦會”)。1875年,25歲的馬根濟接受倫敦會的差派,以一個醫療宣教士身份,前往中國的漢口從事醫療宣教工作。同年4月8日,馬根濟登上格林里昂號(Glenlyon)輪船,啟航前往中國。
二、在漢口的醫療宣教工作
1875年6月8日,馬根濟抵達漢口,受到倫敦會資深宣教士、有“華中使徒”之譽的楊格非(Griffith John)夫婦的歡迎。漢口位於揚子江和漢江的交匯處,湖北省的中部,當時被稱為中華帝國的心臟。初時,馬根濟在差會醫院和藥局輔助雷德醫生,同時他每天還要上中文課。因為當時許多中國人並不相信西醫和西藥,所以馬根濟受到極大的歧視甚至敵視。但在他做了漢口教會的執事長之後,加之他良好的服務,這種不信任就逐漸緩解了。同年8月,馬根濟染上嚴重的瘧疾,但不到一個月就完全康復,不久他就成為醫院的主任醫師。雖然他在醫院已經夠忙的了,但他心裡還掛著在漢口周圍和農村地區需要醫療救助的廣大民眾。他帶著他的同事深入到那些眼病最為流行的地區裡的村莊,為百姓解除疾苦。開始時,他們受到百姓的敵視,甚至遭到人身攻擊。1876年春節,馬根濟隨同楊格非應一位中國基督徒之邀前往鄉間行醫傳道,不料在途中遭遇到一場幾乎致命的攻擊。數以百計的群眾一路尾隨著他們,向他們怒吼道:“滾回漢口去!殺死洋鬼子!” 伴隨而來的是石頭泥塊打在他們身上,使他們血流滿面,舉步維艱。幸虧在幾個中國信徒的護衛下,他們才得以全身而退。但他們並不因遭受迫害而灰心,回程途中,馬根濟繼續為人看病,楊格非也照常向人傳福音。回到漢口後,他們去見湖北督撫,督撫遂在大片地區發了告示。待他們下次再出去時,情況大為好轉,所到之處,受到歡迎,對洋大夫的好評很快傳遍了湖北。馬根濟醫治好了數百大煙鬼,和數以千計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幾年後,那些當初反對他們的百姓中間亦有人歸信基督,村子裡也建起了禮拜堂,令他們大得安慰。
1876年12月,馬根濟到上海與特拉弗斯小姐(Miss Travers)結婚,他們是在布里斯托學習期間認識的。婚後他們一同回到漢口從事日常工作:馬根濟每天在醫院裡平均要看一百位病人,而特拉弗斯小姐則開始學習中文。有一段時間霍亂爆發,馬根濟每天醫治更多的病人,外科手術也明顯增多,由此可見中國人對西醫西藥越來越信任了。
三、在天津的醫療宣教工作
1879年,由於妻子的身體日漸衰弱,馬根濟相信換個環境會使她的身體更好,於是申請調到較為乾燥的華北去工作。1879年2月,馬根濟奉調去天津擔任倫敦會教會醫院院長,於是他攜眷從漢口搬到天津,此時他們已有一個女兒名叫麥琪(Maggie)。天津離北京不遠,實際上是首都的門戶,也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駐地。早在1861年1月,英國駐天津軍隊在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一帶設立了一個隨軍門診部。1868年12月1日,該門診部主管權轉交給英國倫敦會並定名為“基督教倫敦會醫院”。當馬根濟抵津後才發現,這裡的醫療資源遠較漢口落後,醫院缺少經費,設施簡陋,藥品也嚴重不足,使上任伊始的馬根濟一時陷入困境之中。後經與同僚商量,決定上書李鴻章,懇求援助,以期這位倡導洋務運動的開明重臣能夠支持西醫西藥的發展,為醫院增加設備、擴充業務。呈文由一位英國駐華外交官轉達李鴻章後,卻遲遲未見回音,令馬根濟頗感失望。
1879年8月1日,事情突然有了轉機。當天,醫院的宣教士們舉行例常的禱告會,大家再次為上呈與李鴻章的信函代禱。不料就在禱告會結束時,李鴻章派來的差役匆匆趕到,邀請馬根濟立即趕往總督官邸為李夫人看病。原來李鴻章之妻莫氏已患病多日,所患的是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多次遍訪中醫郎中醫治,服過多種藥物,皆未見效。眼看著夫人病情危殆,中醫們束手無策之際,李鴻章心急如焚,才決定召西醫一試,遂致函美國駐天津副領事畢德格,請他幫忙尋找西醫。此時的中國尚未接受西洋醫學,在華的西醫大夫屈指可數,幾經周折,畢德格為李鴻章找到了馬根濟和美以美會駐北京的女西醫師郝維德(Miss Howard),專程前來為莫氏治病。
在以後的六天中,這兩位西洋大夫全力以赴,完全按照西醫程序確定治療方案,並在治療過程中,採用了先進的手搖電機儀器,再以禱告和藥物相配合,莫氏的病情很快好轉,僅月餘,竟至痊癒。此番妙手回春的醫術使李鴻章眼界大開,馬根濟趁熱打鐵,邀請李鴻章去他的診所參觀,就在那裡,李鴻章與其隨行官員並天津重要士紳親眼目睹了馬根濟操刀的“手術秀”——頸部腫瘤切除。當病人脖子上一個比拳頭還大的腫瘤被成功摘除時,全場震驚。此事不但令中國醫學界見識了西醫的能力,也令滿清官員和天津的百姓折服。從此,馬根濟聲名大噪,不但成為李鴻章的家庭醫生,也成為許多達官貴人的醫療顧問,更成為天津百姓心目中的再世華佗,各地病人紛紛慕名前來就醫。
四、創立西醫院
隨著李鴻章夫人病得痊癒,李鴻章對西醫的信心與興趣大增。不久,李鴻章決定在天津創建一所西醫院,地點選在三岔口的大王廟(今南運河北路的曾公祠西側),此即近代天津開辦西醫院之濫觴。起初只是個施醫舍藥的免費西醫門診所,“凡局之經費,皆中堂之仁施”;馬根濟被聘主其事。該院始一建成即取得了成功,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創辦的《萬國公報》稱,馬根濟在“析津大王廟曾爵帥祠院之旁設立醫院”,“四遠之人,不遠千里而至者,踵相接也”。據《津門雜記》記載,到該醫院“求診之人,絡繹不絕,或投以丹丸,或與之針砭,痹則起以電機,贅疣則施以劀殺,疲癃盡起,微腫全除”。但由於大王廟西醫院只有門診部,沒有住院部,加之規模偏狹,難以收留遠道來診患者。李鴻章遂採納馬根濟的建議,決定在倫敦會醫院基礎上,擴建新院;在馬根濟主持的“紫竹林醫寓之旁,捐建養病院一所”。也就是說,要興建一所規模宏大、設施齊全的綜合性正規化西醫院。
在李鴻章的積極倡導下,天津衛的官紳、商人和洋人買辦紛紛捐款。此番李鴻章共募集白銀6千兩,再加上他親自捐獻的4千兩,共計1萬兩銀子。清光緒六年(1880年)秋,新的西醫院在天津法租界海大道(Rue de Takou,今大沽北路口腔醫院為其遺址)落成,名為“倫敦會施醫院”,也叫“天津醫病館”或“天津養病院”,津門俗稱其為“總督醫院”(Viceroy’s Hospital)。這是一座殿閣式、歇山頂的中國傳統建築,大廳裡懸掛著李鴻章親筆手書的楹聯:“為良相,為良醫,只此痌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 不久,大王廟門診部也遷來此地。這就是後來的“馬大夫紀念醫院”之前身。
1880年11月1日這座醫院正式開業時,李鴻章主持開幕儀式並致辭,包括長蘆運司、海關道及各國領事、稅司等官員在內的70多位中外來賓出席。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所醫院的醫療設施。《天津通志》中有如此之記載: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所規模完整的私立西醫醫院。
醫院設掛號房、司賬房、割癥房、養病房,還設立了診脈發藥房。為滿足社會所需,該院還增設施種牛痘、戒除煙癮等業務。醫院開診後,帶有明顯的慈善性質。其中頭等病房滿足達官顯貴之需,但醫療費昂貴。院方將收取的高額費用用於貼補住三等病房的窮困患者。根據天津市檔案館檔案記載,馬根濟對於前來就醫的病人,只收掛號費,不收醫藥費,生活貧困者則連掛號費也免交。在醫院經費不足時,只收一部分藥費(比如病人用四天的藥只收銀元3角),生活貧困者免交藥費。再加上馬大夫醫術精湛,前來求醫的人每天絡繹不絕。檔案裡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冬天求醫者每天有200余人;夏天則多至每天400—500人,醫院裡150余張病床基本上天天滿員。1886年,馬大夫在其年度工作報告中稱,當年住院人數為556人,其中眼科最多,達164人。每位病人的平均住院時間是21天。其間共進行手術589次,其中眼科手術達到212次;還為數千人接種了疫苗。由於醫院裡醫師數量有限,馬根濟除了想方設法籌集捐款之外,每天都忙碌在各個病房之間。馬根濟對於住院的病人格外重視,因為他們有較多時間接觸醫院中的福音工作,因而接受基督信仰的比例也較高。
天津市口腔醫院日前發現了清光緒六年的建院紀念碑,碑首碑身為一體,碑首雕有雲紋,篆文為“博施濟眾”。碑文題為“新建養病院碑記”,並鐫刻有“英醫馬君根濟”等字,記載了馬根濟在天津施醫的經過。另有碑座,落款鐫“龍飛光緒六年庚辰秋九月轂旦敬立。”
五、創辦醫學堂培養西醫
馬根濟在興辦醫院的同時,一直想創建一所醫學校,向中國人傳授西醫西藥,培養醫生。由於西醫院在津門成功創辦,李鴻章亦備受鼓舞,並與時俱進地提出“興建西醫學堂,造就人才實為當務之急”的主張。馬根濟興辦西醫教育的主張與李鴻章可謂一拍即合。1881年,恰逢清廷因故召回在美國留學的公派留學生,馬根濟遂通過李鴻章,從中招收8名學生來津。1881年12月15日,醫學館在總督醫院內成立並開學,其英文校名為“總督醫院附屬醫學校” (Vicero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該校的辦學結構和方法,課本、考試和論文等,皆仿效西方醫校。學校教習由馬根濟和英美駐津的海軍外科醫生共同擔任;學校經費由李鴻章從海防軍費中開支。學生分為甲乙兩種,分別定學制四年和三年,課程包括化學、生物、物理、解剖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和藥物學。教學內容以實用性為主,並把當時社會流行且中醫較難醫治的疾病作為教學重點。臨床教學則集中在皮膚科、眼科及兒科上。與當時歐美的教育水準相比較,其教育形式、內容和質量相差並不大。這是晚清時期第一所官辦的西醫學校,即”北洋醫學堂”之前身。
1883年,馬根濟第一次返英休假5個月,與在英國的妻子和女兒相聚。早前他妻子因為健康原因攜女兒回英國休養。當馬根濟於1884年重回中國時,適逢6位學生經過3年學習後,從醫學堂畢業。其中第一名學生林聯輝和第二名學生徐清華留校任教,其余4名學生均成為醫官,被分派至陸軍或海軍部隊擔任軍醫。
雖然馬根濟得到不少教會以外的支持,但他並不因此改變寓宣教於醫療的原則。作為一個醫療宣教士,他無論是在醫院,還是在醫學館裡,除了以其精湛的醫術治病救人外,亦更為關心人的靈魂是否得救。他自己工作再忙,也勤讀聖經不倦。在他去世後,人們發現他讀過的聖經上,卻從頭到尾都佈滿了他所注的眉批。
1886年秋,所有在華醫療宣教士決定成立“中華博醫會”,馬根濟是發起這一組織的傑出組織者之一,並且協助編輯出版該會會刊《博醫會報》,也曾為會刊撰稿。因其在中國的醫療成就和貢獻,馬根濟榮獲禦賜雙龍寶星勳章一枚。
六、英年早逝
1888年2月(清光緒十四年二月),馬根濟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加之從病人身上感染天花而逝世,年僅38歲。噩耗傳出,令李鴻章痛心不已;整個天津和周邊地區的人們都為之惋惜,因為那時的馬大夫“名馳於津埠遠邇,婦孺輿臺,莫不審知”。他那“貧民醫藥之救,本慈善之懷,不分國籍、不分種族”的無私奉獻精神令中國人稱頌並紀念,因此他的喪禮規模空前,備極哀榮。馬根濟去世後,李鴻章也停止了對總督醫院的經濟資助,醫院遂被英國倫敦會收買。醫學館則由清政府所接收,成為後來的“北洋醫學堂”。
七、馬大夫紀念醫院
清宣統三年(1911年),英國倫敦會設立勸募基金並成立委員會籌建新院建築。1912年,在天津法租界工部局贊助下,倫敦會施醫院的舊有房屋全部被拆除並始建新樓。1924 年1月18日,新醫院主樓落成,建築面積為4810平方米,內部設有內科、外科和眼科的診察室、換藥室和手術室,醫院亦改名為“馬大夫紀念醫院”。1928年,倫敦會又捐款建成兩座醫師住宅樓。1930年,馬大夫紀念醫院北樓建成並投入使用。1931年,又加建一座後三樓。1935年,醫院南樓建成並投入使用。1937年“蘆溝橋事變”之後,馬大夫紀念醫院參與戰地救護工作並接收傷兵和難民。1940年,醫院被日軍占領並改為“同仁會天津診療班”。1945年,天津市政府將其更名為“天津臨時第一醫院”;同年12月1日,天津市政府將其歸還英國倫敦會並恢復舊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3年,時任院長的雷愛德將醫院交由天津市人民政府管理並更名為“天津市人民醫院”。後來又被一分為三,分別是天津口腔醫院(建於馬大夫醫院舊址)、天津腫瘤醫院和天津骨科醫院。
歸屬
This article is reprinted from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copyright (c) 1998 Gerald H. Anderson, by permission of The Gale Group;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
- Bryson, Mary,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891.
- John Chisholm Lambert, Missionary Heroes in Asia: True Stories of the Intrepid Bravery and Stirring Adventures of Missionaries with Uncivilized Man, Wild Beasts and the Forces of Nature. J. B. Lippincott, 1908.
- Estes, Charles,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895.
- 網絡相關資料。
關於作者
作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李亞丁博士現擔任《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的執行主任和主編。